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書法入門
我這裏有壹個材料,有些地方我不太認同。然而,這種材料相當嚴謹。發給妳看看。英國書法在打字機發明之前,英國人也非常講究書法,這被稱為書法,意思是“漂亮的筆跡”,因為以臨摹為生的penman也被稱為書法。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白癡》第三章中這樣描述:嗯,這是壹種普通的、平凡的、純粹的英文字體,寫得不能再漂亮了。真的很巧妙很精致,用詞也很出彩,但這是壹個變體和法語。我是從壹個法國移動銷售員那裏復制的:它仍然是英文字體,但黑線稍微粗了壹點。風格需要不同的品味,但只要寫得好,比例勻稱,就會無與倫比,甚至惹人喜愛。(1)拉丁字體的演變在古文字學上可分為六個階段:首先是羅馬時期,羅馬帝國在擴張過程中將拉丁語傳播到歐洲各地,羅馬體壹直流行到4世紀。隨著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公元476年),歐洲進入中世紀;5-8世紀,隨著各民族意識的逐漸覺醒,文字開始多樣化,許多變體是從標準的安色爾體(半安色爾體)演變而來的,如英語的Insular體、日耳曼語的Runes或Futhark體以及法語的Merovingian體文字。西班牙的西哥特小寫字母等。,這壹段叫做前卡洛琳;查理曼大帝在8世紀實現了加羅林王朝的繁榮。在此期間,阿爾庫因發明了著名的加洛林小寫字母,正式區分字母的大小寫。這套美麗而清晰的文字在歐洲迅速傳播。盡管查理死後王國迅速衰落,但這種字體壹直影響著數百年後的文藝復興。從查理曼帝國分裂出來的東法蘭克王國在11世紀發展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統治了歐洲的局勢。因此,這些哥特人後裔在宗教祭祀中使用的壹種特殊字體——哥特字體開始流行起來,但這種裝飾性字體並不適合書寫和閱讀,因此出現了許多變體,例如安格裏卡納字體(因為它在英國廣泛使用,在14世紀,從意大利興起的文藝復興席卷了整個歐洲,人文學者采用的人文主義字體成為主流,盡管基於卡羅琳小寫字母的字符仍具有壹些哥特風格。古騰堡於1450年在德國發明凸版印刷後,老式的黑色字母不適合這種新技術,意大利出版商用他們當地流行的字體印刷了大量作品,他們從此以意大利風格而聞名。德國也吸收了人文書體的壹些優點,形成了哥特書體的變體,即Fraktur,用於印刷,並在日常書寫中產生了自己的手寫Kurrent(舊德文書體),其現代版德文書體通常被稱為“花體”;在現代,仍然有許多印刷字體,藝術字體和廣告字體,如用於銅版印刷的英語圓手,德國設計師Suetterlin開發的Suetterlin字體等。說了這麽多,但實際上經常寫的只有意大利風格(圖2)、花朵風格和圓形風格。這種利用平頭筆尖的旋轉來產生線條粗細變化的技術與漢字的書寫傳統截然不同(這有點類似於金農的漆書)。因為只有26個字母,所以很容易使用,但由於字體缺乏變化,它經常很單調。這時,布局的構圖就顯得尤為重要。最後介紹幾個網站:IAMPETH,國際英語書法聯合會的網站,提供許多會員作品、PDF掃描書、在線課程甚至演示視頻等壹系列免費資源,非常有幫助。此外,劍橋大學的英語手跡1500-1700:壹門在線課程提供了壹份更古老的材料,從中可以窺見當年的英語。關於意大利風格的研究,妳可以參考阿裏吉的《奧皮娜》,壹本16世紀的小冊子,它提供了壹個極好的模型,並且是免費發行的。註:本文參考了2004年第2期《包裝與設計》中闞宇的《拉丁字體的起源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