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於我這種不愛戴手表的人來說,有沒有更方便的解決方法?10年10月29日,華為麒麟9000芯片溝通會上,展示了如何用手機監測血氧含量。
打開APP看更多精彩圖片。
壹般來說,普通的血氧監測儀向被測區域發射可見紅光光譜(660 nm)和紅外光光譜(940 nm)兩種光源。由於氧合血紅蛋白和還原型血紅蛋白在紅光和紅外光吸收光譜上的差異,可以測量人體的血氧含量。
而華為則是通過調用主攝像頭和麒麟9000芯片的超級算法來實現血氧飽和度的檢測。在現場演示中不難發現,華為手機測試的數據與實際專業數據之間的誤差範圍還是很小的,幾乎可以認為是正常的誤差範圍。當然不能把它當成專業的醫療手段,但作為日常預防和監測的工具還是很不錯的。
這時候有人會問,為什麽現在還能實現這個功能?這是得益於麒麟9000的計算能力。麒麟9000除了是全球首款5nm 5G SoC之外,還搭載了654.38+053億晶體管和全球首款24核Mali-G78 GPU。同時,得益於NPU中達芬奇架構2.0的支持,在多方面的協同作用下,可以在短時間內更準確的監測出血血氧飽和度。
但目前這個功能只是暫時對開發者開放,如果能應用到生活中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