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後如何閱讀
閱讀是通往智慧的金鑰匙。古人雲,“開卷有益”。“蜀山有勤奮之路,學海無涯。”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古今中外,哪個人才不渴望博覽群書?“頭上吊梁,錐刺股”,“角上吊書”,“螢火映雪”,都是古人讀書的例子。現代社會的文明發展越來越離不開閱讀。讀書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啟迪我們的智慧,提高我們的素質;閱讀可以豐富我們的生活,展示我們的個性,提高我們運用知識的能力。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我們應該讀既經典又有趣的書。多讀名著,因為每壹個民族,每壹個時代的精神精華都凝聚在裏面,人類最優秀的創造都聚集在裏面。讀名著就像聽大師的教誨,教會我們熱愛生活,學會做人,教會我們明辨是非,懂得友善。壹篇著名的文章或名著,可以震撼我們的情感,凈化我們的心靈,甚至影響我們在生活、學習、事業中的壹生。俄國革命領袖列寧對書籍的選擇非常嚴格。他總是試圖找到並閱讀那些有價值的書。而且讀的時候很認真。那些無聊的書在列寧的房間裏都找不到。每個學生都有壹本《接近母語》。這套書有12本。打開後會發現,這套書不僅以主題為單位,還精選了許多中外美國文學和名著的節選,每卷末尾還提供了許多閱讀書目。有條件的同學可以參考這些書目,建議爸爸媽媽去新華書店購買。這些是很好的課外讀物。另外,我們也可以根據所學的課文,有目的地閱讀課外書。比如想學習盧溝橋的課文,可以看壹些關於抗日戰爭的書籍,了解九壹八事變前後的背景。有些課文是從名著中摘錄的。學完課文後,我們可以閱讀原著。如果我們吸取了“林沖棒打洪”的教訓,我們就可以讀讀《水滸傳》;學完“三借芭蕉扇”這壹課,就可以讀西遊記等等。通過閱讀與課文相關的課外書,我們可以帶著豐富的知識儲備進入課堂,不僅知道課本知識,還能知道為什麽,從而加深對課文知識的理解。在看課外書的時候,我也想提醒我們同學兩點。壹:不要只把它當成文件。當然,把它看成壹個文檔,有利於提高寫作水平。但是,寫作水平的提高不是壹蹴而就的。只是看幾本作文書,甚至搭配和課本上作文題目壹樣的作文,比如《通識課程》、《作文全集》,把課外閱讀變成了純粹的“寫作閱讀”,並不能提高寫作水平。魯迅先生說,讀書如蜜蜂采蜜。妳不能只摘壹朵花。妳必須采許多花來釀蜜。所以,我們不能只看壹本課外書,要廣泛閱讀更多有用的書,才能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第二,不要迷上漫畫和動漫書。如機器貓、蠟筆小新、陀螺戰士、哆啦a夢等。看這些書只是純粹的消遣,因為這些書雖然生動有趣,但內容淺薄,不利於提高我們同學的精神素養,反而會養成浮躁的心理,對我們同學意義不大,切不可著迷。總之,學生讀課外書要有選擇,讀好書。對於重要的文章和書籍,要認真反復閱讀,逐字逐句鉆研,吃透重要的句子和章節所表達的思想內容。這是精讀。在精讀中,妳應該學會做閱讀筆記。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文筆,“無筆墨,不讀書。”讀書筆記有四種:1,提取優美詞句。把文章中漂亮的文字和精致的句子抄在自己的筆記本(或卡片)上,比如同學做的“蜜書”,就屬於這種讀書筆記。經常打開看看。最好把這些美好的詞語和句子記在腦子裏。積累越多越好。這樣以後說話和寫作就不會有文字方面的顧慮了。感興趣的同學還可以在單詞和句子旁邊做裝飾,真的很賞心悅目。出示徐飄的《采蜜書》進行演示。2.寫筆記。是在閱讀時在文中重要的地方劃線,標上“★”,還是標上“?”有疑問的地方。。也可以在文章空白處做壹些評論和筆記,寫下自己的閱讀體會。這種讀書筆記很簡單,但是妳讀的書必須是妳自己的。如果是借來的書,就不能亂塗亂畫。哪怕是自己的書,寫批註的時候也要多想想:妳的觀點對嗎?如何在動筆前寫出簡潔的句子?3.寫提綱筆記。就是把妳讀過的書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內容要點、寫作方法用提綱的方式寫出來。4、寫筆記,即看完就寫。就是把妳的閱讀經歷、體驗、感受寫出來。高年級學生應該多練習寫這樣的筆記。剛才講的四個讀書筆記,都是精讀法。比如接近母語閱讀,推薦書籍的時候,可以用精讀。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書卻是浩如煙海的,沒有人能讀完所有的書,更不用說精讀每壹本書,每壹篇文章了。為了獲得更多的知識和信息,我們必須閱讀大量的書籍,所以我們必須學會廣泛閱讀。如果我們面對的書很多,可以先看看每本書的目錄,這樣可以對書有個大概的了解。然後再決定要不要看這本書。那麽,如何大致看完壹本書呢?我們可以壹段壹段地讀,或者壹頁壹頁地讀,不需要壹個壹個地探究每個單詞、詞或句子的意思。俗話說“速讀壹目了然”,指的就是這種速讀方法。為了提高閱讀速度,泛讀通常采用默讀。當然,泛讀還沒完。每次泛讀後,也要回憶壹下自己讀過的內容,最好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書中的內容。比如我們讀《紅樓夢》《三國演義》之類的書,瀏覽《中國青年報》之類的報刊雜誌,都可以采用泛讀的方式。另外,我想提醒同學們,閱讀課外書要註意幾點:第壹,要註意精讀和泛讀的結合。第二,看課外書的時候,要經常用參考書。遇到不認識的單詞,可以馬上查字典,用拼音標註,了解意思。第三,堅持閱讀課外書,制定可行的閱讀計劃。每天讀壹定量的書,持之以恒,壹定會有收獲。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下面是壹個魯迅嚼辣椒驅寒的故事:魯迅先生小時候讀書很用功。少年時就讀江南水師學堂,第壹學期成績優異。學校授予他壹枚金質獎章。他馬上把它拿到南京鼓樓的大街上賣了。然後他買了壹些書和壹串紅辣椒。每當晚上看書又冷又困的時候,他就摘壹個辣椒放在嘴裏嚼,弄得額頭冒汗。魯迅就是用這種方法驅寒堅持讀書的。經過努力學習,他終於成為了中國著名的作家。冰心奶奶曾經說過,好好讀書,好好讀書,好好讀書!同學們,拿起壹本心愛的好書,盡情地讀吧,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