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阿爾布雷特·丟勒,最偉大的德國畫家。

阿爾布雷特·丟勒,最偉大的德國畫家。

布萊希特·丟勒(1471-1528)出生於紐倫堡,是德國畫家、版畫家和木刻設計師。

丟勒的作品包括木刻版畫和其他版畫、油畫、素描和速寫。在他的作品中,版畫是最有影響力的。他是最好的木刻和銅版畫藝術家之壹。他的水彩風景畫是他最大的成就之壹,這些作品的氣氛和情感極其生動。

主要作品有《啟示錄》《基督大災難》《小苦難》《祈禱之手》《男浴室》《海怪》《浪子》《偉大的命運》《亞當和夏娃》《騎士》《死亡與惡魔》等。

德國人利用紙張革命引進了活字印刷術,但意大利人利用他們的藝術天賦和制造奢侈品的能力迎頭趕上,奪回了主導地位。

丟勒能夠展示他的才華是多麽幸運。

當他十幾歲時,他和父親壹起學習。他表現出特殊的繪畫天賦。在65,438+03歲時,他能夠逼真地畫出自己的肖像。他在65,438+09歲時為父親畫的肖像充分顯示了他成熟的素描技巧,可以從遠處呼應達芬奇。後來,我在畫家Michaaeel Wolgemut工作了三年。沃格穆特的工作室還為丟勒的教父、印刷商和出版商安東·科伯格制作了木刻插圖。當時,這個最大的工廠對丟勒有很大影響。他在童年時第壹次接觸到銅技藝,這種持久的印象對他後來的版畫創作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分割完成後,這位年輕的畫家走出工作室,沿著萊茵河前往德國的主要工業城市,參觀了法蘭克福,並訪問了科隆和巴塞爾。四年的遊學對畫家世界觀的形成和藝術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23歲的丟勒已經是壹位有影響力的藝術家。在這壹年裏,他娶了家鄉壹位音樂家的女兒Agresa Flaughey。從那以後,丟勒開始獨立從事珠寶商和畫家的工作。

在1485期間,德國教育在人文主義的影響下處於即將到來的改革前夕,丟勒進入了紐倫堡的壹所公立小學。根據他的家庭傳統,這位父親讓他的兒子在自己的車間當學徒,並想把他培養成壹名珠寶工人。丟勒第壹次在畫室接受繪畫訓練,並很快精通了繪畫,這成為他藝術活動的基礎。為了學習珠寶技術所必需的裝飾藝術,丟勒進壹步開始臨摹藝術家的人物畫,還臨摹了馬丁·桑格的雕塑,這為他成為藝術家創造了條件。十三歲時,丟勒用銀針雕刻了他的第壹幅自畫像,並寫道:“當我還是1484的孩子時,我在鏡子裏畫了自己。”他第二年的鋼筆畫《聖母瑪利亞和寶座上的天使》是第二早的作品之壹,壹直保存至今。

在學習繪畫的過程中,丟勒對人物結構和繪畫規則非常感興趣,因此他請求父親允許他成為壹名畫家。他的父親順從了兒子的意願,把他送到了紐倫堡附近畫家邁克爾·瓦爾格默特的工作室。合同規定他將當三年學徒。丟勒臨摹老師的作品,並逐漸學會了各種繪畫技巧,開始以自然、人體和植物為對象進行研究,並開始嘗試創作。同時,他還仔細研究了色彩的調配和應用,因此當他的學徒期滿時,他能夠按照藝術規則進行創作。23歲的丟勒在離家不遠的地方正式成立了壹個工作室,開始畫肖像畫。

後來,丟勒完成了第壹幅偉大的傑作——木刻組畫《啟示錄》。這本《啟示錄》起源於羅馬帝國尼祿王朝時期舊基督教的神秘幻想。他創作了壹組15幅不朽的作品,展現了十五世紀末人類因世界末日的到來而感到的無助恐怖和失望。當時,德國正處於資產階級和手工業者之間、農民和封建領主之間、饑餓和剝削之間的鬥爭中,人民的激情最終發展成無數的宗教、政治和革命群眾運動。丟勒想把《啟示錄》中的幻覺賦予現實的形象,並賦予它們暗示的力量。其中幾幅畫公開批評了統治勢力,他對每個人的良心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自《啟示錄》出版以來,丟勒已被列入當代偉大藝術家的光榮行列。弗雷德裏克邀請他畫第二幅祭壇畫。

在1498年,丟勒畫了壹幅穿著奢華衣服的自畫像(現藏於馬德裏普拉多展覽館),這幅自畫像充滿了活力和走紅的信心。

丟勒在母親去世前兩個月為她畫了壹幅肖像。在這幅炭畫中,他創作了他壹生中最生動、最感人的作品,這是唯壹流傳至今的丟勒母親肖像。當他的母親於2007年5月4日去世時,他在畫上寫了幾個字:“這是阿爾布雷特·丟勒的母親,她於周二下午2點在祈禱周前去世,享年63歲。”解釋他壹生對母親的尊敬和愛。

從1490到1507,他去了巴塞爾、斯特拉斯堡和威尼斯,拜訪了他仰慕已久的喬凡尼·貝利尼。他不僅盡力加強自己的藝術知識,還開始學習數學、幾何、拉丁文、古典文學等。他與學者的接觸比與藝術家的接觸更頻繁、更密切。

