5月4日,浙江杭州壹輛新能源汽車自燃,現場濃煙滾滾。消防隊員撲滅大火後,汽車被燒成了壹個空殼...
近期汽車起火事件頻發,每壹起汽車起火事件都令人擔憂,尤其是幾年未進入消費者的新能源汽車自燃事件,備受關註。甚至很多車主已經開始擔心自己的車輛有壹天會不會自燃。
新能源汽車發展過程中,從研發、測試到生產,安全壹直是各方的重中之重。然而,新能源汽車的安全事故仍時有發生。消費者應該如何放下對新能源汽車安全性的擔憂?我們將深入討論涉及多方的深圳充電站火災事件。
1.誰先放的火,事故原因是什麽?
五輛車都損壞了。很有可能是壹輛車先著火,引燃了周圍的其他四輛車。受損車輛包括吉利帝豪EV、新能源EU系列、比亞迪秦EV等。那麽是哪輛車先著火的呢?
據媒體報道,本次起火事件是由土地方舟威圖Z3車型充電後自燃引起的。充電站的充電樁是深圳李鴻嘉的。現場兩輛Z35物流車攜帶的電池中,有壹塊是來自蘇州王宇的三元鋰電池,另壹塊電池來源不明。
深圳李鴻嘉,壹家充電樁企業,發布了充電樁的後臺數據,並做出了初步判斷。事故原因為純電動車Z35(車牌號:粵BD0 * * 1,338.4V 156.8Ah電池某品牌)自燃,4月28日發布情況說明,具體介紹了現場情況:
白土地方舟Z3(粵BD0***1)車輛於4月27日20: 40進入充電站,在現場管理人員的指揮下停在9號充電站,隨後有4輛車進入充電站停在白土地方舟Z3(粵BD0***1)旁邊充電。
4月28日淩晨1: 26,白土地方舟Z3(粵BD0***1)後臺數據顯示充電樁已充電,電源自動切斷,表示BMS SOC已滿,停止。
(充電樁背景數據)
65438+淩晨0點35分,引擎蓋上冒出濃煙,現場的車站管理員和兩名司機迅速使用充電站滅火器滅火。不幸的是,火勢迅速發展,引發爆炸,引燃附近充電車輛。淩晨1: 45消防車輛到達現場滅火,淩晨3點左右安全隱患被完全控制。事件* * *造成5輛車被燒,4個充電樁報廢,但未造成人員傷亡。
蘇州郁亮作為電池生產企業,第二天也發表聲明,聲明中寫道,“經調查燃燒的兩輛Z35物流車,壹輛裝有我司電池,另壹輛裝有其他廠家電池。消防部門對受損車輛進行拆解後發現,我們的電池完好無損,在外部嚴重火災下沒有燃燒。目前火災的具體原因還在調查中。”
截至記者發稿時,事故已經過去了8天,但陸地方舟並未回應解釋事件。為了查明自燃的原因,汽車頭條APP致電大地方舟,接聽客服。“該事件屬於質量部門。目前具體處理結果還不清楚,需要聯系江蘇地櫃。”
於是汽車頭條APP電話聯系了江蘇大地方舟。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說公司還沒復工,說了幾句就匆匆掛了電話。看來自燃事故的原因還沒有調查清楚。
2.充電容易導致自燃?
不僅是深圳充電站起火事件中的物流車,還有多輛客車在充電過程中自燃。比如去年某品牌電動車夜間充電時起火,那麽充電是否導致車輛自燃?
2019年8月,全國新能源汽車大數據聯盟發布《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臺大數據安全監管結果報告》顯示,2019年5-8月不到4個月,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臺* * *發現安全事故79起,涉及96輛車。
在已查明起火原因的車輛中,處於行駛狀態的車輛比例為41%,處於靜止狀態的車輛比例為40%,處於充電狀態的車輛比例為19%。可以看出,充電狀態相對於行駛狀態和靜止狀態,並不大。
此外,根據2015至2019新能源汽車火災狀態分類可以看出,駕駛的比例在逐漸降低,充電的比例也在逐漸降低,停車狀態和原因不明的比例在逐漸升高。2019全年數據顯示,停車狀態、行駛狀態、充電狀態、火災狀態的不確定比例分別為32.81%、29.69%、18.75%、18.75%。所以根據車輛的狀態來判斷自燃的原因並不可靠,還要看後續的調查結果。
3.自燃事件誰買單?
在深圳充電站火災事件中,湯唯充電站出示了為充電站和充電樁購買的保險,充電站和充電樁的損失可以得到相應的賠償。
那麽自燃車輛和其他被點燃車輛的車主能否獲得賠償?
