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典故來源介紹。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典故來源介紹。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壹句著名的諺語,大家肯定耳熟能詳,但妳知道這句話的典故和出處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後漢班超傳,意思是除非把自己置於險境,否則很難成功。班超是東漢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和外交家。在位31年間,收復西域50余國,威震遠場,成為東漢末年的頂梁柱之壹。下面就為大家仔細介紹壹下這句諺語的典故吧。有興趣的話,來看看吧。

妳知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個成語出自誰,出自什麽?

東漢時期,班超出使西域,與西漢張騫壹樣,再次開啟了中國的西行之路。而且他鎮守西域三十余年,使得西域各國都臣服於漢朝。班超的這些成就不僅使他名垂青史,而且被後人廣為稱道。回顧班超出使西域的歷史,不僅可以了解班超對西域的貢獻,還可以從中得到壹個啟示:弱國沒有外交,也就不可能有外交關系。

班超,本名仲生,東漢扶風安陵(今陜西省鹹陽市東)人。他的父親班彪,哥哥班固,妹妹班昭,也都是歷史上的名人。因為《漢書》是以班固的署名寫的,而實際上是班彪、班固、班昭和同鄉馬旭寫的。班超和他的哥哥班固曾經是蘭臺史(蘭臺史有六位,都是俸祿最好的官職,掌管書籍、奏章和各種文書)。受他人牽連,被解除職務。

漢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班超以司馬為代理人,在校尉竇固出征匈奴時,率軍直攻伊吾(新疆東北)。在激烈的普雷海(匈奴海的名字)戰役中,他殺了很多匈奴人,取得了戰鬥的勝利。竇固認為班超能力超群,於是上朝。朝廷派班超和官員郭堯壹起出使西域。

班超剛到鄯善國(新疆若羌附近)時,鄯善王出於禮遇接待了班超壹行,後來突然疏遠冷落。班超看出了蹊蹺,對隨從說:“妳們是不是覺得鄯善王的儀態差很多?這是在故意疏遠我們。”武官道:“胡人禮儀無規矩,待人接物也不長。忽冷忽熱沒什麽奇怪的。”班超道:“不!壹定是北匈奴的使者。王珊珊在猶豫,不知道該跟誰。聰明人應該看到事物萌芽前的狀態,何況是現在這種明顯的情況。”於是,班超叫來伺候漢使的胡人侍者,連唬帶騙地說:“匈奴使臣來了幾天了。他們現在住在哪裏?”胡人真是嚇壞了,慌慌張張地說:“我來了三天,住在離這裏三十裏的地方。”班超把這些胡人侍應生都關了起來。後來,所有的36名隨行官員被聚集在壹起喝酒。酒正喝得酣暢,班超站起來說:“妳我遠離故土,深入境界。現在北匈奴使者才來幾天,鄯善王就開始百般冷落我們。如果鄯善王抓了我們,把我們交給匈奴人,我們的骨頭會永遠留在這裏,被狼吃掉。妳說呢?”隨行官員皆曰:“今危在旦夕,生死聽司馬之命。”班超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個成語流傳到後世)。現在的辦法是只靠夜火進攻匈奴。這樣,如果他們不知道我們來了多少人,他們就會驚恐萬狀,我們就可以趁亂把他們全部消滅。滅匈奴,鄯善王必被旅遊陷阱所敗,我們可建功勛。”隨從說:“這件事也要和郭瑤商量。”班超很生氣地說:“好壞就看今天了。郭是壹名公務員。他聽到這個會害怕的。如果這個計劃泄露出去,他就算死也不會出名。這不是強人所為。”大家異口同聲地說“好!”然後按照班超的計謀。

守望之初,班超帶領眾官到匈奴軍營。天遂人願,當晚刮起了大風。班超命令十個人拿著鼓,躲在匈奴大營後面。他們同意說:“看到火了,馬上敲鼓,大聲喊。”其余的人帶著武器和弩,埋伏在營門的兩邊。班超順風點火,火乘風。當時火光沖天,營房前後都在打鼓。匈奴人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都慌了。班超親自殺了三個匈奴人,官兵殺了三十多個匈奴使者和隨從,燒死了壹百人左右。第二天回來,班超把這件事告訴了郭瑤。郭嚇了壹跳,臉色變了顏色。班超知道他的意思。他害怕承擔責任,想分擔工作。班超壹下子就把手壹攤,說:“雖然沒有參與這次行動,但還是立了功,班超不會獨占功勞的。”郭瑤高興了。

