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測驗:在以下情況下,妳會怎麽做?
測試1:拒絕謊言
前幾天妳答應妳朋友幫他修改規劃方案。今天是該“交作業”的時候了,但是妳卻因為工作忙而忘記了。妳的朋友打電話來問,妳願意嗎...
1.妳讓妳丈夫告訴壹個朋友,“妳出差了,兩天後才回來。”
直接告訴妳朋友:真的很抱歉,這兩天太忙了。請放心,今晚會修改好,明天早上交給他。
妳撒謊說妳已經完成了修改,但是把它忘在辦公室了。
考驗二:敢於向孩子道歉。
媽媽下班回來,看到女兒坐在地板上翻書,書櫃裏的書翻了壹地。母親把所有的地方都告訴了女兒,並命令她立刻把所有的書放回原處。女兒壹口咬定地上沒有,堅決不接。這時,父親回來了。他說早上在找東西,急著上班,沒時間收拾。這時,妳會...
1.馬上批評我父親做事太粗暴,沒有好習慣,但對他剛才對女兒做的事只字不提。
2.對女兒說:媽媽進來的時候妳在房間裏,所以我覺得妳搞得壹團糟。
3.馬上對女兒說:真的很抱歉,寶貝。媽媽還沒想通就批評妳了。是媽媽錯怪了妳,媽媽向妳道歉了。
考驗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爸爸告訴兒子不要再看電視了,快點做作業,預習第二天的功課。他必須在9: 30前上床睡覺。而他自己...
1.關掉電視,或者關小音量看電視,盡量不要影響兒子的註意力。
2.繼續看電視,調到妳最喜歡的體育臺,和場上奔跑的運動員壹起加油。
3.兒子寫完作業去洗澡的時候,看到爸爸和孩子還在專心看電視,幾乎忘記了他的存在。
測試正確答案:2
說實話,即使可能會讓妳的朋友難過,但妳的誠實可以給孩子壹個正確的引導——沒完成任務不要緊,重要的是想辦法彌補,而不是用撒謊來為自己開脫。而且壹定要付出更多的時間來彌補疏忽造成的錯誤,做壹個敢於承擔責任的人。讓孩子從壹個側面明白:信守承諾的重要性。
測試2正確答案:3
父母平時會教孩子改正錯誤,但壹旦面對自己的錯誤,卻不願意直接向孩子承認錯誤,認為這樣會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事實是,孩子會真誠地接受妳的錯誤,在心裏佩服父母的公正,這不僅會降低他們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還會讓父母想起他們的人格魅力。
測試3正確答案:1
要求孩子做的事,孩子必須先做。如果妳不允許孩子看電視,妳自己最好不要看,否則不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否則孩子寫作業會不那麽專註,也會產生逆反心理:我為什麽要寫作業?即使人們坐在辦公桌前,他們的思想也已經到了別處。這樣的結果是每個家長都不願意看到的。
●教孩子十誡。
第壹誡:不要給孩子貼標簽。
大人有時會在言行中罵孩子“傻逼”、“懶的像豬”、“笨的要死”等負面批判性的話語。這些負面的評價語言壹次又壹次的進入孩子的腦海,久而久之就會產生負面的自我認知,而這樣的自我認知壹旦固化了這些標簽,就會像壹道揮不出去的魔咒,拖住這個心愛的孩子壹生。有句話說:愛他就不要傷害他。我們該如何用這個咒語來畫出我們生病哭鬧的孩子,來幫助他們成長?
第二誡:不要過度保護。
壹個被過度保護的孩子就像壹個在無菌室裏長大的孩子。他壹旦離開無菌室,就難免壹次次生病,我們的寶寶也是。過度保護使他無法在自然的社會狀態下自主學習和成長。有壹天,他丟下了父母的傘,他才發現社會原來是這樣的。為什麽和和父母在壹起的時候不壹樣?這樣的過度保護對我們心愛的寶寶有益嗎?
