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邀請的客人是壹位優秀的記者。報道內容涉及土地和礦業管理,體裁涉及新聞、通訊、演講、新聞故事等。稿件數量多,質量高。
山西省科技廳邢(454686377) 13:38:05
不敢說自己是客人,只能和大家說說自己的經歷,和大家壹起進步。
編輯梁利民(963417709) 13:37:48
下面采訪開始。
首先,請介紹壹下妳的主要工作。妳是全職信息員嗎?如何處理工作和面試的關系?面試是利用工作時間還是業余時間?
山西省科技廳邢(454686377) 13:38:05
回顧我十幾年的職業生涯,主要從事寫作工作。我在基層辦、縣局、市局、省廳都工作過,是國土資源新聞特約記者。目前在太原市國土資源局辦公室工作,主要負責《太原土地》雜誌(雙月刊)的編輯和整體對外新聞工作。
雖然負責新聞報道,但局裏的調查、總結、方案、經驗還是時不時的往自己頭上來。我簡單回顧了壹下,我今年從事新聞采訪的時間只有30天,很多都是利用周末和節假日。
編輯梁利民(963417709) 13:38:55
二、請簡單介紹壹下新聞寫作經驗和基本情況。比如妳什麽時候給中國國土資源報投稿的?妳參與了哪些頁面?到目前為止,我們的報紙上發表了多少文章和文字?哪個流派比較(新聞?溝通?演講?散文?)
山西省科技廳邢(454686377) 13:39:20
1997參加工作,之前在煤礦和報社做過短工。1998左右開始寫新聞。以前寫過散文詩歌小說,從1997開始寫商業單位優質服務的文章。
2001被借調到陽城國土局後,開始寫新聞。當時局裏定的任務是壹年發布50次,其中國家級1,省級5次,市級20次,其余縣級。
但是2001,這50個任務真的很難完成,尤其是省級以上。2002年,我在《國土資源》上只發表了三篇文章,都是新聞。
應該說2002年是我學習國土資源法律法規最多的壹年。通過學習,我在國土資源業務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2003年,我在《國土資源報》發表文章約10篇,2004年20篇,2005年30篇,2006年40篇。這幾年我收集寫的稿子都是農村的稿子。當然,稿件主要發表在國土資源報的鄉鎮周報上。其中,2005年,小山村變了——山西陽城輞川村節約集約用地簡述被當年《國土資源報》刊登的《誰給了我們土地——100宗節約集約用地案例》收錄。當然,這些年寫的壹些稿子也被其他頁面采用了。比如2006年寫的《豆包村長的用地有講究》,就刊登在《國土資源報》第二版的頭條。
在此,我要感謝我曾經的工作單位——陽城縣國土局,這裏有我很多的回憶。
編輯梁利民(963417709) 13:40:33
第三,妳的寫作經驗是什麽?比如,如何判斷新聞價值?換句話說,妳怎麽知道壹個東西是否值得作為新聞或者傳播來寫?如果寫壹篇2000字以上的通訊,如何把握選材?
