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新帕拉第奧風格和地中海風格有什麽區別?

新帕拉第奧風格和地中海風格有什麽區別?

巴洛克藝術是指在歐洲後期(16世紀)開始流行的壹種藝術形式。不僅在繪畫上,巴洛克藝術代表了整個藝術領域,包括音樂、建築和裝飾藝術。

巴洛克建築是17世紀和18世紀早期歐洲巴洛克藝術風格的壹個層次。17世紀起源於意大利羅馬,後來傳到德國、奧地利、法國、英國、西班牙和葡萄牙,最後傳到拉丁美洲殖民地。從詞源上說,巴洛克是所有雜亂、陌生、不規則和純粹裝飾的代名詞。而這個時期的建築確實體現了這壹點。它能以直觀的吸引力震撼教堂和豪宅的使用者,這正是天主教會的意圖(讓更多的異教徒皈依)。

著名建築師:貝爾尼尼,波羅米尼和約翰巴爾塔紮·諾伊曼。

著名建築:聖保羅大教堂、聖安德烈·阿爾·庫亞納大教堂、聖彼得大教堂、無憂宮、凡爾賽宮等。

洛可可時期起源於18世紀的法國,開始興起於宮廷的繁文縟節藝術。洛可可(Rococo)洛可可(Rococo)是從法語rocaille演變而來的壹個詞。它的原意是由貝殼和鵝卵石混合而成的室內裝飾品。

洛可可建築是巴洛克晚期建築風格的代表。它的主要特點是貝類和葉片以極其豐富和半抽象的裝飾形式展示,並充滿了彎曲的圖案或漩渦圖案。洛可可風格的室內家具也出現了頗具獨特風格的宮廷式鑲金。

哥特式藝術是指8世紀興起的壹種藝術形式,包括文學、建築和戲劇。

哥特式建築,中世紀教堂的建築形式,其特點是高大的橫梁和尖銳的拱形天花板,裝飾著彩色的彩色玻璃窗和宗教壁畫雕塑。它是天主教神權的象征。巴黎聖母院和科隆大教堂是其傑出代表。

羅馬建築應該是指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它誕生於14世紀的意大利,伴隨著文藝復興的文化運動。建築師基於對中世紀神權至上的批判和對人道主義的肯定,希望借助古典比例重塑理想古典社會的和諧秩序。所以,壹般來說,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講究秩序和比例,有著嚴格的立面和平面構成以及繼承自古典建築的柱式體系。

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有以下特點。

*學習古希臘羅馬為代表的古典風格,發展“柱”的概念。

*強調建築的比例和人的比例壹樣,反映了宇宙的和諧和規律,強烈體現了畢達哥拉斯和柏拉圖傳統的影響。

*使用對稱形狀,居中。

*還原“自然”,用尺子畫畫,主要是圓形和正方形。

*反對哥特式建築

著名建築師:菲利波·布魯內萊斯基、萊昂·巴蒂斯塔·阿爾伯蒂、布拉茂、帕拉第奧等。

哥特,壹個特定的詞匯,原意是西歐的日耳曼部落。在18世紀到19世紀的建築文化和寫作層面,所謂的“GothicRevival”從歷史語境的墳墓中挖掘出了中世紀的陰郁情緒。在英漢詞典中,對歌特體的解釋如下:(a)1歌特體;哥特式2(建築)哥特式3中世紀;4(印度)哥特式;(英)5哥特式小說黑體(以恐怖、荒涼、衰敗為特征)(n)1哥特式2哥特式建築,尖拱建築。哥特是以入侵意大利並推翻羅馬帝國的德國哥特部落命名的。15世紀,人們普遍有文藝復興的想法,希望回到古典時代。古典時代和文藝復興之間的時期被稱為中世紀。因為意大利痛恨哥特人摧毀了他們的羅馬帝國,文藝復興時期的人們對中世紀壹直有壹個負面的稱呼,他們把這個時期稱為“哥特”。它意味著野蠻和粗魯。當然,我們應該看到事物的兩面性。中世紀給世界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文化遺產和優秀的藝術作品。在這壹時期,建築技術有了突破,出現了像聖母院壹樣的哥特式大教堂。哥特式藝術不僅僅體現在建築上。從12世紀到16世紀早期,雕塑、玻璃制品和裝飾品都被貼上了哥特藝術的標簽,宗教在哥特藝術作品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畫家和雕塑家更多地使用宗教感情而不是現實主義的方法來表達他們的主題。無論如何,文藝復興時期的人顯然是含蓄地否定了“哥特”這個詞。

哥特式建築起源於法國北部,12年至16年在歐洲尤其是西歐廣泛流行,而18年英國出現了哥特式文學。社會動蕩,階級混雜,宗教盛行,都導致了神秘主義甚至迷信的繁榮,哥特文學在這個階段應運而生。這種充滿懸疑、神秘、奇幻、恐怖、野蠻的文學氛圍在18年末09年初占據了英國文壇的主導地位,其中最著名的小說是瑪麗·雪萊於1818年出版的《弗蘭肯斯坦》,後來成為神秘主義文學的經典。18年底以來的壹些文學作品,因為基調和風格相同,被歸為“哥特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