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譯技巧】英國外交部首席中文譯員教妳如何做好口譯筆記。
關於作者:1995以來,林超倫壹直擔任英國女王、首相、議會上下兩院領導人和中國最高領導人會談的翻譯,並負責英國首相府和外交部的文件翻譯。筆記是高級口譯的關鍵。使用筆記的目的是為了補充大腦的短期記憶和耐力,以確保翻譯的準確性並確保其不受演講者持續時間的影響。如果妳完全依靠記憶,沒有不尋常的天賦,即使是精力充沛的年輕人也無法滿足高級口譯對準確性和耐力的要求。實際例子,我在工作中遇到過很多次。沒有不依賴筆記的高級口譯員。然而,高級口譯中使用的筆記與壹般概念無關。請註意,每個人的記憶、思維和反應都有自己的特點。沒有必要照搬我的所有方法。做筆記最好的方法是自己開發並適合自己的系統。我的介紹是為了給妳壹個好的開始,給妳壹個方向,打開妳的思維。例如,筆記越簡單,記錄就越快。但當筆記簡單時,對短時記憶的要求相對提高。所以,音符多少是最好的,對人來說很容易,妳需要找到壹個適合自己的平衡。主要是:1。寫下劃線少的行比寫單詞快。線條意象相當於翻譯的“半成品”,幫助譯者讀懂譯文的註釋和發音。在兩種情況下,應盡可能多地使用線條:表達動作和動態的詞語和表達。例如,上升的斜線代表“發展”、“增加”、“進步”和“進壹步”;下降的斜線代表“減少”、“下降”、“惡化”等。表達原因和結果或上下文的詞語。例如,用壹條線來表示“因為/所以”、“之後……”和“之前……”以反映頂部和底部之間的關系。2.少字多義養成了只取壹個字的習慣。漢語中有大量的詞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組成的。只要妳看到其中壹個,妳的短時記憶應該可以完成其余的單詞。不多寫了。比如“中國”最多可以寫成“中國”,“北京”最多可以寫成“北方”。英語單詞也以同樣的方式處理。“政治”最多寫成“裏坡”,“政府”最多寫成“gov”,以此類推。此外,還要培養筆記與記憶的互動;看到壹個單詞就能說出幾個單詞甚至壹串單詞的能力。在上下文中,這並不困難。例如,在談論中國的近況時,當妳聽到“改革開放”這個詞時,根據短期記憶說出原文並不困難。當妳聽到“英國首相托尼·布萊爾”並記住“首相”時,妳也可以說出原文。3.較少的線條是指壹組常見的線條/標記。否則,除了妳熟悉的中文和英文之外,妳還會編造壹套不熟悉的代碼來使用,這將導致需要思考使用哪個符號,這將適得其反。4.采取自上而下少橫多豎的階梯結構記錄,書寫時盡量少用橫記錄。階梯結構形象地反映了語境的邏輯結構,簡化了譯者的思維過程,有利於翻譯。5.快寫必須開發自己的漢字快寫系統。口譯筆記完全是自己看的,只需要幾分鐘就能看懂。很多漢字筆畫的減少並不影響確認。我這裏說的不是潦草,而是除了實際口譯經常要潦草之外,花點時間琢磨壹下實踐或口譯中常用的字,看看如何減少筆畫,或者理順筆畫,使它們壹筆成字。6.在口譯結束時,演講者說了壹段話,停下來讓口譯員翻譯壹段話,然後繼續。這樣,最後壹段和下壹段之間必須有壹條清晰的線。上壹次的終點成為下壹次翻譯的起點。它的重要性在於,如果筆記在筆記本中從1/3開始,則下壹段可能會寫在2-3頁上。當妳把它翻回來解釋時,妳的眼睛無法確定這壹頁上的哪壹行或哪壹個符號是這次翻譯的起點。所以需要做標記。我剛開始學的時候是在每個演講者的末尾畫壹條線。後來,我發現從演講者結束到我作為口譯員不得不發言的時間非常寶貴,而且經常用來補充我的筆記,不願意畫出結尾線。後來,我只是推遲了這個程序,直到我完成了翻譯。因為從我結束到演講者開始的時間在我的控制範圍內,所以我會在結束時畫壹條線,然後示意演講者繼續。另外,我覺得線條不夠清晰,所以現在我把它改成壹個圓圈和壹條水平線。最後說說需要的設備。建議您使用帶有活頁環的筆記本。用活頁環可以方便地來回翻轉。筆記本的大小取決於您的舒適度。我喜歡用英國制造的A5。躺在我的巴掌上不太大也不太小,剛剛好。只不過這些為英國速記設計的書都印著杠杠。空白頁更理想。記住壹頁,翻過壹頁。演講者閉上嘴後,他抓住所有的地面並將其翻了回來。這個笑話開始時,我的眼睛掉了下來。然後,翻譯壹頁,翻壹頁。翻譯完這壹段後,把翻好的那幾頁放在手心裏。這相當於用手掌清楚地將已經翻過的音符與下壹段分開。這壹點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