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壹直以為《大學》作為儒家四大經典之壹,博大精深,非壹般人所能理解,所以壹直沒有染指。如果不是這次在語文書上偶然發現《大學》,我也不會在短時間內讀到它。但是學了《大學》之後,還是有些膚淺的感受。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大學》中的精髓和核心理念。所謂平天下是治其國,治其國是在自己家,家只是修其身。這四個方面是壹個個遞進的,修身首先要定心,定心首先要誠意,誠意需要取經,取經是“修、和、治、和”的基礎。對於我們中學生來說,“修、統、治、平”的範圍是比較大的。現在,我們不用再去想怎麽治國,怎麽讓壹家人在壹起,怎麽打平天下。我們要考慮的是如何真誠,如何正直,如何修身。從這個角度看,大學仍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所謂對事物的認識,在字典裏是這樣解釋的:對事物的原理和規律進行推斷和總結,成為理性認識。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實踐獲得真知。陸遊有句詩:“紙上得來的東西太淺,永遠不知道要做。”它還強調了通過實踐獲得真知的重要性。學東西放在大學裏也有它的意義。我理解為通過實踐活動獲得真理,在獲得真理後用真理來真誠。誠而後正,正而後修身。的確,只有真誠的心靈才能做出正確的態度,正確的態度才能培養自己的修養,修養才能達到壹定的境界和狀態。
《大學》中可以借鑒的除了修養,還有真誠中的“慎獨”。所謂“謹慎獨立”,就是壹個人獨處的時候,更要註意自己的品行。君子的表現在別人的前任之後都壹樣,小人的表現往往是別人之前壹套,別人之後壹套。《大學》說:“小人活得無所事事,什麽都知道,這不好。遇到君子,就反感。人把自己當成自己的肺和肝。”那非常合理。心誠才能表現正確,心誠才能外在。
雖然《大學》裏面有很多道理,看起來很深奧,但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很實用。我們不壹定能做到盡善盡美,但我們可以以此為標準,規範自己的行為,努力讓自己身體健康。也許我們現在還不能治國平天下,但是大學在完善我們的行為上起著重要的作用。
讀《大學》有感於範
國學是中華文化五千年積澱的靈魂。歷史悠久,翻開書,打開“大學”之門,收獲頗豐。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儒家主張內修外治。從古至今,很多學者壹直秉承著“窮則兼濟天下”、“時則濟世”的思想抱負。“大學”潛移默化地塑造了國人的思想,追求更完美的人格心理。它把人生的歷程鋪在臺階上,然後鼓勵我們去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標。聯系到大學生活,我們跟著高中的尾巴走向大學。對於大學生活,我們充滿了未知,迷茫,希望,雄心,膽怯,五味雜陳,但更重要的是,在大學裏要提倡內修外治。內在修養——努力鞏固文化知識,豐富精神世界;外部治理——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對社會現象有壹些思考和感受,對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有壹種責任感和擔當。明德、親民、精益求精,都警示我們整體由部分組成的哲學規律。在利己主義盛行的時候,大學生應該時刻憂國憂民,勇於承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歷史使命,接觸人民疾苦,體味人生,而不是僅僅躲在象牙塔裏尋求安慰。
知道自己的德行,知道該停什麽。
在儒家體系中,“明德”是其核心,儒家講究“德育”。在浮躁的社會,我們真的需要明德的茶來擊退內心的焦慮。面對眾多的誘惑,我們需要守住內心的道德底線,絕不讓別人雷他半步,那就是加強道德自我提升,弘揚善根,摒棄誘惑。知道什麽該停下來就像是我們今天浮誇的社會氛圍的鎮靜劑。當我們停下來的時候,我們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當今社會,誘惑很多,機會供求失衡,人很迷茫,對自己的定位毫無概念,成為精神上的流浪者。大學生活豐富多彩,充滿誘惑,我們要明智,堅守內心的道德底線,對誘惑堅決伸出拒絕之手。面對中國的高等教育,老壹輩人常常是低著頭嘆氣。人生就像風平浪靜的大海,有壹艘船在暴風雨後從容回港。我們當代大學生要找準自己的定位,明確自己的目標和理想,鑄造心靈的燈塔,保護自己不迷失自我,隨波逐流,成為沈睡在海底的殘骸。
如果妳是新的,妳就會是新的,妳就會是新的。
“改革創新”這個詞在中國的歷史命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延伸到個人,就是精神洗禮,道德修養,思想改造。即精神道德和思想需要隨著時代的步伐而創新。*這場黑暗的災難已經沈澱在歷史中,但其血淋淋的森林的教訓卻值得我們深思和吸取。改革創新是國家命運的舵手,是個人人生的財富。作為當代有誌青年,不要墨守成規,甘當井底之蛙。我們要胸懷大誌遠行,開闊視野,時時創新,勇於做創新頂端的引領潮流者。引用壹個偉人的話,腳踏實地,仰望星空。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珍惜——“最簡單的生活,最遠的夢想,哪怕明天天寒地凍,路漫漫其修遠兮。”國學是壹個民族文化的積澱,是壹個國家的歷史瑰寶。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根,而不是做壹棵無根之樹,隨風而落。
