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的布置作業?
如何布置作業能有效地實施多年的新課改和素質教育,學生的課業負擔也逐漸減輕。特別是今年省教育廳加大了對各地辦學行為的監督檢查力度,出臺了《山東省普通中小學管理基本標準》。規定學生書面作業要總量控制。小學壹二年級沒有書面作業,除了語文和數學,其他年級都沒有書面作業。語文和數學的書面作業每天不超過1小時...提倡布置探索性、實踐性作業。但是學生放學早,那他們放學回家做什麽呢?據我觀察,主要有兩種情況:壹種是匆匆寫完作業,然後沒完沒了地看動畫片;另壹種是匆匆寫完作業,然後玩“瘋狂”到天黑。家庭作業基本上是壹個老傳統,所以老師應該只是根據腳本給學生。這種傳統的作業方式是:學生回去做在本子上,然後老師組織檢查,發回給學生。學生匆匆忙忙完成作業,而不是匆匆忙忙完成任務,因為這種作業缺乏心理愉悅。我當了這麽多年老師,布置了這麽多年作業。自然,我很有經驗。看動畫片當然是小學生的興趣所在,遊戲也是。但是有些動畫,不知道孩子看了之後會有什麽收獲,比如孩子最喜歡的“奧特曼”系列,他們學到了什麽知識?是暴力嗎?還是說妳相信魔獸真的存在於我們的世界,並且在不斷進化?這個遊戲有點“瘋狂”和危險。那麽,我們該怎麽做才能讓孩子回家呢?我覺得孩子的作業、遊戲、看電視還是“三件大事”。只有老師和家長來引導和管理他們。第壹,遊戲要有目的。遊戲失去了興趣就沒有意義了,所以遊戲的選擇還是學生感興趣的。但只要學生感興趣,就不能是濫選。遊戲要有目的性,要對身體和智力有益。所以,教師要以此為目的組織遊戲,在課間活動時組織學生玩這些遊戲,熟悉遊戲,激發興趣。有許多有益於運動的遊戲,如跳繩、跳青蛙和推小車...還有很多益智遊戲,比如:數到二十四,每個夥伴出兩張牌。看誰能先通過加減乘除算出二十四,然後贏兩張牌,直到最後。還可以玩壹些電腦遊戲,比如主題公園,主題醫院,大富翁,還有壹些益智類的flash遊戲,比如記憶猜猜,走出迷宮,開壹家貓咪寵物店,精靈玩具修理店……但是不允許學生玩網遊。有些遊戲也可以和作業融為壹體,比如用廢舊材料做玩具,既是益智遊戲,也是操作作業。玩變速自行車不僅是健身益智遊戲,也是壹項探究作業。第二,電視節目要有選擇性。不是所有的電視節目都適合小學生看,包括動畫片。現在有些漫畫太成人化了。所以老師和家長要幫助選擇壹些適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電視節目,最好是知識性比較強的,比如動物世界、人與自然、探索與發現、科技之光、藍貓的調皮三千問……高年級學生甚至可以看新聞聯播等節目。還可以看壹些適合小學生看的娛樂節目,比如:湯姆和傑瑞,《奧運前鋒》等。但無論是知識性的還是娛樂性的,我覺得看久了都不合適。第壹,容易造成眼睛疲勞,對孩子成長不利。第二,看電視是壹個被動的接受過程,不利於學生獨立深入的思考。最好給學生留至少壹個小時睡覺前閱讀。還有,看完電視,最好讓他們寫點東西,但不要提太多要求讓他們覺得有負擔。小學階段養成良好的習慣更重要。第三,作業要多樣多變。我覺得學生的作業形式是多樣的,每壹個作業都應該有所變化,並且根據作業形式的不同,沒有必要要求統壹和所謂的按時完成。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培養學生能力的需要和各學科知識的綜合應用,我認為學生的作業可以分為七類:書面常規作業、操作性實踐作業、探究性實踐作業、調查性實踐作業、閱讀、作業和家務。1,書面常規作業《山東省普通中小學管理基本標準》規定小學壹二年級沒有書面作業,所以這是針對中高年級的語文和數學科目。因為書面作業有復習鞏固已學內容,預習已學內容提出問題的作用,所以還是要適當安排壹些。但要控制書面作業的總量,註意梯度。最好用活頁作業,既有基礎又有應用,還可以拓展!2.操作性實踐作業美國教育家彼德·克萊恩說:“學習的三要素是聯系、綜合分析和實踐參與。”數學實踐作業正好符合以上要素。它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身心特點,將生活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用數學的視角看待生活問題,用數字化的知識解決生活問題。這不僅是學生認知能力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的必由之路。操作性實踐作業和下面要討論的探究性實踐作業、調查性實踐作業,不需要每天安排或同時安排,可以交替安排。它的內容不必對每個學生都壹樣,但應該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條件有所選擇。作業的完成時間不必壹致。最好能體現各學科知識的綜合應用。當然,必須指出的是,以上三種作業並不是孤立的,也不能完全割裂開來。學生在實際研究中需要探索、調查和操作,三者往往結合起來交替使用。因此,小學數學實踐作業的核心在於試圖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實踐,逐步學會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技能。操作練習作業也是最容易和學生遊戲結合的。3.開發學生創新潛能的壹個很重要的途徑就是鼓勵學生參與實踐,讓他們帶著問題自主探索。蘇霍姆林斯基說:“人的內心深處有壹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覺得自己是壹個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這種需要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裏尤為強烈。”