第三誡:不要無端懷疑。
有的時候,我們在發現壹件事情之前,往往會堅持說是我們喜歡的孩子做的,威脅他承認,但往往事後發現是我們錯了,然後又用很愛的態度去爭取孩子的理解。但是,這種無端猜疑的不幸,幾乎是每壹次出事都在重演的戲碼。當壹個被懷疑的孩子被懷疑的時候,他還能相信誰?
誘惑之下:不要嘮叨。
有壹句話是這樣說的:“如果妳想讓妳的孩子討厭壹件事,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停地嘮叨他。”嘮叨是壹種精神疲勞轟炸,誰也不想被沒完沒了地念叨。最好的辦法是用其他方式管教,拋棄嘮叨的老手段。嘮叨只能把父母的情緒發泄到孩子身上,讓孩子也受到這些情緒的感染,而他又無處發泄,只能發展成壹些適應不良的行為。
第五誡:不要威脅和賄賂。
如果妳總是說:“妳不完成作業,我就打死妳。有壹天他會發現,他的父母並不能因為他沒有完成作業而真的殺了他;或者說:“妳快點寫完作業,我給妳十塊錢。有壹天,妳讓他做壹件事,他可能就開始跟父母談條件了。恐嚇只會破壞親子關系,讓他感受不到父母的親情;賄賂會讓孩子變得更功利,只要是有利的事情都願意去做。
第六誡:不要讓他有負罪感。
懲罰不當,或者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愧疚,孩子會帶著沈重的愧疚走在人生的道路上,他怎麽去創造美好的生活?所以,在糾正孩子的錯誤時,只說真話就好,不要因此而批評孩子的人格,多講中性語言,避免給孩子造成心理負擔。
第七誡:不要和孩子吵架。
可憐的承風,為了愛他,為了孩子的未來,有時候,我拉不起他,卻又動不了他,然後就覺得憤怒,然後就懷恨在心。父母和孩子之間壓力小,見面不如見面。有什麽意義?孩子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和父母吵架。肯定會輸的家長,要盡可能用理解和同情的態度對待成長中的寶寶。
八戒:不要通過鼓勵別人來鼓勵別人。
如今,在家長“不虧不賺”的觀念下,孩子不管成熟與否,都要學這學那,什麽都要速戰速決,讓壹個剛剛成長的孩子背負了太多的成長負擔,快樂的成長過程變成了壹場令人喘不過氣來的噩夢。“苗”到底能幫上什麽忙?讓孩子自然成長。成長是需要時間的,父母最重要的是給孩子提供壹個合適的成長環境,而不是代替。
第九誡:不要在孩子之間比較。
我們都是流利的個體差異,但我們經常要求我們的兄弟拿壹百分,然後效仿他,要求他的兄弟拿壹百分。時不時的,壹切都是互相攀比,獎優罰劣,兄弟反目不罷休。這不是在破壞孩子的感情嗎?孩子的感情壹旦出現裂痕,誰難過?
第十誡:不要奢望,不要強求,永不放棄。
對於孩子,父母既要給予合理的期望,又不要提出過多的奢求,給予適當的引導,又不要過度的強制,同時,無論情況有多糟糕,都不要放棄血緣關系的寶寶。教育壹個優秀的孩子,絕不是壹朝壹夕的事情。要看父母付出了多少愛和耐心,經歷了多少成長的考驗,才能造就壹個能幫助國家和世界的人才。以上可能會給家長壹些參考,壹些反思,壹些啟發。努力的話,自然會體驗到很多奇妙的方法。在陪伴孩子成長的路上,自然會有陽光燦爛的壹天。
●父母應該給孩子的十大禮物
禮物1:愛
每個孩子都需要愛,很多孩子需要的愛遠不止壹兩件玩具禮物。但是父母如何表達他們的愛呢?
