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召開了壹次特別會議,將“ㄜ”從“ㄛ".”中分離出來壹開始“ㄛ”有兩個音,比較混亂,但是“音標”已經發了,不方便加,就在“ㄛ”上面中間加了壹個點
為了表示區別,後來又寫成“ㄜ”,用“質、月、陌、職、捕”等字來註歌、韻、人、感、藥、韻中的漢字,決議為“ㄛ”
"ㄌ"、"ㄋ"、"ㄇ"、"ㄈ"、"ㄗ"、"ㄘ"、"ㄙ"、"ㄕ"、"ㄏ"、"ㄧ"、"ㄩ"、"ㄛ"、"ㄟ"、"ㄠ"、"ㄢ"、"ㄥ"
然後取另壹部分漢字得到剩余的23個字母,並拼成壹個字母“ㄦ".
1919年出版《國音詞典》(舊國音),用音標標註國音,也可稱為“國音字母”,並根據音韻改變字母順序:
ㄅㄆㄇㄈ?、ㄉㄊㄋㄌ、ㄍㄎ?ㄏ、ㄐㄑ?ㄒ、ㄓㄔㄕㄖ、ㄗㄘㄙ、ㄧㄨㄩ、ㄚㄛ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