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ke . Baidu ./view/8170 . htm
甲骨文是漢字的文字之壹,也是中國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稱文琪、龜甲或龜甲獸骨。商代人用龜甲獸骨占蔔後,用小刀在占蔔旁邊刻上占蔔時間、占蔔者姓名和所占蔔之事,有的甚至刻上幾天後應驗的吉兇。但具體情況因甲骨的階段而異。總的來說,武定時期的銘文是最完整的,也是現存數量最多的時期。學者們把這種記錄叫做甲骨文,而這種文字就是甲骨文。殷墟出土了大量帶有甲骨文的甲骨,它們都具有漢字的基本結構。大量的甲骨文和銘文不僅記錄了當時的政治、經濟、軍事、氣象和占蔔情況,也標誌著文字的成熟。圖為刻在龜甲上的甲骨文。
介紹
甲骨文主要發現於河南安陽殷墟。到目前為止,出土的文字甲骨約有654.38+054,000塊。其中中國大陸收藏97600余件,臺灣省收藏30200余件,香港地區收藏89件,還有26700余件因戰爭和商業因素流散海外至日、美、英、加、法、前蘇聯、德國、瑞士、比利時、荷蘭、瑞典等12個國家。其中日軍侵華時在殷墟有系統的發掘,所以收藏最多,有12000多件。目前,世界上有500多位學者專門研究甲骨文,出版了2000多部專著。
商周時期非常迷信。商周時期的國王經常用甲骨文來預測吉兇,並將占蔔的事情、時間、結果刻在上面,所以甲骨文也叫甲骨。它涵蓋了政治、經濟、軍事、氣候、文化等諸多方面,是研究當時歷史的重要資料。
甲骨文約有4500字,約有三分之壹已被釋讀。據研究,甲骨文中使用了象形字、指示字、會意字和形聲字。在詞義的運用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借代的方法。形聲字約占25%。今天,形聲字約占90%。
甲骨文和諧是漢字成熟的象征。它和楔形文字、象形文字壹樣屬於表意文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壹使用的表意文字的前身。其書寫材料壹般為龜骨、牛肩胛骨,也可刻於墻壁、木制品、石器等。,帶刀,朱叔,莫叔。中國在古代存在了很長時間。春秋後期,漢字從甲骨文中分離出來,逐漸失去識別,但壹般作為“龍骨”賣給毒販,作為藥用。直到1899年(清光緒二十五年)才被金石學家王偶然發現,並考證為商周遺物。
民國初年,收集到的甲骨文分為五個時期:盤庚武定時代、祖庚祖甲時代、秉信康定時代、武夷文鼎時代和第壹帝帝辛時代。郭沫若研究甲骨蔔辭後認為,甲骨蔔辭從初始階段到成熟至少需要1500年。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我國商代晚期(14 ~ 11世紀)皇室刻(或寫)在龜甲、獸骨上用於占蔔的文字。它是中國發現的最早、最完整的古文字。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甲骨文首先被金石學家王認識,並以高價購得。此後的十幾年間,王翔、孟、劉鶚、羅振宇、美國法廉等先後購買了甲骨,英國的守陵和,日本的林泰福,加拿大的等。,並得到了幾萬塊甲骨。從1928年到1937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對殷墟進行了15次有計劃的發掘,共獲得甲骨文約25000片。此後,殷墟出土了甲骨。197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河南安陽小屯南發掘出4000多塊甲骨。除了殷墟,在鄭州1953和1954的商代中期遺址中也發現了兩塊刻有文字的甲骨文。1954年以來,在陜西洪洞、北京昌平、周元豐浩遺址、陜西岐山鳳雛等地出土了約300件字甲骨。
自甲骨首次發現以來,中國大陸、臺灣省、港澳地區以及日、美、英、加、法、蘇、德、瑞士、比利時、荷蘭、瑞典等國家出土了15萬多塊甲骨,南韓也有收藏。
