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磚塊。古磚上往往刻有日期、圖案和吉祥話,是研究歷史和雕塑的重要參考資料。宋鴻時的《李瑟娥記》、顏福記的《清代古磚保存》、陸新元的《千駝亭古石圖》、陸的《秦漢百磚考》。
古磚收藏前景廣闊。
很少有人聽說過古磚的收藏。該藏品也是瀘州市的冷門藏品。然而,雖然古磚的收藏並不為公眾所熟知,但它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早在唐宋時期,文人就以古磚為硯臺。到了明清時期,用古磚磨硯臺已經非常流行。與此同時,磚拓也相繼出現。
秦代古磚描繪了真實的生活。
據瀘州收藏家李先生說,中國建築陶器的燒制和使用始於商代早期。秦漢時期,建築陶器在制陶業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帶有各種裝飾圖案的人像磚和瓦,被稱為“秦磚漢瓦”。秦朝時期,雄偉的萬裏長城修建在高山之巔,這在世界上是罕見的。東漢初期畫像磚的應用從中原擴展到四川,東漢後期中原畫像磚墓被小磚取代,而四川則延續到蜀漢時期。這些磚紋內容豐富,有反映各種生產活動的播種、收割、碾米、釀酒、鹽井、探礦和桑園;有描述社會習俗的集市、宴會、遊戲、舞蹈、雜技和貴族家庭生活;還有開車旅行、無知和童話...它們是當時社會生活和生產的真實寫照,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研究價值。
隨附的藏品比古磚更有價值。
據業內人士李先生介紹,其實古磚的收藏有著深厚的歷史。早在唐宋時期,文人就有用古磚制作硯臺的愛好。在目前的拍賣市場上,這些由古磚產生的附屬藏品也備受關註,其價值甚至超過了古磚本身。隨著道路的重建和老房子的拆除,壹塊塊歷史悠久的古磚不斷被挖掘出來,古磚的文獻價值和收藏價值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收集古磚並不是第壹次。
那麽,我們在收藏古磚時應該註意哪些問題呢?李先生告訴瀘州新聞網記者,玩磚越早越好是自然的,但我們也應該觀察磚的內容和外觀。例如,眾所周知的成語“秦磚漢瓦”至少表明當時的制陶技術非常出色。然而,在目前的收藏市場上,可以接觸到的古磚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目前發現的漢代古磚多用於墓葬,刻有畫像和銘文,多為日期和吉祥語。無需猜測,年代磚已經告訴妳它的年齡,這就是它的魅力。畫像磚利用畫像中的圖騰達到壹個想象的空間,這也是古代畫像磚收藏家最著迷的地方。
此外,還有壹塊碑文磚,將肖像和日歷結合在壹起,這種插圖更為罕見。據介紹,古磚的價格沒有市場規律可循,也不是時代至上。壹般來說,銘文多、畫像精美的古磚市場價格較高,然後是三國篆書磚,市場價格在萬元以上。漢畫像磚以其豐富的畫像而聞名,但金代古畫像磚的畫像備受關註。因為很多專家學者得出結論,漢畫像在魏晉時期基本消失了,是沒有流傳下來的古代藝術。然而,他們忽略了小環境、小範圍和小地域。目前仍有少量金代流傳下來的畫像磚,可以說更具有收藏價值和研究價值。從漢代到宋代的畫像磚都有不同的畫像和銘文,南宋以後也有字磚,但畫像磚是否流傳下來還將繼續探索和挖掘。
多種因素古磚收藏遇冷。
據了解,目前,收藏古磚只是少數人的愛好。李先生說,古磚雖然有歷史價值,但願意收藏的人並不多。主要原因是目前的經濟價值不高,體量太大,無法放置。也有人認為很多古磚主要用於古代墓葬,堆在家裏不吉利。因此,古磚未能引起大家對民間收藏的興趣。
事實上,就其市場價值而言,玉器、字畫、瓷器、雕刻品等目前都在收藏中得到推廣。但就其歷史價值而言,粗大的古磚也是歷史的見證,其收藏意義不可估量。也有壹些收藏家表示,他們正在考慮將古磚納入他們的收藏之壹。雖然沒有經濟效益,但對當地文化的保護會起到很大的作用,會覺得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