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聖陶先生壹直主張:“語文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實現‘不用教’,讓學生在沒有老師教的情況下,也能培養出這樣壹種閱讀能力。”這裏強調的是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他的思想包括三層含義:第壹,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是教育機構的重要任務;第二,學生要努力學習自學的技能,養成自學的習慣;再次,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是否註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衡量壹個教師水平的重要標準。——摘自《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
壹、為什麽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1,時代的要求:
我們生活的時代是壹個人類新知識新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加快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不斷吸收新知識,掌握新技術,這就要求我們培養的建設者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語文教學中培養自學能力,對孩子的成長和新壹代人才素質水平的提高至關重要。
2.課程要求:
相當長壹段時間,中學語文教學大多忽視學生的自主學習,只註重教師的“講”。在語文教學和發展的任務中,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造性思維對他們的發展起著關鍵作用。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人類在過去100年中掌握的科學知識占歷史上科學知識總量的90%。人類的知識在19世紀每50年翻壹番。在20世紀,每10年翻壹番,而在最近的10年,大約三年翻壹番。面對浩如煙海的知識體系,尤其是語文教學,它涉及到生活的每壹個角落,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與之相關。所以老師不可能教,以後只能靠學生自己學。如果教學過程中只有老師的講授,學生是不可能很好地掌握知識,提高素養的。這就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培養自學能力。
3、新課程要求:
我們現在用的是新課改下新編的中學語文教材。新教材體現的壹個重要教學理念是“以人為本”,即教學要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改變過去強調的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習慣,倡導學生積極參與、樂於探索、努力拼搏的精神,培養學生的獨立、合作、探究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溝通和合作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學目的是幫助每壹個學生有效學習,並使其得到充分發展。在我看來,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是實現教育理念轉變的具體體現。因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是壹個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自身發展為目標的學習過程。只有培養學生強大的自學能力,才能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因此,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使學生的學習在教師的指導下成為壹個主動的、個性化的過程,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4、學生自身能力要求:
初中階段,學生自主意識上升,對研究性學習的興趣增長。初中三年的生活是學生學習的黃金時期,現在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尤其是網絡信息的高速和大容量為學生提供了相當豐富的知識。這個時候遠遠不能靠老師的講解來滿足學生認知能力的需求,這就給我們的教學活動提出了壹個嚴峻而迫切的要求——那就是如何讓學生“吃飽”,保證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吃好”。我認為在初中階段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可行途徑。
二、什麽是自學能力?
什麽是自學能力?是受教育者利用已有的知識和能力,獨立獲取新的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自學能力,有利於發展各科自學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知識、能力和素質。——摘自《論語文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
語文課自學能力的培養涉及到很多方面:從說讀課文到自讀課文,從課堂教學到作業,都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我在這裏截取壹個方面,重點討論如何在自讀課文學習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如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壹)、良好的習慣,是培養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關鍵。
習慣是通過反復練習形成的相對穩定的行為特征。學習習慣是指學生為了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而形成的壹種自動的學習傾向。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什麽是教育?簡單壹句話,就是養成好習慣。”我認為在自讀課文中要養成以下良好的自學習慣:
1,培養課前預習的習慣:
戰爭中有壹句名言,“不要打無準備之戰”。同樣,在學習中預習課文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培養課前預習的習慣,可以幫助學生更高效、更主動地學習課文內容,提高課堂學習的興趣和效率。
教師根據課堂內容安排具體的針對性預習練習,讓學生自主解決,課堂討論。比如現代漢語的預習,主要要求學生預習單詞、相關文學背景、文章內容、中心思想;文言文預習要求學生自己翻譯課文並加註釋,總結文章中的實詞、虛詞和特殊句型。
2.培養有目的學習的習慣:
有目的的學習是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自己提出問題,然後通過課堂學習解決問題的過程。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上有很強的目的性,提高上課效率。
3、培養經常翻參考書的習慣:
“字典是最好的老師”是我在第壹堂課上傳達給學生的壹個理念。遇到爭議或新知識時,我總是鼓勵學生查字典,不允許他們主觀瞎猜。在這種指導下,效果也很明顯。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可以主動查找參考書,詞典已經成為他們學習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4.培養積極參與、勤於思考的習慣;