出土的甲骨蔔辭大多已被記錄出版,如劉鶚的《鐵雲藏龜》、羅振玉的《吟虛書氣》和《吟虛書氣後編》、明義士的《吟虛蔔辭》、林太傅的《龜甲獸骨文》、王湘的《史丹殷琦隨筆》等。後來又有董作賓的《殷墟字甲集》、《殷墟字乙集》,胡厚宣的《二戰後南京、上海新獲甲骨集》,二戰後南北所見甲骨的記載,二戰後京津新獲甲骨集,甲骨續。郭沫若、胡厚宣主編的《甲骨文合集》對近80年來甲骨文中發現的數十萬片甲骨進行了系統科學的整理,並對所有出土甲骨進行了廣泛的收集,進行了分期分類。* * *收集甲骨約4萬塊,編成十三卷,為研究甲骨蔔辭和商史提供了系統的資料。另外,1973小屯南出土的甲骨已收入《小屯南甲骨》壹書。藏於日本、加拿大、美國、英國、法國、蘇聯、德國等國的甲骨也被分別記載和出版。
甲骨文是壹種比較成熟的文字,主要的造字方法有象形字、象形字和表音字。今天的漢字還是以象形為基礎的象形字,所以甲骨文就有了後世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語法上,甲骨文中有名詞、代詞、動詞、形容詞等,其句式和結構順序與後世語法基本壹致。
由於商王無所不知,甲骨文的內容涉及到商社會的各個領域。根據甲骨文中有關商階級和國家的信息,商代的奴隸和平民由不同身份的人組成,如群眾、農民、羌人、仆從、Xi人和嬪妃。奴隸主貴族包括前朝諸侯及其配偶,如、顏、穆、子孺子、鐸子等。各級官員包括大臣、尹、史和狗。陸軍有師、旅等。刑罰有斬、斬、設獄。甲骨文還記載了商代人祭的情況,這與解決商代的社會性質有直接關系。商朝經常對外發動戰爭,被征服的國家向商朝進貢。在甲骨蔔辭中,經常記載家族來了,進了馬、牛、羊、龜。
甲骨文是商代豐富的社會生產資料。在農業上,有犁田、耕田的記載,也有粟、黍、麥、雷、稻等各種作物的名稱。王上關心農業收成的豐歉,減少對農業收成的影響,經常作出立粟、存粟、祈年、告秋的預言。畜牧業中的馬、牛、羊、雞、狗、貘等。都是有記錄的,還有大量的牲畜和專門的馬廄。大量的牛羊經常用於祭祀。漁獵在商朝的社會生活中仍然發揮著壹定的作用。甲骨文中記載的獵物有鹿、麋鹿、貘、象、虎、狐、魚和各種鳥類。狩獵方法包括野外,狩獵,追逐,陷阱和射擊。甲骨文中也有關於貝、友、爵、船、車甚至運載系統的商業和交通資料。
甲骨文也豐富了商代思想文化方面的內容。在天文歷中,有日食、月食、鳥星、新星、大星等記錄。,以及每天不同時間段的《三月》《世說》等閏月資料。在氣象學中,有許多關於雨的預報、風的預報、變化的太陽、雲、雷、冰雹、雪和彩虹的記錄。醫學上有頭疾、牙疾、鼻疾、言語疾、肘疾、足疾、足跟疾等疾病的記載,也有關於生育的記載,說明當時可以準確推斷預產期。
王上仍然是壹個幽靈,能預知壹切。占蔔的內容多以國王為中心。在關註的問題上,如祭祀祖先和自然神,關註風、雨、水、天象、農事、年成等,童貞人問神、問鬼神、問首公、問首王等。,從而預測吉兇,祈求保佑。占蔔材料多為龜甲(及少量背甲)和牛肩胛骨,使用前矯正,背面鉆孔鑿制(正面也有少量牛肩胛骨)。蔔卦中,甲骨在背面鉆孔前先用火焚燒,正面出現“蔔”字形裂縫,以此來定吉兇。占蔔之後,把占蔔的情況記錄在甲骨文上。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是什麽?春秋戰國時期,天文學取得了相當高的成就。魯的天文學家觀測了37次日食,其中33次被證明是可靠的。現在為世人所知的哈雷彗星,早在公元前613年,史書《魯春秋》就有記載,是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記錄。西方直到1682年才被哈雷發現,比中國晚了兩千多年。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縣在哪裏?春秋初期,秦武公首先在新開發的疆域內設置雲縣(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和薊縣(今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所以雲縣和薊縣並列為天下第壹縣。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脈診書是什麽?《黃帝內經》是中醫四大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論)之壹,也是第壹部以中華民族始祖黃帝之名傳世的巨著,是我國醫學寶庫中最早的醫學經典。它是壹部研究人體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藥理學的醫學巨著。理論上建立了陰陽五行、脈象、藏象、經絡、病因病機、癥狀、診斷、治療、養生、運氣等理論。