班超召見鄯善王。“超過他就叫鄯善的王光,以示舉國震驚。”(見《後漢書·班超傳》和《資治通鑒》。漢朝三十七年)。趙這個詞的意思是稱呼王姍姍,不是邀請他,不是拜訪他。鄯善王來了之後,班超給他看了匈奴使者的人頭,震驚全國。班超趁機向他們宣告漢朝的韋德,叫他們不要再和北匈奴來往。鄯善王向班超磕頭說:“我願意回漢,所以絕不會有二心。”並把自己的兒子送給班超作為漢朝的人質。班超回來向竇固報告,竇固大為高興。他立即向朝廷報告班超的貢獻,請求朝廷更換出使西域的使節。漢明帝接到報紙後說:“班超這樣的官員為什麽不送?妳需要另壹個替代品嗎?現在,我要提拔班超為軍司馬,讓他繼續以前的工作。”

班超被重新任命為出使西域的軍事統帥。這次出使的地方是於闐(位於塔裏木盆地南緣,包括和田、墨玉、於田等縣市)。車峰隊長竇固希望增加班超的隨行兵力,而班超只願意帶走原來的36名隨從。他說:“於闐不僅大,而且遠。如果妳帶領幾百人,對增加妳的力量並沒有好處。以防不測,此時西域南道上的於闐王國正處於繁榮時期,國家也有匈奴派來的使節把守。班超來到於闐後,廣德王對中國大使很客氣,根本不把班超壹行當回事。該國民間習俗信奉巫術,巫師說:“現在諸神發怒了。天神說,妳為什麽要投資漢朝?漢朝的使者是來自黑嘴的黃馬,妳趕快帶過來祭祀我吧。”於是,廣德王從國內派出私人特使,向中國使節索要馬匹。班超早已暗中知道了這件事,所以他答應私下來,但提出要請壹個巫師來取馬。很快,這個魯莽的巫師真的來了。班超馬上抓住巫師,把他斬首,鞭笞數百下。然後,他把巫師的頭送到廣德,定了他的罪。廣德王知道班超在鄯善殺了匈奴使者,更是心驚肉跳。他立即下令殺死掌管於闐、投降漢朝的匈奴使者。班超賞賜於闐王以下的大臣,安撫他們。所以西域諸王都把自己的兒子送到漢朝當人質,以示臣服。至此,西域與這位偉人中斷了65年的交流得以恢復。

在這兩次外交行動中,班超能夠以驚人的特殊手段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第壹,他憑借東漢初年強大的國力和漢軍對西域的壓倒性影響。第二,他依靠自己高超的審時度勢和應對危機的能力。這恰恰印證了“弱國無外交,以至於弱國不能外交”的道理。

此後,班超壹直活躍在西域。漢永元三年(公元91年),漢朝重新設立西域都護,朝廷封班超為西域都護。永元七年(公元95年),朝廷頒布詔書,表揚班超不僅過了青嶺,還到了縣壹級(顧山名,今新疆塔什庫爾幹西南四百裏)。二十二年前,西域各國全部臣服於漢朝,就連遙遠的外族也能與漢朝和睦相處。為表彰班超對漢朝的傑出貢獻,漢武帝封班超為定遠侯,千戶食邑。

從漢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到漢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班超在西域呆了三十多年,經歷了三個皇帝,卻再也沒有回過故鄉。永元十四年,年邁思鄉的班超上書皇上,希望能活著進入玉門關。他的姐姐班昭也懇切地給皇帝寫了壹封請求信,希望年邁的二哥能在有生之年回到家鄉。漢和帝被感動了,命令班超返回朝鮮。永元十四年八月,班超回到洛陽,拜為校尉。他於9月因病去世。享年71歲。

班超回韓前,在交接都護的繼承人任上時,任上曾問起班超,班超說:“妳的性格比較嚴厲,急躁,我們要註意。水太清就不會有大魚。如果政策過於嚴厲,就很難贏得下層的支持。凡事都要化繁為簡,小錯都要包容。”班超走後,任尚對親信說:“我以為班超壹定有什麽妙計。他今天說的話只是壹句普通的話。”沒有把班超的建議當回事的任尚,很快就失去了邊境的和平,戰爭再次爆發。

由此可見,在同等條件下,用之於人是多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