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大陸,學校壹般不教音標,人們也不用音標。然而,壹些字典,如《新華字典》和《現代漢語詞典》使用音標並列註釋單詞。
經過百年的演變,共有37個字母(初始21,中間3和最終13)。新中國成立以來,音標壹直是普通話(現代標準漢語)的主要拼寫工具,也是小學普通話教育的必修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58實施漢語拼音方案之前使用漢語拼音方案。
擴展數據:
拼音轉換
漢語音標和漢語拼音都可以表達漢字的發音,因此它們可以相互轉換。壹般來說,從音標到漢語拼音,可以直接將每個音標轉換為對應的漢語拼音符號。具體對應關系請參考《音標表》,括號內為對應的漢語拼音符號。但是有幾點需要註意:
“ㄜ”對應於漢語拼音中的“e”,“ㄝ”對應於漢語拼音中的“ê”。然而,在漢語拼音中,“Mi”被縮寫為“E”,如“ie”和“ue”,但少數單用情況除外。另壹個特例是漢語拼音中的“ㄦ”寫為“兒”,但韻尾只有“r”。
由於北方方言中的“鳳、鳳、翁”大多因異化而讀作“翁”,註音方案沒有單獨設置“翁”的符號,所以漢語拼音中的“ㄨㄥ”寫成“翁”,“ㄩㄥ”寫成“翁”
因為沒有像“iu”和“ui”這樣的實際音節,元音“丨“ㄡ”或“iou”在拼音方案中縮寫為“iu”和“ㄨㄟ”或“uei”。
在舊的語音拼寫中,“ㄓ、ㄔ、ㄕ、ㄖ、ㄗ、ㄘ、ー”等音節需要符號“?”記為“ㄓ?、ㄔ?、ㄕ?、ㄖ?、ㄗ?、ㄘ?、ㄙ?"在新的樣式中,不需要它。只需註明“ㄓ、ㄔ、ㄕ、ㄖ、ㄗ、ㄘ、ー”。當需要指定元音時,符號“?”仍在使用。快遞。
百度百科-漢語音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