山西省廳邢(454686377) 13:40:43
2007年被借調到山西省國土資源廳宣傳中心後,由於寫作範圍更大,寫稿率更高。這壹年,我寫了《山西煤炭零增長透析》,刊登在國土資源頭條,央視晨光傳媒廣場播出。
2007-2010三年間,我在國土資源報發表文章,每年約65438+萬字,發表文章約200篇。
從體裁上看,新聞最多,其次是傳播。約有10篇隨筆,約50條評論和備註。
山西省廳邢(454686377) 13:41:09
寫新聞,大家都是先愛新聞,然後才能找新聞。
2006年央視播出《不要把豆包當不當幹糧》,電視劇的主要看點就是我縣北流鎮皇城村。
根據我平時的材料收集,發現皇城村的用地特別集約。看電視劇《不要拿豆包不當幹糧》,腦子裏開始構思皇城村節約集約用地。
以下為原稿:
“壹股”和“70萬”
——陜西皇城集團土地利用觀總經理張家聲
壹套央視熱播的《不當幹糧不要拿豆包》,再次引起山西皇城村人們的極大關註。然而,劇中主角“豆包”的原型——皇城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張家聲,在帶領全村人通過旅遊致富時,對土地的吝嗇程度遠遠超過他。幾年時間,他們輾轉反側,終於實現了人均70萬的產值。
皇城村是陳廷敬的故鄉,清朝康熙皇帝的老師,文淵閣的大學生,《康熙字典》的主編。這是壹個古老的城堡村莊,有著500多年的輝煌歷史。集府宅、民居、工事於壹體,融合了明清建築文化的精髓,具有很高的旅遊價值。
山西省廳邢(454686377)13:41:21
65438年到0997年,靠煤炭起家的皇城村開始發展旅遊業。開發之初,為了保護古建築,需要對原來居住在古建築內的100多戶居民進行搬遷。這65,438+000戶家庭將使用40多畝土地建造新家園。為了節約40多畝土地,張家聲把目光鎖定了分散在保護區外的居民區,采取了“壓榨”的方式。保護區外有110戶,但占用建設用地近100畝,是典型的“零散棋子”分布。有的住戶占地高達1.5畝。村兩委研究後,村集體決定投資5000萬元,利用原有村民壹半的土地,在祥符外建設別墅式新村。但由於千百年來根深蒂固的居住用地私有化,很難想象推倒舊建新就成了“改變千年意識,改變百年陋習”的事情。張家聲帶領皇城村兩委用輿論引導講道理,幹部帶頭動感情,歷盡艱難。兩年時間,舊村建成210戶農民別墅,讓全村210戶726人全部住進了寬敞明亮、舒適舒適、功能齊全的新居。
隨著皇城祥福集團的快速發展,大量農民工湧入皇城村。2000年,外來工達到3000人,這就帶來了新的問題,就是要讓他們安居樂業。每年接待近30萬遊客。這樣,必須有足夠的空間來安排他們的飲食、住宿和業余活動。張家聲很吝嗇,不願意減少耕地,所以他選擇了土地置換。他們的目光盯在了原來低效的建設用地上,采取“搬家”的方式,投資20萬元復墾原村煤場建設用地40.2畝,置換建設用地15畝,建設職工宿舍和村民活動場。
張家聲對土地的理解是全方位的。雖然他深知如何削減開支,但他必須開源。全村720人,500畝耕地,接下來的發展會受到很大制約。富農必須反哺土地,於是他的目光盯在了村北的壹個溝坡上,采取了“整體”的方式來整理這塊凹凸不平的田地和壹塊三廢六石的田地。
2005年,皇城村總收入已達5億元,人均產值70萬元。他是三晉著名的“中國十大小康村”,“全國精神文明先進集體”,“陜西省十大名村”,“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
山西省廳邢(454686377) 13:41:34
在我個人看來,寫新聞的關鍵是與時俱進,壹條新聞的新聞價值與這個時代息息相關。如果央視不播出《不要拿豆包不當幹糧》,那麽上述稿件可能會刊登在鄉周報上,絕對不可能刊登在國土資源報二版上。
寫新聞要與時俱進,時刻關註社會大事。南方幹旱,地下水位下降,妳還得去翻出如何勘察地下水,如何保護地下水的手稿。我在2009年寫過這樣壹篇稿子。
誰能為太原解渴?
——太原市地下水年開采量調查。
山西的“長”在煤,山西的“短”在水。日前,山西省太原市水務局水資源處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太原市地下水位持續上升,西漳地區近五年累計上升35.04米。在全國大部分城市地下水持續下降的背景下,作為嚴重缺水的山西,太原近年來是如何實現地下水位持續上升的?通過壹系列調查,謎底逐漸揭開。
(地質勘探先驅報2009年8月18報道)字數5000字。
編輯梁利民(963417709) 13:43:05
四、寫現場新聞要註意什麽?如果事情發生時妳不在現場,妳會怎麽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