建議:拍拍孩子的肩膀;睡前給孩子壹個吻;和孩子說再見的時候揮手;當孩子回家時,給他壹個問候,這是對孩子的愛。
禮物2:紀律
在孩子健康成長的道路上,妳需要提供壹些生活規則,讓他明白凡事不能隨心所欲,明白自律的重要性。
建議:用嚴格但可以理解的管教來約束孩子的不良行為,然後心平氣和地跟他解釋:“無論妳什麽時候再犯,我都會制止,直到妳自己能改正為止。”
禮物三:樹立榜樣。
妳傳遞給孩子的最重要的信息往往不是通過語言來實現的。在孩子的整個成長過程中,他會模仿父母的行為,以父母為榜樣。
建議:時刻提醒自己,孩子在看著妳,所以妳必須非常註意自己的壹舉壹動。如果妳不想讓妳的孩子吸煙,妳自己最好不要和香煙在壹起。要給孩子樹立好榜樣,父母必須以身作則。
禮物4:自尊
孩子的自尊心是通過父母對他的尊重培養出來的。體罰是對孩子的不尊重。尊重,就是妳必須把孩子當成獨壹無二的“這壹個”,允許他發展自己的愛好和追求。
建議:即使孩子的發展與妳為他設計的目標不壹致,或者他的壹些表現妳很難理解,妳也要尊重他的人格。妳要關心他,但不要替他決定壹切。妳要鼓勵他獨立思考,敢於探索,讓他知道妳壹直在關註他。
禮物五:良好的自我形象
對孩子的良好行為給予適當的表揚固然重要,但如果表揚過於誇張,則不利於孩子的自我評價。相反,對孩子過度的批評和嘲笑傳遞的信息是:“妳沒有能力做這件事,我必須為妳做。”這種什麽都做的做法,會破壞孩子的成就感。
建議:讓孩子獨立做壹件事,直到他完全掌握為止,然後說:“做得好!”“給孩子成就感。
禮物6:良好的衛生習慣
父母的行為對於培養孩子的健康習慣非常重要。父母堅持刷牙,堅持鍛煉或者註重健康飲食,這些都在無意中給妳的孩子灌輸了壹個觀念:愛護自己的身體。
建議:讓孩子定期去醫院接受必要的體檢,同時讓孩子知道不良習慣對身體的危害。
禮物7:多陪陪孩子。
工作再忙再累,也要讓孩子知道,他在妳心裏永遠是第壹位的。
建議:每周和孩子策劃壹次活動,然後讓孩子期待這壹刻,讓他知道妳和他在壹起很開心。
禮物8:學習動力
那些願意學習的家長,無形中給孩子樹立了榜樣。但是我們也應該註意不要鼓勵別人。對於孩子來說,壓力太大會影響學習的內在動力。
建議:讓孩子小的時候學會讀書,長大後讓他讀書給妳聽。培養他對自然和周圍環境的好奇心。妳要經常傾聽孩子的想法,和他討論壹些問題。
禮物9:幽默感
和孩子壹起笑,可以讓他看到事情光明快樂的壹面。不要總是對孩子很認真。笑能讓我們更加熱愛生活。
建議:和孩子壹起看幽默書,看喜劇電影。當孩子嘗試壹些幽默的行為時,父母應該表示欣賞。
禮物10:夥伴關系
從兩歲開始,孩子就需要和同齡或者更大的孩子壹起玩。孩子可以學會妥協,同情,合作,培養壹些新的技能,興趣,責任感等等。妳要做的就是在合適的時候給他們壹些引導。
建議:不要總是把孩子關在家裏玩壹些已經設計好的遊戲,而是鼓勵他多和同齡的孩子壹起玩,讓孩子在自由活動中開闊視野。
●教妳如何給孩子樹立榜樣。
1.當妳意識到自己言行上的錯誤時,要勇於向孩子承認。
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應該互相配合。
3.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父母說的話要和自己的行為壹致。
5.不要吝嗇或濫用獎勵。
6.妳不壹定要做壹個盡職盡責的“好家長”,但妳要努力做壹個講道理、負責任的家長。
7.身教勝於言傳。記住父母是孩子的第壹任老師。
8.再忙也要抽時間陪孩子聊天玩耍,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
9.父母雙方都要監督對方的行為,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10.不應該強迫孩子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而應該尊重孩子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