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諸葛亮《三國誌》的翻譯

諸葛亮《三國誌》的翻譯

自《三國誌》卷三十五,舒舒五,諸葛亮傳第五。

《魏略》說:劉備駐樊城。當時曹公(曹操)剛剛平定河北(袁紹),諸葛亮(暗)知道荊州是第二個要攻打的地方,但劉表性格溫和,不熟悉軍事。諸葛亮(當時)朝北看劉備,因為和梁沒有舊情,又因為他比較年輕,受到的接待就像普通門童壹樣。在軍中升官後,其他客人都走了,除了諸葛亮,劉備沒有問他(梁)想說什麽。劉備喜歡打結(用鳥毛和動物毛做成的飾品)。當時正好有人給劉備剪了牛尾,劉備自己打了結。諸葛亮勸道:“壹個開明的將軍應該有遠大的誌向,但是他能做什麽呢?”劉備(當時)知道諸葛亮不是壹般人,就扔下棺材回答說:“我能跟妳說什麽呢?我只是無聊的時候用來消磨時間。”諸葛亮於是獻言:“將軍認為劉震南(劉表)和曹操誰更厲害?”貝答:“(劉表)不如。”諸葛亮又道:“將軍本人在哪裏?”他說:“我不如曹公。”諸葛亮說:“就算是現在,將軍的軍隊也只有幾千人。難道就沒有辦法用這個來等敵人嗎?”劉備說:“我也為此苦惱。我該怎麽辦?”諸葛亮說:“現在荊州不是人口少,而是戶籍少,普通戶又有非常苛刻的賦稅,所以民不聊生;妳可以告訴劉表,讓國內未登記的戶口自己登記,這樣國內人口就老多了(老到可以招兵抗曹兵了)。“劉備聽了諸葛亮的計策,所以軍隊強大了很多。劉備由此知道了諸葛亮的高明策略,於是以上述客人的禮遇對待諸葛亮。

以上是我自己的翻譯,學習中難免出錯。希望各位專家指正。

如果樓主想探究三觀草堂的真實性,不是單從三國史實出發,就是羅貫中小說是杜撰的,其他文獻記載,如易教授所說,另當別論,希望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