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寫作時忘詞的議論文。
如何應對忘詞現象?使用電腦的趨勢不可逆轉。電腦的成本越來越低,性能越來越高。方便、快捷和娛樂功能使電腦進入了更多的家庭。在城市裏,壹個家庭擁有壹臺或多臺電腦是很常見的。在農村地區,有經濟能力的家庭也已經用上了電腦。如何防止遺忘單詞的現象因電腦的普及而蔓延是壹個急需解決的問題。目前,教育部、學校、社會和家長都已經關註到這個問題。專家們提出了建議和對策,這些建議和對策可以在各級報紙和網絡上找到。在這裏,我想提出壹些個人意見:1。通過國家立法,堅持中小學生、中小學教師和師範院校學生的中文書法培訓制度。為什麽我們需要國家立法?因為依靠社會、學校和家長是不可能阻止這種現象的蔓延的。如果國家現在不立法,局勢將會失控,這將損害國家和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見微知著,防微杜漸,工資驟變,關系到國家的長遠發展。書法是識字的基礎。只有通過長期不間斷的手寫練習,牢牢記住漢字的音、形、義,才能有效克服電腦時代的忘字現象。中小學階段的漢字書寫訓練尤為重要。在這壹階段,鋼筆、毛筆和粉筆的書寫作為基礎和必修課列入教學大綱,並鼓勵教師和學生書寫工整美觀的三筆畫,並將書寫與學習成績掛鉤。教師和師範院校重視書法訓練,更具示範性。在中小學,應規定不得接受電腦打印的家庭作業;在大學裏,還應該鼓勵大學生和研究生在做作業或文章時同時提交手寫文本和電子文本,以減少對計算機的過度依賴程度。在中國古代,書法受到高度重視。除了內容之外,科舉考試的試卷還關乎書法的質量。甲等第壹名(俗稱狀元)的試卷不僅寫得好,而且書法工整美觀,不能有錯別字或其他字。宋仁宗趙徐建說,的卷子寫得很好,只因為“為”字被省了下來,寫成了壹個斷點。盡管考官和趙旭本人解釋說這兩個詞可以通用,但仁宗皇帝取消了趙旭的秀才資格,這在今天看來過於苛刻,但嚴格的要求會產生壹絲不茍的風格。書籍是品格。恢復漢字書寫的優良傳統,才能培養出顏真卿這樣剛正不阿、嚴謹直言的人才。每個人都嚴謹細致,這個民族堪稱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2、制定措施控制中小學生使用電腦的時間。作為辦公用具,計算機在當今時代是不可或缺的,而作為學習的輔助工具,使用計算機有利有弊。中國的中小學生壓力大,自律能力弱。壹旦他們有了電腦,通常不是用來輔助學習,而是成為沈迷遊戲的工具。即使作為學習工具,由於計算機輸入比手寫更方便快捷,它也會依賴計算機放棄手寫,從而產生忘詞現象,甚至使用計算機從網上抄襲他人的作文,從而從小養成抄襲的壞習慣。因此,即使經濟發展了,家庭富裕了,學校富裕了,在中小學生中推廣普及或長期使用電腦也是不可取的,因為這不會促進學習,反而會耽誤學習。為中小學生配備電腦不提倡個人電腦,由學校實驗室統壹配備,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合理安排使用。對兒童使用家用電腦也應該有適度的控制。壹般來說,中小學生每天使用電腦的時間在2-3小時以內為宜。3.依托國家投資,開發能夠促進漢字輸入和漢字書寫的智能軟件,並向全民推廣。由於拼音輸入伴隨著遺忘單詞的現象,因此解決方案是開發弊端較少的輸入軟件。五筆輸入法與字體有壹定的關系,因此不太容易忘記單詞,但由於需要記住許多偏旁部首並將其組合在壹起,因此很少使用。據介紹,長期使用五筆輸入法的人,由於使用分字法,也會產生識字不全的情況。目前國內已經開發出三筆輸入法軟件,比五筆輸入法使用更方便,能有效克服忘字現象,值得推廣。不過國內應該有更好的漢字輸入軟件。目前手寫筆軟件普遍存在識別響應慢、識別率低的問題,而且還配有平板電腦,使用的人很少。電腦的普及是大勢所趨,讓電腦成為便捷的書寫工具,保持個人的書寫風格,增加電腦書寫輸入的樂趣,讓學生、老師、家長、朋友和讀者從手稿中欣賞作者的書法,再現中國書法傳統。這樣的軟件會受到中國人的歡迎。無需使用平板電腦,直接用手輸入,保持個人書寫風格,方便快捷,同時可以根據需要隨時轉換為統壹的字體軟件。這種軟件的開發不應是個人或企業的行為,而應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由國家組織開發並統壹推廣。這樣可以從根本上杜絕忘詞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