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壹到十的大寫字母:壹、二、三、四、五、陸、七、八、九和十。
在東亞,大寫金額數字是壹種獨特的數字書寫方式。與數字發音相同的漢字被用來代替數字,以防止數字被篡改。據考證,大寫數字最早是由武則天發明的,後由朱元璋改進。
“元”是人民幣的代表符號。中國從1948 12 1開始發行紙幣人民幣,單位為元,漢語拼音為元。
數字資本化的歷史
大寫數字的使用始於明朝。由於當時發生了壹起重大腐敗案件“郭桓案”,朱元璋頒布了壹項法令,其中明確要求記賬數量必須從“壹、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和千”改為“壹、二、三、四、五、七和九”。後來,“莫”和“錢”被改寫為“白、錢”,壹直沿用至今。
大明政權建立之初就規定,每年全國各部、州、縣都要派會計到戶部報告地方財政的收支賬目和錢糧數量。
各級政府之間以及與住房部之間的數字必須完全壹致。如果有輕微錯誤,將被退回並再次報告。因為地方離京城比較遠,為了節省時間,避免奔波之苦,各地都帶了蓋公章的空白戶口本。如果被退回,請隨時填寫更正。而且因為空白戶口本上蓋了壹個縫紉印章,不能挪作他用,戶政部門也沒有幹預。
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三月,戶部侍郎郭桓被曝出壹起震驚全國的特大貪汙案。郭桓與六個小官員勾結,包括刑事、禮儀、軍事和工業官員以及省級官僚和地主,貪汙了稅收、谷物、魚和鹽,損失了2400多萬石。這幾乎相當於中國秋糧收藏的總數!此外,大量珍貴的紙幣、金銀被侵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