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誰發明了手語?= =!

誰發明了手語?= =!

手語的產生和發展

唐穎

聾人手語是如何產生的?有人說,手語在古代就存在,並不專屬於聾人。在古代,所有人類都處於簡單的口語階段,他們經常用手做出各種手勢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古人主要以狩獵和耕種為主,社會上很少有規則可循,所以聾啞人能更好地適應生活。但是文化發展之後,社會進步了,出現了很多抽象符號。為了適應社會生活,他們不得不用手語來表達他們的交流感情。無論如何,為了與人進行簡單的交流,聾人盡力用最生動、最形象的手勢恰當地表達他們的喜怒哀樂(當然包括身體其他部位和面部表情的協調),或從事其他思想交流活動,這就是自然手語出現的原因和過程。自然手語的出現和使用是不分國界、民族和地區的,其日常生活用語是相似的。

然而,隨著交流的擴大,特別是聾人學校的建立,自然手語在各個地方逐漸變得規範。受當地語言、文化、習俗和生活環境的影響,衍生手語詞匯和新手語詞匯之間的差異不斷擴大,最終形成了各國的手語和方言。

當時的奴隸主故意把不同語言背景的奴隸放在壹起,以防止奴隸結夥。這些人為了交流不得不發明壹個臨時代詞。早期的殖民地經常使用這種語言。這種語言被稱為“洋涇浜”,自然是簡單、粗暴、蹩腳的。壹位研究人員指出,要使洋涇浜語成為壹種復雜而完整的語言,唯壹的方法是將剛剛開始學習母語的兒童引入這種語境,兒童會將洋涇浜語變成壹種全新的語言,具有豐富的表達方式和內在規則。1979年桑地諾上臺時,尼加拉瓜有了第壹所聾人學校,學校推廣的唇讀效果很差。當孩子們玩遊戲和乘坐校車時,他們會在家裏交流時添加他們的手勢,並發明自己的手語系統。尼加拉瓜流行的手語就是這樣形成的。

聾人學校的建立就起到了這樣的作用。所有國家的手語和全國各地的方言最終在當地的聾人學校形成。手語的代代相傳通常是通過聾人學校實現的。因此,聾人學校在手語的產生和發展中起著核心作用。然而,當聾人學校受到外部行政壓力的限制時,這壹核心作用就轉移到了當地聾人社區,如聾人茶館和聾人俱樂部。這在歷史上經常發生。例如,歐洲和美國都曾經提倡口頭教學,禁止聾啞學校使用手語。中國也提倡英語口語教學,但並沒有真正禁止聾人學校使用手語。相反,它在聾人學校推廣中國手語。但到目前為止,主要是自上而下的單方面推動,並沒有及時建立良好的自下而上的反饋修改系統。遺憾的是,聾人教師和學生產生的優化和改進措施大多被消散和浪費。如果聾人學校聘請更多的聾人教師,如果聾人學校的教師和學生有更多的話語權,如果建立壹個國家手語研發機構,中國手語有望加速成熟和普及。

回顧過去,我們可以看到聾啞學校和手語之間的關系。正規的聾人教育是在400多年前發展起來的,目前可以考察到的第壹位聾人教育家是法國神父德雷珀。他根據自己的需要發明了手語,以方便管理和培訓工作。1760年,他的收容所改為國立聾啞學校,他擔任第壹任校長。美國在1817建立了壹個收容所,以容納聾人並開始使用手語,手語起源於法國。日本有很強的模仿性。1880年,東京成立了第壹所聾人學校,隨後大阪和京都也成立了聾人學校。從65438年到0895年,臺灣省被日本人占領了50年。在此期間,日本人在臺灣省的臺南和臺北設立了聾啞學校,使用的手語大多是東京和大阪。

中國手語工作的歷史只有100年。1887年(清光緒13年),美國傳教士麥裏斯在山東登州(今蓬萊)創辦了壹所聾人學校,並收集了中國聾人的手勢,同時將手指字母傳入中國。這是中國手語應用和聾人教育的開端。解放後的20世紀50年代中期,中國聾啞人福利協會組織整理了中國聾人的地方手勢,並選取了北京、沈陽、哈爾濱、青島、上海、南京、武漢、廣州、蘭州、成都、昆明等11個城市作為基地,在地方手勢的基礎上進行綜合篩選,編寫了* * 4系列聾人通用手語草圖。這是中國手語工作的正式開始。1985年底,中國盲聾啞人協會委托上海市盲聾啞人協會對四套聾人通用手語地圖系列進行全面修訂,並提出修訂建議,經第三次全國手語工作會議討論通過。改名為中國手語,* *分為15類,3330字。在1992的結尾,中國聾人協會成立了中國手語新詞語工作組,要求全國各地收集原中國手語中沒有但急需的新詞語和手勢。8月,1993中國手語新詞語審定會議在哈爾濱召開,2266個新詞語作為《中國手語續集》出版。兩集中國手語* * *共收入5600多個單詞和手勢。

======================================

手勢語

手語是因為聾人交流的需要而產生的。作為聾人的壹種語言,它已經逐漸被人們所接受。手語包括手勢語和手語。手勢語是用手指的手指變化和動作來表示字母,並按照拼音的順序拼寫單詞;在古代,所有人類都處於簡單的有聲語言階段,他們經常用手做出各種手勢來表達自己的意思。這些手勢大多是指示性和比喻性的動作,被稱為自然手勢。此後,隨著社會的進步,特別是聾人教育的出現和發展,他們開始創造具有語言性質的手勢。這種以有聲語言和文字為基礎,並與有聲語言緊密結合的手語稱為人工手勢。自然手勢和人工手勢結合成手語。

因為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就像漢語有地方方言壹樣,手語也有各種地方手語。20世紀50年代末,中國聾啞人福利協會修訂了壹套《聾啞人通用手語草圖》(四輯),這是中國聾人手語標準化的開端。1979年,中國盲人聾啞人協會將原四輯修訂為兩輯,命名為《聾啞人通用手語地圖》,並陸續編纂了第三輯和第四輯。在1985結束時,對四個系列的手語詞進行了增刪和修訂。在1987召開的第三次全國手語工作會議上,《聾啞人手語地圖》更名為《中國手語》。1990年中國聾人協會主編的工具書《中國手語》正式出版,1994年《中國手語》續編編寫出版,對推廣和規範手語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