彜語音節文字
中國彜族使用的壹種單音節表意語言。從形體上看,它非常接近漢字。實際上,它不是由漢字轉化而來的,但可能是模仿漢字創造的。比如彜語有象形字和參考字。(圖1)像“頭”,像碗裏的米(氣),字裏的點表示氣。也有部分突出的象形文字,(臉),突出的鼻子形狀。還有壹個中文單詞,(孵化),意思是鳥在有蛋的巢上孵化幼鳥。古代彜文文獻很多,以手稿為主,刻本很少。古代刻本《太上感應篇》譯本全文22900字,是彜文木刻文本數量最多的壹部著作。過去,國內外學者認為石刻上的銘文最早見於明代,如雲南省楚雄自治州祿勸縣“刻石崖”刻於明嘉靖十二年(1533)。今貴州大方縣安氏土司彜漢兩種文字的《千歲曈》碑文,刻於嘉靖丙午年(1546)。近年來,在貴州省大方縣發現明成化二十壹年(1485)銅鐘(圖2)。鐘面上鑄有彜文和漢字,比上面的石刻早了60多年。這是現存最早的彜文文獻。大方縣水西大渡河石橋建於明萬歷二十年(1592),橋上刻有彜漢兩種文字的碑文(見彩圖)。彜語記錄了水西土司安代的歷史,共有65,438+0,922字。它是現存最大的彜語石刻,也是研究彜族社會歷史、風俗習慣的珍貴資料。從文字的發展規律來看,彜文的數量較少,因此大量借用彜文經典來表達其含義。彜語有六種方言,各地方言差異較大,借詞也因地而異,這也是彜語典籍難懂的原因之壹。為使彜語更好地服務於各方言區,四川涼山彜族制定了以喜德音為標準音、以生紮話為基礎方言的《四川彜語標準化方案》,* * *確定了865,438+09個標準化彜語文字,從65,438+0975個開始在四川彜族地區推廣使用,並為拉丁字母設計了《彜語拼音方案》,方便語音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