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鐘友(151-230年),字正。他是禹州(今河南許昌長圪洞)潁川縣長社人。漢末至三國曹魏時期著名的書法家、政治家。鐘繇的書法風格多樣,有篆書、隸書、真跡、行書、草書等。其書法古樸典雅,字體大小交替,整體布局嚴謹細致。張懷瓘的書端說:“常遠的真書是絕世的,但是太老師了,所以溫柔有備。點畫與繪畫之間,有許多不同的意趣,可謂深邃無邊,古色古香。自秦漢以來,只有壹人。”他在書法上頗有造詣,促進了楷書(小楷)的發展,被後人尊為“楷書鼻祖”。鐘繇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王羲之等人都曾致力於他的書法。與東晉書法家王羲之並稱“王鐘”。南朝於建武將鐘繇的書法列為“上品”,唐代張懷瓘在《書端》中將他的書法評為“優”。
②魏夫人,東晉(272-349)著名女書法家。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人,生名朔,字茂夷。魏官,祖籍西晉,有《史記》記載,與索靖同擅草書。他被稱為“壹套二妙”,是王羲之的老師。他師從道士鐘友和尤山愷。春華亭帖的傳世楷書八行和書法理論筆陣圖,很可能是精於此道的人所寫。傳世的有《明紀帖》、《魏氏南帖》。她曾經寫過關於草書的詩,被委托為朝廷寫“急章”。其字形由鐘祐中的方形變為長方形,線條細膩平和,飄逸婉約,遠非為官之作,說明當時楷書成熟而普遍。宋·陳思《書簡》引用唐代壹篇書評,說她的書法“似插花舞女,低美;又如臺上美人,仙影,紅蓮映水,碧沼浮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