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把“智”加在仁、禮上,形成四德或四端,說:“仁之務實親(吻)也;義的道理是,也從屬於長輩;儀式的真正部分文斯是兩者;智慧的道理是,知道兩者必去(偏離)也是真的。”《性善》,曰:“人皆有慈悲心;每個人都有羞惡之心;每個人都有壹顆尊敬的心;每個人都有壹顆是非之心。慈悲,仁;恥而惡心,義也;尊重,禮貌;是非之心也是有智慧的。仁、義、禮、智不是外來的,我也是固有的。”(《孟子·告子上》)
董仲舒加了“信”,把仁、義、禮、智、信描述為與天地同在的長久不變的規律(“常道”),謚號“常”。嶽:“仁、禮、智、信五常”(《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