自讀課文教學強調把課堂交給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角。這就需要學生積極融入其中,充分發揮課堂主角的作用。因此,學生的積極參與、願意參與和敢於參與不僅是必要的,也是教學過程能否進行下去的重要因素。因此,我花了很多時間在如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上,在自讀課文學習中擔當起“小主人”的重任。比如讓學生推薦壹篇課文中需要掌握的關鍵詞和解釋,或者指出壹些需要註意的易錯詞和解釋;文章的關鍵段落可以由學生自己找,自己的理解可以和全班同學交流討論,互相學習。我也盡量讓學生在課文內容上自己表演,幫助他們掌握課文內容,揣摩人物。因為表演可以激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引起他們極大的興趣;我還大膽采用了體驗情境教學。在學習《登上地球之巔》這篇課文時,我覺得如果學生從旁觀者的角度去學習,他們對課文的理解不會很深刻,因為他們沒有這樣的經歷,所以我要求學生以記者招待會的形式來學習,即四個學生扮演課文中的四個主角,其余的扮演記者的角色, 並且扮演記者角色的同學需要根據課文內容提出相關問題,而扮演課文中四個人物角色的同學就不得不這樣做。 課堂學習的結果挺好的。學生的提問更加準確,緊扣文章中心。文中四個角色的演員不僅熟悉課文內容,還查閱了大量的附加資料。從他們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們對文章內容和人物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像這樣創設壹定情境讓學生發揮學習主動性的方法,充分展示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
5、培養學習後總結的習慣:
我們說學習壹篇課文,不僅是為了解決這篇課文的問題,更是為了從這篇課文中學習方法,讓我們自己去學習同類型的文章。“方法是學習的關鍵”,這就要求學生從課文中總結出學習方法,供以後自學使用。所以,在學習壹些不同類型的文章時,我要求學生把這篇文章中學到的方法進行歸納總結。通過長期的練習,學生從壹開始只能總結壹到兩個表面的內容,發展到掌握文章的重點學習方法,多方面總結。
(2)掌握方法是培養語文自學能力的關鍵;
學習方法是實現學習目標的方式和手段。運用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可以事半功倍。“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教會學生自學的方法,學生才能真正擁有獨立的能力。在上述教學思想的指導下,我註重在自讀課文的學習中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從而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1,引導學生學會積累和運用語言。
首先,學會使用工具書(字典、詞典、工具書)。因為學生不會使用參考書,所以是否有使用參考書的習慣,關系到學生終身自學的效果和水平。所以我把教學生使用工具書作為培養自學能力的基礎訓練。在教學中,老師和學生有質的區別。比如壹篇文章的教學,老師查字典,找資料,和學生的大不壹樣。壹些學生經常問老師壹個單詞的發音。他們等著老師告訴他們,而我經常不告訴他們。但在學習過程中,我鼓勵學生遇到生詞、生詞、難句以及與文章內容相關的問題,就用參考書來解決這些問題。我常說“字典是最好的老師”。
其次,學會提取和積累單詞。在閱讀各類文章的過程中,我要求學生摘抄好的詞語、句子、優美的段落和典故。在我的學生的預習作業中,我明確要求學生從每篇文章中提取至少三個優美的句子。還有就是像自讀壹樣的文言文預習,我也經常讓學生自己總結這節課的文言文知識,比如實詞、虛詞、特殊句型等。提取出來後,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和記憶來積累。另外,要養成多問、多說、多寫的習慣。最後,我也鼓勵同學們把積累的知識運用到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去,多說和多寫,不斷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
第三,為了深入理解壹個文本,擴大知識面,增加文學常識的積累。我註重教學生如何查找參考資料,這也是自學中不可或缺的能力。比如我研究《醜小鴨》,我會讓我的學生找壹篇關於安徒生生平的簡介。學習《黃河頌》讓學生查閱地圖信息和地理知識;學習《真正的英雄》可以讓他們了解《挑戰者》的相關背景。有時候我會對學生尋找的資料進行必要的補充,但大多數情況下,學生收集的資料不僅全面廣泛,而且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經常查閱相關的書籍、資料和圖片,讓學生初步知道什麽樣的文本可以找到書籍和資料。這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能力,也激發了學生更強的學習興趣。
2、教會學生掌握學習步驟
學生經常東看西看課文,雜亂無章,缺乏條理;或者看了壹遍後,他們認為壹步壹步的學不會深入,所以教他們壹步壹步的學很重要。壹般情況下,我讓學生第壹遍通讀課文,查字典解決不熟悉的單詞。然後朗讀或默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大致知道要寫什麽,然後通過對關鍵段落的分析,引導學生進壹步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最後回到開頭復習全文,劃分段落,總結中心思想,掌握表達形式的特點。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生鉆進去,學得更深,也有利於學生跳出來看整篇文章,總結所學。比如研究《福樓拜家的星期天》這篇文章:學生第壹次讀,在課堂上解了內生詞。當他們再次閱讀文本時,他們得知文章寫的是“福樓拜家發生的壹個星期天,朋友們聚在壹起”。這篇課文主要描述了幾個人物的特點,所以我接著指導學生重點閱讀表達人物特點的句子。最後,他們通過個別人物的特點,對全文進行了回顧,總結出了這些人物的* * *性。當然,這些學習步驟可以因為課文的不同而不同。當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了,自學能力提高了,就可以改或者簡化,但是這樣的學習在打基礎期間是必須的。
3.教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學習不同的課文。
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表達方式,不同的側重點。壹般來說,記敘文(包括記敘文、記敘詩、小說)要把握好敘事要素;抒情散文要註重理解文章的線索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說明文要把握對象、對象的特點、順序、方法和語言的特點;在議論文中,要把握論點、論據、論據(論證方法)。不同的課文采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壹方面,學生可以抓住各類文章的特點,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學習,節省了時間,擴大了學習效果。另壹方面,也有利於培養學生逐步學會根據教材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從而在自學中靈活運用多種學習方法。
為此,我在教學中註意傳授壹些關於文章的知識。當然,這些知識的傳授不是附加的,而是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傳授的。比如學習《女媧造人》,這篇文章的體裁是神話,所以要先教給學生神話的基本特征——豐富的想象力和誇張的手法,然後從神話的特點出發,引導學生學習文章的情節。學生明白了這壹點,在學習文章時就不會感到無所適從,反而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情節。再比如《秋》這首詩。我指導學生掌握這首詩的幾個要素——意象、象征、詩歌主題和作者的情感。從這幾個角度學習,他們基本上就能把握住詩歌學習的重點,而不會有失偏頗。除此之外,教材中還有很多描寫風景的文章。這些課文語言優美,感染力強,字裏行間蘊含著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在反復閱讀中體會。關於人物的記敘文寫作,作者要通過壹個或幾個具體事件來反映人物的精神和道德,通過對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來表現人物的思想和性格。
其實自學課文的學習方法有很多,這裏我只是就自己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采取的方法總結以上幾點。當然方法因人而異,重要的是根據學生個體的特點因地制宜。我個人覺得在自讀課文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空間還是蠻大的,所以我會在這方面不遺余力。因為我們作為教師的職責就是培養有創造力的、獨立的“大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