1512成為馬克西米蘭皇帝的禦用畫師。後來,他去了安特衛普、布魯塞爾、馬裏安、克倫、米德爾斯堡、布魯日和根特,並受到好評。

1521 7月回到家鄉,健康狀況惡化,但他仍然堅持寫作直到去世。

作為德國最偉大的畫家,丟勒的藝術探索對德國影響深遠。有人評論說:“丟勒是德意誌民族的代表畫家。同時,他是將意大利文藝復興思想帶入德國,開創德國民族藝術新紀元的藝術奠基人”,恩格斯對他的評價也很高,認為他和達芬奇都是誕生於需要巨人的時代的巨人。

丟勒是北方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當時的德國正處於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思想和信仰非常混亂。饑荒和瘟疫(黑死病)無情地奪去了大量生命。社會矛盾的加劇使德國文化藝術變得薄弱,這無非是嚴重的低迷。與此同時,以意大利為首的歐洲各國已走出中世紀,進入政治、經濟和文化開放繁榮的時期,人文主義的光輝照亮了歐洲大陸。因此,作為壹名德國藝術家,丟勒只能在壹個曾經落後的國家追求和傳播“現代”歐洲的先進思想。

這個才華橫溢的男孩準備獨自將現代文化引入德國。然而,他充滿好奇和懷疑的眼睛和他的基督教手指表明,與意大利文藝復興對人與人之間世界的歡樂看法和荷蘭文藝復興對外部世界的頑固關註不同,德國文藝復興將略帶苦澀地盯著人本身。這將使他成為壹個特立獨行和前衛充滿矛盾的人。

作為壹個文藝復興時期的人,丟勒認為藝術家必須深入觀察自然,盡力發現宇宙的秘密,以揭示和表達美。但與此同時,他堅持他的半中世紀信仰,即藝術家和他們的藝術應該是上帝的工具。

當米開朗基羅用大衛雕像(1501-1504)來表現人類的完美和重生時,丟勒用同樣高超的手法創作了蝕刻版畫《聖尤斯塔斯》(1501),表現了殉道者與奇跡相遇的場景,如同人間天堂但他當時的代表作是創作時間稍早的《啟示錄》木刻組畫,其內容和表現風格更明顯地帶有小哥特式啟發性肖像的特征。

像達芬奇壹樣,丟勒也有科學頭腦,所以他深入研究了數學和透視學,寫了很多筆記和作品。在《透視與人體解剖學》中,他創作了許多反映社會現實的畫作。他還研究建築,發明了壹套建築體系。丟勒也是壹位藝術理論家,著有《繪畫導論》和《人體解剖學原理》。他使德國藝術擺脫了哥特藝術的影響和束縛,走向了以人文主義為指導的現實主義藝術道路。他把幼稚的版畫藝術推向了壹個完美的新階段。

他支持當時的宗教改革運動,同情農民戰爭。他主動為宗教改革運動領袖馬丁·路德的宣傳冊繪制版畫和插圖,並以農民戰爭紀念碑的設計結束了自己的創作之路。

他的動植物草圖的準確性完全可以與達芬奇留下的草圖相媲美,但同時他也確信《啟示錄》中記錄的各種怪物的存在。因此,丟勒不僅是畫家,還是雕塑家、煉金術士、數學家、機械師、藝術理論家、哲學家、神秘主義者、解剖學家和建築師。他曾經創立了設防理論。

他壹生馬不停蹄地旅行,他的足跡和眼界在當時幾乎是無與倫比的,但他始終保留著壹些農民的無知和狹隘。他相信理性和知識會使人成為高貴的存在,但他對人類的不完美有著深刻的認識。

他來自壹個中世紀的工匠家庭,生活在壹個藝術家地位最低的國家,但他成為了當時歐洲最獨立和自豪的藝術家。作為“自畫像之父”,他是歐洲第壹個被自己的外貌和身份所吸引的畫家,從而成為倫勃朗的先驅。它在現實主義和藝術表現的力量上可以與倫勃朗的自畫像相媲美。他或多或少地意識到藝術將使他不朽,但他壹生都在追求死亡正在逼近的想法,無法擺脫他的身體會消失的恐懼。

就藝術風格而言,盡管他是意大利文藝復興藝術的追求者和傳播者,但他所生活的德國傳統使他的藝術保留了壹點中世紀哥特式的遺產,同時又令人驚訝地率先表現出壹些巴洛克風格的特征。

在1523的結尾,丟勒開始寫自傳,其中不僅回顧了他的壹生,還描述了他的父母、他的十七個兄弟姐妹和他自己的生活經歷。那時他只有壹個弟弟還活著。

1525年,丟勒的重要著作《測量藝術教程》出版。因此,他成為文藝復興時期第壹流的藝術理論家之壹。

1526年是丟勒創作傑出肖像畫的壹年,如伊什馬斯·範·鹿特丹的肖像畫成為他最偉大的傑作。

1527年,丟勒的第二部科學著作《建城原理》出版。

從65438年到0528年,《人體解剖學原理》出版,這是他27年來對人體解剖學研究的結晶。遺憾的是,他沒有看到這部作品的巨大影響力。57歲的丟勒從荷蘭回來後,身體虛弱,並壹再受到疾病的困擾。這個輝煌的文化巨星在4月6日突然隕落,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