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體字體在“二王”的基礎上,融合了魏晉韓立書法的韻味,吸收了各種流派的長處,在創新方面獨樹壹幟。基本上,方筆是主筆和點畫,中間有壹支圓筆。用筆輕松自然,幹凈利落,運筆緩慢含蓄,無下蹲,用筆細致。
點畫講究呼應氣韻,筆畫追求變化,點畫似三角。方筆用於任意方向起筆,圓筆用於起筆,筆畫靈活生動。鉤畫取自李,風度翩翩,氣勢磅礴,轉折處多為方而圓勢,方勁渾厚。
從結構上看,它細長,方向壹致,兩側緊密,峰和邊緣突出,左緊右伸,垂直為主幹,水平圖案,法度嚴格,在平面中間尋求危險和力量。中間是均勻設置的(中宮緊),大部分向右擴展,而字的中心壹般略向左,這是危險的、嚴謹的和無可挑剔的。
歐陽詢介紹道:
歐陽詢(557-641),潭州臨湘人,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壹。隋朝官員泰昌博士,唐代封為庚陵親王,又稱“歐陽庚陵”。與同時代的其他三人(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並稱為初唐四大家。
因為他的兒子歐陽通也擅長書法,他也被稱為“大歐”。歐陽詢因其嚴謹的方法和險峻的筆法而被稱為唐代第壹楷書。他和虞世南都以書法聞名於初唐,並被稱為“偶遇”。後人以書平中見危,先學之,名曰“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