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行書的代表作是《蘭亭序》,楷書的代表作是《論易》,草書的代表作是《十七條》。而且王羲之的字體特點也比較細膩清新,筆法細膩,筆法別致典雅,筆法委婉含蓄,如行雲流水。
王羲之認真研究體情,仿其心而追其手,博采眾長,備諸體,融為壹爐,擺脫了漢魏文風,成為影響深遠的大家。風格平和自然,筆法委婉含蓄,清麗秀麗。在書法史上,他與鐘繇並稱為“王鐘”,與其子王獻之並稱為“二王”。
特性
王羲之在橫折的處理上有自己獨特的壹面,特別是與後世書家相比,王羲之的橫折處理以撚轉為主,轉折為輔,而後世書家除唐代顏真卿有時使用撚轉外,其他書家在橫折的處理上幾乎都采用轉折筆法,這使得轉折筆法很少見。
《正月帖》和《伯母帖》中,王羲之的兩帖尤其是《伯母帖》中的所有詞語都涉及到了橫向折疊的地方,如“月”、“日”、兩個“餐”、“頭”、“頃”、“痛”、“自”、“因”等詞語。
因為這種筆法起源於篆書和隸書筆法中的轉折,它使交叉折疊的線條堅實而沈重,簡單而泥濘。同時,這種筆法不僅使線條具有堅實的質感,而且使王羲之的作品在橫向折疊中很少有“鬼角”,確保線條充滿氣息,飽滿而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