針對學生的心理,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後通過自己的實踐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再引導學生記錄自己探索的過程。這樣既能解決實際問題,又能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於創新意識的形成。4.調查性實踐作業所謂調查性作業,主要是指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用數學的觀點分析調查所得的數據,從而進壹步了解我們周圍的世界,提出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建議或作業。教師可以從現實生活中挖掘能引發學生調查實踐的材料,營造自由輕松的氛圍,引導學生提出新觀點、新方法、新方案,並把這些調查實踐的東西寫下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從老家太倉到上海親戚家,對比大巴和自己開車,哪個省錢;5.泛讀知識的獲得離不開泛讀積累。古人雲:“讀書如破萬卷,寫字如有神。”(壹)、課外閱讀內容1。閱讀各種作品。在課外閱讀中,學生不僅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還涉獵天文、歷史、經濟、地理,為以後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和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2.看了很多人的作品。“只看壹個人的書不好,所以不會得到很多好處。”(魯迅)3。閱讀各種流派的作品。要引導學生閱讀優秀的記敘文、詩歌、散文、科普小品、小說、傳記、遊記,推薦給學生。(2)課外閱讀方式多樣化,1。主題閱讀。從眾心理強的小學生有必要讓課外閱讀成為壹種集體行為。比如,在學習完《長征與草原夜行》後,組織開展“走近毛澤東”主題閱讀月活動,向學生介紹有關毛澤東傳記、詩詞、傳說的優秀作品,舉辦“毛澤東詩詞讀書會”、“毛澤東故事講座會”,讓學生穿越時空,真正走近偉人,了解偉人,向偉人學習。。2.親子閱讀。在中低年級開展親子閱讀對小學生養成課外閱讀習慣非常重要。親子閱讀需要家長的大力配合,尤其是學校做大量細致的工作。因為我們是壹個缺乏讀書習慣的國家,不買書、不讀書、不會讀書的家長比比皆是。學校除了召開家長會進行動員,還需要老師及時提供親子閱讀目錄,甚至具體的閱讀內容。建立家校聯系卡,及時評估。3.休閑閱讀。主題閱讀和親子閱讀是任務型閱讀,休閑閱讀是壹種放松狀態下的自由閱讀方式。在閑暇閱讀活動中,學生可以參考老師和同學推薦的書籍,也可以選擇自己的閱讀內容和方法。(三)、課外閱讀方式多樣1。精讀和略讀。想快速查找資料,獲取信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略讀,這是最常用但不是唯壹的課外閱讀方式。有時候遇到需要琢磨和琢磨的細微之處,也需要精讀。2.讀、寫、批準、劃掉和記下。課外閱讀是很個性化的,選擇什麽樣的方法不僅取決於人的習慣,還取決於閱讀內容和目的取向。有的課外閱讀僅限於閱讀,有的需要寫讀書筆記並填寫周(月)讀書卡,有的需要批量並在上面畫線,遇到難詞時需要查字典或請教他人後添加註釋。3.閱讀和背誦。在課外閱讀中獲取語言材料是《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尤其是遇到壹些語言優美、內容精彩的句子、段落、文章,需要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進行吟誦甚至背誦。6.作業布置作文作業是學生最頭疼的事情。所以這類作業最好只做壹般要求,不做具體要求。即只要有必要,以免給學生帶來心理負擔。作業作業可以和上面的作業融為壹體,比如:遊戲的收獲,看電視後的感受,調查的過程、結果和收獲等。有時候可以寫寫偶爾得到的東西,壹個字就可以了。我們只求質量,不求數量,不求每天,不求字數。每學期最好開展幾次經典語句評改活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7.家務勞動作為壹種多功能的教育手段,是促進兒童全面發展和培養其創造能力的條件。也是小學生德、體、智、美全面發展,學習勞動技能的條件。小學生參與家務勞動的重要性如下:(1)勞動有利於學生發展思維,啟迪智慧,體現在技能的形成上,能使小學生健康全面發展。(2)小學生只有直接參加勞動,才能學會勞動。學生越早參加勞動,對他進行勞動教育就越有效。(3)孩子天生就有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如果他們從小就不習慣做必要的有益的家務,這種心理傾向就不會得到應有的發展。如果在小學階段不讓學生參與家務勞動,他們就會錯過機會。增加了成年後成為壹個有技能、勤奮、創新的勞動者的難度。(4)家務勞動可以幫助孩子克服困難,獲得成功,受到表揚,以責任感引起快感,工作後的快感會讓孩子更加熱愛工作。(5)小學生參加必要的家務勞動,能切身體會到勞動是生活的必需品,是對家庭的義務。家長委托孩子澆花、洗手帕、鞋子、襪子、衣服、收拾玩具、擦桌椅等。,有利於培養小學生關心他人、同情心、義務感等高尚道德情感,形成有序的生活習慣。(6)小學生和家長* * *壹起工作,互相配合,完成分配給他們的任務,有利於培養小學生與人合作的精神,培養他們參加集體勞動的心理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