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已經戰了1和800裏,秦川的懶漢還在唱歌。(秦川壹般指陜西北部的關中平原和秦嶺山脈,秦腔是中國西北地區的戲劇)
2.八百裏秦川打仗,平日懶惰的人(今天不再懶惰)唱歌給士兵加油。
3,800英裏的秦川到處都是水土流失的灰塵,3000萬懶人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家園,仍然在快樂地歌唱。
4、八百裏的秦川到處都是水土流失的塵土,當地人只能大聲唱歌來表達自己的悲痛和憤怒。
這句話改編自主持人李詠的壹句俗語。他在自己的節目中用這句話取笑陜西人,說陜西的植被破壞嚴重,而陜西人還在唱秦腔取樂。雖然是開玩笑,但在公共節目中說這話確實不合適,引起了很多觀眾和網友的不滿。
秦川,得名於春秋戰國時期,屬於秦國,也就是秦國的平原。晉代董潔元在《朱功調西廂記》中描寫了秦川的美麗春色,其中有“芳草歸姚櫓,八百裏秦川春色早,郊外花木美”。
秦腔是西北地區最古老的劇種之壹,起源於西周和西府(核心區域為陜西省寶雞市岐山(西岐)和鳳翔(永城))。成熟於秦朝。它已被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