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問:“菩提是什麽?”玄劍邊打邊喊:“出去,不要在公園裏消失!”和尚又問:“什麽是佛?”他回答說:“佛是西方的老和尚。”“此外,他甚至說:“我在這裏沒有佛和祖先。達摩是老人,十方菩薩是擔屎的人,米妙二覺(即佛陀)是犯戒的普通人,菩提達摩是驢,十二分(全是佛經)是鬼神之書,瘡疣之紙。"
“罵祖”的影響
般若波羅蜜多思想和空宗佛教實在論的發展有向反面轉化的可能。在佛教傳播的過程中,它逐漸與中國的傳統思想融合,從而導致了泛神論的發展。此外,禪宗本身經歷了各代先人的改造,這些僧人致力於將佛性的另壹面拉到個人內心世界的這壹面。在他們看來,非心、非佛、對祖先破口大罵與佛教的般若學說是壹致的。既然佛和儒家經典都是現實(空性),求佛求祖和迷信佛經只會束縛人格,導致自信心的喪失。
客觀地說,“罵祖”對禪宗的興盛和佛教中國化的全面推進產生了很大影響。將西方的佛從神壇推向世俗世界是壹個非同尋常的舉動。玄堅和奕譞等僧人呼籲人們不要做西方佛陀的仆人,不要故意貶低自己,而是要建立個人信心,肯定現實生活的價值。這不僅是對傳統佛教的沖擊,也是對束縛個人自由的宗法倫理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