回顧以往新能源汽車自燃事件的處理,有的車輛廠家主動賠償,有的保險公司按照車主購買的自燃險賠付,有的當事人溝通不到位,起訴到法院。總之,新能源汽車自燃事故賠償的判定結果是多種多樣的。同樣,大多數情況下是參照傳統燃油車的保險情況賠付。
壹位保險人表示,新能源汽車自燃的理賠是壹件很麻煩的事情,因為無法鑒定結果會很難舉證,無法確定責任。
新能源汽車是新技術的產物,與傳統燃油汽車相比存在壹些新的風險,如動力電池系統缺陷、電池材料不足、電池使用不當等。,這也使得新能源汽車保險的事故責任認定非常困難。
目前,監管的關鍵在於自燃的原因。如果是質量問題,而且在保修期內,基本都是廠家的責任。如果是電路改裝等個人原因,只能由車主自己承擔。
(國內某新能源汽車企業保險部人員提供的附加險)
買自燃險是轉移風險的好辦法,自燃險是附加險。但在很多自燃險中,新能源汽車因電池、電機、電控等原因引起的自燃不在自燃險的承保範圍內,投保時需要多咨詢。
事實上,業內壹直在推動新能源汽車的後續保險服務。但由於新能源汽車的風控難度、事故率、平均賠付都與傳統燃油汽車有很大差異,還需要時間研究,所以新能源汽車的保險還沒有落地,保險的完善無疑會降低潛在消費者和車主對新能源汽車自燃的焦慮。
4.如何避免自燃事件?
由於汽車結構復雜,零部件多,使用壽命長,會存在線路老化等引發自燃的潛在因素,因此沒有辦法完全避免自燃事件,即使是有上百年歷史的燃油車自燃事故率也居高不下。
根據官方公布的車輛自燃相關數據,上海消防部門曾表示“2011年* * *接到汽車火災報警900余起,平均每天3起左右,大部分為自燃。”按照2011年上海329輛民用汽車數量粗略計算,當年上海汽車自燃事故率超過萬分之二。
既然不可避免,是否可以警示?答案是肯定的。根據國家新能源汽車大數據聯盟發布的《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臺大數據安全監管結果報告》,2019年5-8月,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臺共發現79起安全事故,涉及96輛車。其中,事故車輛接入國家監管平臺47輛,事故發生前10天內國家監管平臺預警事故28起,預警率59.57%。
除了預警,更可控的是提高產品質量,從根本上減少自燃事故。中科院院士、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高曾指出,新能源汽車企業對電池產品的檢測和驗證還很不夠。
高進壹步解釋說,目前,大量的企業沒有建立內部電池安全檢測標準,甚至電池安全檢測能力。此外,部分企業將開發周期為24-28個月的動力電池產品強行趕上年度調整補貼周期,導致電池研發、測試、驗證周期縮短,勢必存在壹定的安全隱患。
5.車企如何保證安全?
過去幾年,車企為了獲得補貼的最大化,過度追求高能量密度和長續航。很多公司也把大功率快充作為賣點,殊不知檢測工作不足會導致產品本身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業內關註度最高的新能源車屬於特斯拉。壹方面是特斯拉官方宣稱的快充速度:V3超級充電樁最大功率250kW,充電5分鐘可實現120km的續航裏程。另壹方面是特斯拉在國內外頻繁發生的自燃事件,快充也是很多媒體炒作其自燃的主要原因之壹。
國內新能源車企越來越追求安全性,比如比亞迪今年發布的blade電池。相比三元鋰電池,刀片電池最大的優勢就是安全性,甚至優於壹般磷酸鐵鋰電池的針刺實驗結果。
比亞迪官方視頻顯示,進行針刺實驗時三元鋰電池發生爆炸並劇烈燃燒;普通磷酸亞鐵鋰塊電池產生大量煙霧;刀片電池不僅無煙無名,而且表面溫升很小(只有30℃-60℃)。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甚至表示:“配備刀片電池的新能源汽車,將徹底把‘自燃’這個詞從新能源汽車的字典裏抹去。”而刀鋒電池的真實實力真的如此,董事長被自燃打臉的事情還是會發生,壹定要關註其後續表現。
另外,現在新能源汽車新補貼政策的延長,給了車企更長的緩沖期。同時,新補貼政策還強調“穩定的技術指標”,這意味著對電動汽車的政策要求不再是壹味追求“能量密度”。產品更新換代周期的放緩也讓質量更有保障,自燃事故率趨於降低。
自燃壹定是車企的責任嗎?不是,車主也有壹定的責任。除了盡量避免未經授權的改裝,他們還應該對自己的車輛進行定期維護和檢查,並始終保持警惕,以處理突發的自燃事件。
自燃事故的成本差異很大,為什麽不盡量降低呢?畢竟只有全行業自燃事故減少,消費者才能相信新能源汽車是安全的。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