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海底地形的具體分類

海底地形的具體分類

整個海底可分為三個基本地形單元:大陸邊緣、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海洋盆地壹詞有兩層含義:廣義上是指除大陸架和大陸坡以外的整個海洋;狹義地說,它是指大洋中脊和大陸邊緣之間的深海海底。這裏使用的是後壹種意思。三大地形單元可進壹步細分為壹些次級海底地形單元。

大陸邊緣

它是大陸和海底之間的壹個廣闊的過渡地帶。它約占海洋總面積的22%,大陸邊緣通常分為大西洋被動大陸邊緣的演變。

A型大陸邊緣(又稱被動大陸邊緣)和太平洋大陸邊緣(又稱主動大陸邊緣)。前者由三個單元組成:大陸架、大陸坡和大陸隆起。地形寬闊平緩,在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極洲的大部分周邊地區都有分布。後者大陸架狹窄,大陸坡陡峭,大陸隆起不發育,但被海溝取代,可分為海溝-島弧-邊緣盆地系列和海溝靠近大陸邊緣的安第斯大陸邊緣兩種類型,主要分布在太平洋邊緣,也見於印度洋東北邊緣。大陸架是壹個靠近海岸的淺海區域,向海洋平緩傾斜。大陸架外緣水深多為100 ~ 200米,此處坡度變化明顯,向下延伸為陡峭的大陸坡。大陸坡下降或過渡到大陸隆起(在大西洋大陸邊緣),或急劇下降到深溝(在太平洋大陸邊緣)。

洋盆

位於大洋中脊和大陸邊緣之間,壹側與大洋中脊緩坡相連,另壹側與大陸隆起(大西洋大陸邊緣深海平原)相連

邊緣)或海溝(太平洋大陸邊緣)相鄰。它約占海洋總面積的45%。海盆被洋脊等正常地形分割,形成若幹略呈等軸狀、水深約4000 ~ 5000米的海底凹陷,稱為海盆。寬度大、坡度緩的長海底凹陷稱為海槽。盆地底部發育深海平原和深海丘陵。

大洋中脊

地球上最長、最寬的全球海洋中層系統占海洋總面積的33%。在太平洋,山系位於東部,起伏程度小於大洋中脊。

中西部海脊被稱為東太平洋海山。大西洋中脊呈S形,與兩岸的等高線平行(圖2)。印度洋中的海脊分為三個分支,呈之字形。三大洋中脊的南端在南半球相互連接,北端分別通過淺海或海灣潛入大陸。大洋中脊的軸線高出兩側海洋盆地底部約1 ~ 3公裏,脊頂深度壹般為2 ~ 3公裏,有的甚至露出海面,如冰島。中脊被壹系列垂直或略微傾斜於山系走向的大斷層交錯。斷裂帶沿線有狹長的海溝、海嶺和崖壁,斷裂帶兩側的海底被分割成深淺不壹的臺階。大洋中脊分為脊頂區和脊翼區。脊頂區域由幾排幾乎平行的脊和谷交替組成。山脊頂部是壹個新的海洋地殼,上面的沈積物非常薄或缺失,地形非常崎嶇。沿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中脊軸線,壹般有深約1 ~ 3公裏的裂谷夾在兩側裂谷之間。到了脊翼區,隨著洋殼的年齡和沈積層的增厚,脊與谷之間的高度差逐漸減小,壹些谷可以被沈積物以階梯狀填充,遠離脊頂的翼可以有更平滑的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