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我是阿強男孩,現在很多孩子連自己的母語都不會說。我覺得有點悲劇。怎樣才能讓自己的民族文化傳播出去?

我是阿強男孩,現在很多孩子連自己的母語都不會說。我覺得有點悲劇。怎樣才能讓自己的民族文化傳播出去?

沒辦法,文化弱的時候就是這樣。歷史上有很多已經消亡的語言!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新出版的《瀕危語言地圖集》,世界上有7000種語言,其中壹半以上將在本世紀滅絕,80-90%將在未來200年滅絕。平均每兩周就有壹種語言消失。據統計,世界上80%的人使用83種主要語言,其余6000種語言中的大部分從未有過文字記錄。沒有字典,沒有書,他們的信息在任何圖書館或數據庫裏都找不到。所有的信息都只儲存在人的記憶裏,所以特別脆弱。中國雖然不在語言瀕危的熱點地區,但全國129語言中,有壹半以上的語言活力非常低,至少有二三十種語言瀕危,如雲南的阿奴語、東北的赫哲族語、新疆的塔塔爾語、甘肅的裕固族語、華中的土家語等。語言的生命力在於代際傳承,而不在於人數多少。中國有10萬滿族人,但現在只有100人會說滿語。

語言不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連接民族各個組成部分的不可或缺的紐帶。它將構成民族文化特征的信息根植於每個民族成員的深層思想中。這種特征壹旦形成,就很難改變,甚至是排他性的。雖然不同的民族文化有相似之處,但文化差異是民族特色形成的原因。“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以文字和符號的形式傳遞和傳播文化。因此,壹個民族要想徹底征服另壹個民族,絕不僅僅是簡單的占領,而是要煞費苦心地消滅或同化本民族文化。這壹切都是從語言的淘汰或同化開始的,歷史上從來都不缺少。

作為壹個民族的靈魂——語言,它與民族的關系就像水和船壹樣。有船就有水載,有水就不壹定有船。壹個民族可能因為某些原因而消亡(比如古埃及人和瑪雅人),但其語言可以以文字和符號的形式流傳下來,其不朽的靈魂向後人展示了該民族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