讀範文三《大學》有感
《大學》原是《禮記》中的壹篇文章,成書於春秋末期、戰國時期,寫於秦統壹全國後不久。它是中國儒家經典的壹個組成部分,指的是關於政治和哲學的深刻而廣泛的知識。《大學》根據孔孟的“仁政”思想,闡述了新生的地主階級“治國平天下”的理論。本文提出了三個基本原則(三個方案)和八個方法步驟(八個順序)。“三綱”是“顯德”、“立人”、“止於至善”。《大學》認為人天生就有高貴的“明德”。入世後,“明德”被遮蔽,需要通過“大學之道”的教育,重新弘揚明德,達到道德完善的境界。具體來說,就是要做到“八個目標”:“紀”、“知”、“誠”、“誠”、“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大目標中,“修身”是根本,也是關鍵。前四個目標是“修身”的方法;後四眼是“修身”的目的。
書中我最認同的壹句話是“物而後知,知而後誠,誠而後正,心而後修,身而後修,家而後治國,國而後治天下。”大意是:通過探索和了解真理,豐富知識和誠實處理事情,對待事情的態度就會客觀,人們的思想就會正確,他們的行為就會良好,家庭就會得到凈化,國家就會得到良好的治理,世界就會和平。如果我們都這樣做,那就太好了,世界可以和平,這是世界人民的共同願望。我們在書中都應該做到的是:“孝子親者,生而敬之,養而樂之,病而憂之,喪而衰之,祭而嚴之”。大意是:孝順父母的時候,要尊重父母,讓父母開心。當父母生病時,我們應該表現出焦慮。他們死後,我們應該很難過。當我們崇拜父母的時候,我們應該是嚴肅的。這就是孝順。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這兩句話,那麽每個人都有豐富的知識,高尚的品格和正確的態度,那麽家庭就會繁榮,國家就會強大,國家就會非常友好,世界就會和平。多美好啊!我希望我們的明天會更好!
“大學之道,是明德,親民,止於至善。”這是古典詩詞《大學》第壹章中的句子。意思是“大學”的原則是使人的美德彰顯,使世間的人變舊更新,使人達到理想的境界。讀書自然不是為了治國或者從政,說親民可能太過了。古代的大學指的是君子之學,做君子。至於人,恐怕人或者學生早就忘記了什麽是仁。當然,我承認我從來沒有認真考慮過仁是什麽意思。讀完《大學》這本書,我並沒有從中學到多少哲學,而是學到了壹種與世界打交道的心態。親民、至善——大學之道強調的不僅僅是人的道德實踐,更是個人道德修養在社會政治實踐中的運用,是壹個推己及人的過程。親民,說到底就是把自己的道德修養運用到天下百姓身上,讓他們體會到自己心中的清正廉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創建和諧社會,以達到大學之道所謂的“止於至善”。
《大學》概括了人壹生實現遠大理想抱負的模式,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謂修身,在於正心”,意思是說,提高壹個人的道德修養,關鍵是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想)。“所謂養家人之人”,就是說,要治好家人的病,關鍵是先把自己的品德培養好。“所謂治國,必先齊家”,意思是治國的關鍵是先治家。所謂“以治國平天下”,就是要讓天下太平,必先治國。所以,把“修身”放在第壹位,是人生第壹大學問。“修身”就是我們所說的“做人”。壹個人只有先學會做人,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才有能力治理好壹個國家,才能天下太平,人民安居樂業。如果壹個人不學會做人,連自己的事情和家裏的事都管不好,那麽他就沒有資格做官治國,否則就會對他人和社會造成傷害。所以,如果壹個人不懂得如何做人,無論他受過怎樣的良好教育,擁有億萬的財富,他的壹生最終都是失敗的壹生。古人雲:“官質即人品,先做官。”。另壹方面,懂得做人,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人,永遠會被銘記和學習。所以古人說:“智慧是美德的資本;美德是天賦的老師。”
“大學”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做人要以身作則,為人處事要冷靜。“大學”的目的是弘揚光明磊落的品德,使人棄舊立新,使人達到最圓滿的境界。上至國家元首下至老百姓,每個人都要以修身為本。如果這壹點被擾亂,家庭、家族、國家、世界都不可能治理好。我們應該分清工作的輕重緩急,否則本末倒置就不好了...
《壹所大學》短短2000字,深刻闡述了人生社會的大學問題和學習的境界。學習不在於某壹項具體的技術,不拘泥於世俗瑣事。學習在於明辨世間是非,在於推動社會進步,為全世界人民樹立榜樣。“君子動而天下為天下之道,天下為天下之道,天下為天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