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近代早期歷史發展概況(1840-1919)
1.兩次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運動(1840-65438+60年代)是中國開始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階段。
65438年至0840年,蓄謀已久的英國政府以“虎門銷毀鴉片”為借口發動了侵華戰爭。中國人民和清軍的愛國將領英勇抗擊英國侵略軍。腐敗的清政府終於屈服了,被迫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及其附件,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此,中國革命進入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先進知識分子林則徐、魏源開始向西方學習,提出了“師夷長技”的思想。
太平天國是長期積累的階級矛盾,在鴉片戰爭失敗的刺激下迅速激化,導致社會矛盾大爆發,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兩大對立勢力展開殊死搏鬥。然而,由於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下,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了。
為了進壹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在華利益。1856年,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這是第壹次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壹步加深。
2.民族危機的加深、資本主義的產生、戊戌變法和義和團運動(65438+1960-20世紀初),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全面形成的階段。
面對西方的堅炮,地主階級洋務派在“中體西用”的指導下,打著“自強”和“求富”的旗號,於20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引進西方先進科學技術,掀起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的近代化。洋務運動並沒有使中國走向富強,但客觀上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在壹定程度上抵禦了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20世紀六七十年代,壹些商人、地主和官僚開始投資現代工業,這標誌著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和中國最早的民族資產階級的出現。
明治維新後,日本極力向外擴張,企圖占領朝鮮,進而侵略中國,挑起了甲午中日戰爭。65438年至0895年,清政府被迫簽訂《中日馬關條約》。中日簽訂《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日本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甲午戰爭後,帝國主義國家向中國輸出大量資本,在中國開設銀行和工廠,開采礦山和修建鐵路,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阻礙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與此同時,列強在中國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範圍”,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的資本輸出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商品市場和勞動力市場。
面對瓜分危機,以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為代表的資產階級改良派主張發展資本主義,建立君主立憲制,實行維新變法。1898年6月至9月,光緒皇帝接連頒布了壹系列改革法令,史稱百日維新。這場政治改革對中國社會起到了啟蒙作用。由於資產階級的局限性,這壹改革遭到了以慈禧太後為首的封建頑固勢力的壓制。戊戌變法是壹場資產階級改革,是壹場愛國救亡運動,是壹場權力鬥爭和思想解放運動。
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加深,外國傳教士對中國人民的壓迫日益加劇。為了支付賠款,清政府大量借外債並增加稅收,這大大增加了人民的負擔。從65438年到0899年,義和團運動爆發,這是農民階級發起的反帝愛國運動。為了鎮壓義和團運動,英、俄、日等八國組成聯軍進犯天津和北京,天津和北京受到義和團運動的嚴重打擊。由於農民階級的局限性,這場運動遭到了中外反動勢力的共同扼殺。1901年,列強強迫清政府簽訂了《辛醜條約》。《辛醜條約》的簽訂使清政府徹底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徹底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3.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和軍閥割據的孕育(20世紀初至五四運動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化階段。這壹時期兩大矛盾趨於收斂,具體表現為廣大人民群眾與清朝統治集團和北洋軍閥統治的矛盾。
《辛醜條約》簽訂後,清政府先後推行“新政”和“預備立憲”,客觀上具有進步性,但其維護封建專制的目的加速了革命形勢的發展。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民主革命運動得到了廣泛的發展。孫中山是偉大民主革命的先驅。1894年創建興中會,1905年在日本東京組建中國同盟會。在三民主義的指導下,武昌起義於6月191110日爆發並取得成功,史稱“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壹場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推翻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從那時起,民主和思想已經深入人心。然而,由於中國資產階級的軟弱,其勝利被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以失敗告終。
袁世凱在北京建立北洋軍閥政府,實行專制主義,大量出賣國家主權,復辟帝制,在思想上掀起尊孔復古的逆流,引起全國人民的反對和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和科學的旗幟,解放了人們的思想。袁世凱死後,中國出現了軍閥割據的局面。段操縱北京政府,實行專制統治,出賣國家主權。中華民族的災難更加深重。
壹戰期間,日本和美國加緊爭奪中國,導致日本稱霸中國。與此同時,英、法、德、俄等帝國主義國家忙於戰爭,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為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民族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發展出現了短暫的春天。隨著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發展,中國工人階級的隊伍迅速壯大,他們的覺悟在鬥爭中不斷提高,這是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的階級基礎。
二。近代後期歷史發展概述(1919-1949)
1.五四運動和民族革命運動(1919-1927)
1965438+2009年5月-1923年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階段。五四運動中,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標誌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的結合,指導了中國革命,推動了地方* * *生產團體的建立,為中國* * *生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組織和幹部基礎。中國* * *生產黨的成立給革命帶來了新的面貌。第壹次工人運動高潮的失敗促進了中國* * *生產黨的不斷成熟和革命的新發展。
1924到1到1927這段時期是國民革命時期。革命的對象是北洋軍閥,革命的力量是建立在國與國合作基礎上的革命統壹戰線。大革命的高潮——北伐戰爭,從南到北,從珠江流域迅速打到長江,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由於帝國主義扶植蔣介石成為新的殖民工具,以陳獨秀為首的中共中央* * *犯了右傾錯誤,國民黨右派發動了反革命政變。大革命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最終沒有完成,中國的社會性質依然存在。大革命失敗了。
2.國家十年對抗時期(土地革命時期)(1927-1937)
大革命失敗後,蔣介石利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建立了南京國民政府,實行專制統治,大肆屠殺和“圍剿”中國* * *產黨和進步人士,鎮壓革命。在經濟上,采取了壹些有利於經濟發展的措施,民族工業發展迅速。在此期間,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 * *黨開始獨立領導中國革命,找到了壹條農村包圍城市並最終奪取城市的正確革命道路,並日益發展壯大。由於王明的“左”傾錯誤,中國* * *產黨和紅軍被迫進行了1934長征,歷時兩年,完成了戰略轉移。
隨著1931年“九壹八事變”的發生,中日民族矛盾日益上升,國與國之間的關系也發生了變化,從對抗走向了合作。Xi事件標誌著以民族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壹戰線的初步形成。
3.抗日戰爭時期(國家對日合作)(1937-1945)。
從65438年到0937年,日本人發動了七七事變,中國歷史進入了抗日戰爭時期。抗日戰爭初期,日本企圖速戰速決,在正面戰場發動大規模進攻。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在正面戰場組織了幾次重大戰役,積極抗戰。然而,由於其堅持片面抗戰路線,所有戰鬥都以中國的失敗而告終。抗日戰爭初期,中國* * *產黨積極推動抗日民族統壹戰線正式建立,中國* * *軍深入敵後,堅持全面抗戰路線,建立根據地,開展遊擊戰爭。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日本重點打擊中國* * *產黨,國民政府受到政治的誘惑。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逐漸轉變為消極抗日、積極反* *,並加強了獨裁統治。與此同時,面對國民黨的進攻和日本的侵略,中國* * *生產黨在抗日根據地采取措施渡過難關,並在毛澤東思想的正確領導下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由於中國全民族的抗日戰爭,它以中國的勝利而告終。
4.解放戰爭期間(1945-1949)
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經歷了從民族革命戰爭到國內革命戰爭的過渡。這壹時期最突出的內容是兩黨關於中國前途和命運的全面鬥爭,如重慶談判和老CPPCC會議的召開。在美國的支持下,國民黨繼續實行壹黨專政,先是挑起內戰,最後失去了民心和天下。人民解放戰爭以中國生產者黨的勝利而告終。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5438年6月+10月,新中國成立,新民主主義革命終於勝利,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歷史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