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和情緒狀態:患者對疾病和健康的認識、精神和情緒狀態、人格類型、感知和識別能力、患者對壓力的反應、對自身現狀的看法和自我形象概念。
生殖系統:性功能狀況及有無變化。女性患者應詢問月經史、分娩史和計劃生育。
環境條件:患者是否感到安全,根據患者年齡和精神狀況分析是否需要床欄等安全防護措施;是否存在交叉感染的環境因素。
感官狀態:視力;是否有視力障礙甚至失明、復視、幻覺。聽力:是否有聽力障礙或耳聾,是否能聽清楚壹般聲音,是否單耳或雙耳有問題,耳鳴,幻聽等。嗅覺:有沒有與眾不同的嗅覺?觸摸的護理評價:各種疼痛、刺激和觸摸的感覺。味道:味道是否完整,最簡單最基本的味道是否存在。
評估方法:
1,系統觀測;也就是說,患者的信息是利用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感官獲得的。觀察是科學工作的基本方法,護患第壹次見面就是觀察的開始。
如患者的外貌、步態、精神狀態、反應等。;在病人住院期間,護理人員的評價和措施實施後的效果評價,都有賴於系統的、持續的、細致的觀察。因此,護士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善於捕捉患者的每壹個細微變化,有選擇地收集與患者健康問題相關的信息。
2.說話;交談是壹種特殊的人際溝通方式,通過與患者或其家屬、朋友交談,可以獲得護理診斷所需的信息。會話可分為正式會話和非正式會話。正式談話是指事先告知患者,有目的、有計劃地談話。
比如入院後詢問病史,就是按照預定的項目和內容收集信息。非正式談話是指護患雙方在日常查房、治療、護理中的談話。此時,患者會感到自然和放松,這可能會被認為是壹種閑聊,但護士可以從這種交談中收集到患者更多的真實信息。應根據患者的不同年齡、職業、文化程度,采用不同的溝通方式。
3.護理體檢:在掌握望、觸、叩、聽、嗅等體檢技能的基礎上,利用這些體檢技能收集與護理相關的生理數據,與病理生理診斷相關的體檢應由醫生完成。
4.查閱記錄:包括患者的病歷、各種護理記錄及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