請問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翼龍是什麽?答案是:應龍。
1,應龍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壹條有翼龍。相傳黃帝戰蚩尤,斬蚩尤、,禹治水,畫尾成河,使水流入大海。
2、《山海經·野地東經》:“在野地的東北角,有壹座山,名為猛犁丘。應龍在南極,殺蚩尤,殺誇父,蓋不住,故有數旱。幹旱如應龍,但雨下得很大。”
3.應龍有翅膀、鱗片和刺,長頭、小鼻子、眼睛和耳朵、大眼窩、高眉弓、鋒利的牙齒、突出的前額、狹窄的脖子、長長的尾尖和強壯的四肢,就像壹只有翼的揚子鱷。應龍的形象經常出現在戰國時期的玉雕、石雕、帛畫和漢代的漆器上。
中國歷史上最黃的詩是什麽?對對對。!!
中國歷史上最早出國留學的畫家?不是徐悲鴻!是李鐵夫。
根據現有材料,辛亥革命前後,中國最早出國學習美術的留學生有:李鐵夫,1887年來英國,後來美國,1931年回國;1905年赴日旅遊的李叔同,1911年畢業回國;李1907去英國,大約1917回國;吳法丁1911去法國,1919回國;李朝石1912赴法,1919回國,劉錦棠1910赴日,1920回國。
徐悲鴻出國已經1919年了。公費留學法國,1927回國。
中國歷史上最火的網遊是什麽?最受歡迎第10期:最高同時在線人數45萬的征途。最受歡迎第9名:最高同時在線人數55萬的傳奇世界。最受歡迎第8名:最高同時在線人數58萬的大話西遊2。最受歡迎的7號:魔獸世界與最受歡迎的6號:最高。65萬《和平號傳奇》最高同時在線觀眾67萬。最受歡迎第四名:《QQ幻想》最高同時在線觀眾68萬。最受歡迎的第三名:卡丁車,最高同時在線觀眾達70萬。最受歡迎的No.2:泡泡堂最高同時在線觀眾70萬。最熱門的65438號+0。
中國歷史上最高官職是什麽?左側相位
在左相和右相中,左相大於右相。
壹個人在萬人之上說他,呵呵,加分。
中國歷史上最老的人是誰?壹般認為彭祖是歷史上最老的人。國語和史書都記載他活了800歲。
彭祖是古代五帝中顓頊的曾孫。他經歷了堯舜、夏、商三代,在殷商末年到達紂王時,已經767歲了。相傳他活了八百多歲,是最懂得養生之道,活得最久的人。他的養生之道被後人編成《彭祖經典》。
其實這是壹個誤區。彭祖並不是歷史上真正最長壽的人。之所以產生這種誤解,是因為中國古代對年份的計算沒有統壹的標準。彭祖在四川彭山出生長大,晚年死於彭山。在彭山周邊的農村,有壹種流行的“小家子”約會法,即60天為壹年。據劉繼興考證,從孔子墓出土的竹簡中發現,古代確實有60年為1歲的說法。按照現在的斷代標準,彭祖只活了130多歲。歷史學家還認為,所謂彭祖的年齡是800歲,這實際上是郭的壽命。
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最長壽的人李慶元活了257歲。
李慶元是壹個傳奇人物。生於清康熙十八年(1679),卒於民國二十四年(1935),享年257歲。由於他在中醫的研究和實踐,特別是養生方面有著非凡的造詣和成就,到了200多歲的時候,他的壹言壹行仍然像是風華正茂,因此被譽為“神仙”。
李慶元祖籍雲南,又名李青雲,90多歲定居四川開縣。他壹生中娶了24個妻子,生了很多孩子。
民國16年(1927),應四川軍閥楊森之邀,到萬縣傳授養生之道,楊森邀李靜若為客,特地為李做了壹套新裝,請照相館拍照放大陳列在櫥窗裏,註明“民國16年春三月萬州照,開縣男子瀟湘250人”。有壹段時間,省內報紙爭相報道為奇聞,在四川引起轟動。因為李不能說出健康的秘密,他很快就被送回了開縣。民國二十年(1931),《萬州日報》九月十五日又刊文:“開縣二百七十三歲男子李青雲,前晚被陳家昌所殺。
去萬,住在花園。這位老人是應王先生的邀請來萬的..."
在李慶元250歲的時候,他的同鄉、四川開縣人劉成勛先生專門采訪了他。李慶元滿腔熱忱,作了長篇巨著《養生論》,既講個人養生實踐,又講古今養生的經驗教訓,被劉成勛先生詳細記錄,編成《自述》,為後人所留存,至今仍是養生佳作。
劉成勛的采訪和回憶文章發表在《氣功》雜誌第六期,1986。與此同時,壽星李慶元口述了超過1000字的“永生”。北京的壹些報紙曾經以“地球上最長壽的人”為題進行過報道,但遭到當時吉尼斯世界紀錄的懷疑和否定,後經多方考證才得到證實。
在《自述》壹文中,李慶元認為人的壽命有長有短,這是由生命力決定的。元氣,也叫元氣,是生而有之的。它發源於腎,藏於腹部,通過三焦(上、中、下焦)到達全身,促進內臟等壹切器官組織的活動,是生化動力的來源。
他形象地把關心和不關心生命力比作存放蠟燭的地點。點燃的蠟燭如果放在籠子裏,會燃燒很久;如果放在風雨中,時間會很短或者馬上熄滅。養生之道也是如此。
李慶元很欣賞老子的壹句話:“勿憂其貌,勿撼其精,勿使其憂。”我滋養心靈的思想少,滋養本質的欲望少,滋養精神的言語少。“他說這其中的精髓往往被不善於養生的庸人所忽略。他還很欣賞清代學者陸的壹段話:“柴米油鹽,無憂無慮,早完成官食,無驚無辱,不欠別人債,不要典當,只要壹頓清淡的飯,就可以長壽。李慶元說:“這真是壹個養生妙方,也是壹條延年益壽的好建議。如果妳得到了這個,妳就可以長生不老,不用吃靈丹妙藥,也不用煉仙丹。"
根據古人的養生理論,他特別強調,好的養生要以和善、節儉、和諧、寧靜四個字為基礎。
在談到他的醫療保健經歷時,李慶元說:“沒有足夠的食物。吃得太飽,肚子會痛;不能睡太久,睡太久精就散了。在我的余生中,我從來沒有吃得太多或睡得太久。”“饑寒交迫,父母做不到,衰老生病,妻子做不到。只有自愛自足的方式才是養生的準則和關鍵。”
他還談到了生活細節的註意事項。他指出,人們往往對小事不耐煩,這勢必會損害他們的健康。他告誡人們:冷暖不慎,走得太病,放蕩不羈,縱欲無度,都是對身體的傷害,極度損傷就能致死。所以按照老祖宗的養生之道,不可操之過急,眼見為快,耳聽為硬,坐得累,臥得吸;我們要先冷後穿,先熱後解,先餓了再吃,先渴了再喝,胃口少了,不想多吃;要做到沒有情緒,沒有情緒,沒有思想。這是長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