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描寫玉蟾山的詩文

描寫玉蟾山的詩文

玉蟾山

盧希安縣福集鎮,在瀘州市北35公裏處。因山上石頭精致而得名,山形、巖形似癩蛤蟆。據《盧希安縣誌》記載,山上原來有壹座圓通寺,建於唐末景福二年(公元893年)。後改擴建,改名玉蟾寺、天星閣。現在該寺已毀,寺內有400多件石刻和莫言造像,大部分是以佛教傳說和民間故事為題材的明代石刻,其中最突出的有千手觀音、九龍洗澡王子、啟蒙圖、十八羅漢漂流圖、村婦等。林蔭中的塔林,相傳是圓通寺、祖義光創建後歷代住持塔的墓。此外,還有五代以來名人石刻碑文10余處,如徐鉉、黃庭堅、楊慎、長白成俊等,其中以黃庭堅的《玉蟾》為第壹,楊勝安的《金傲峰》最為蒼勁豪放,直徑約1.5米。新近完成的中國著名繪畫大師姜的《流民圖》浮雕,是中國最大的現代人物浮雕。有水杉等100多種珍貴名木,被稱為“活化石”。目前主要有“玉蟾松翠”、“王禪雙河”、“過峽石”、“仙人推磨”等八大景區,以及古玉蟾關、金寶古墓、彌陀寺等。山腳下九曲河上的龍腦橋,是明朝洪武年間(1368-1398)修建的壹座石平橋。它的橋墩由石龍、獨角獸、綠獅和白象組成,最大的龍頭重達10噸。1989,玉蟾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古詩文鑒賞】尤玉蟾邀全魯夫聖賢賞月* * *宋富黃庭堅。

川南幾處山川,醉意依稀伴玉蟾。

邀客坐月題林,潑墨詩仙。

不要怕扭歪心思,但是煉詞的時候很難測韻。

滿滿壹卷珍珠都能唱,嫦娥為此獻上蟬卷。

黃庭堅,或稱黃山谷。惜春三年(1176)被貶廬州。在瀘州期間,他先後遊覽了房山,遊覽了中山的武侯祠,遊覽了城西的滴水巖,城東的龍馬潭,城下遊十裏的羅漢場。惜春四年(1077)夏秋之際,他邀請瀘州府的同僚去玉蟾山遊玩。

這首詩,從壹開始就在大方向上肯定了川南山水,先宣傳了瀘州,再用抒情的方式表達了傅翁對這“玉蟾”山水的向往;郁郁蔥蔥的林海映入眼簾,蒼勁的松柏遠離巖石邊緣,壹座大型石雕牌坊矗立在林中,玉蟾山,因山石如蟾蜍而得名。山上的巖石奇特而美麗。

這首詩首先肯定了川南山水首推瀘州。接著他表達了富翁對“玉蟾”景觀的喜愛,並詳細描述了這次旅遊聚會所展示的場景。他忙著招待與會的“聖賢”,舉杯對月吟詩。最後以“凡珠珠可贊,嫦娥為此獻蟬卷”為結語,揭示此行吟詩的收獲,進而提醒住在月宮的嫦娥,高高興興地出來為大家跳舞。這更加深了這次“玉蟾”之旅的雅趣。

黃庭堅等人這次在玉蟾山的旅遊活動不僅僅是白天,還延伸到了晚上,使得遊覽更加激烈。在壹個“月中少星”的環境中,景區玉蟾山遊人飲酒,聖賢吟詩作賦,情趣盎然,真的是獨壹無二。

(劉)據

【現代散文】今年冬天重遊玉蟾山。那時候玉蟾山的冬天姍姍來遲,白霧輕綠淺,冷風卻在眼角撕扯著,玩弄著幾片記錄著秋天去冬季至日的大事記的落葉,在腳邊追逐嬉戲。所以讓我想起了玉蟾山的紅秋。

三年前的壹個秋高氣爽的日子,我來到這裏閑逛。我還依稀記得,那壹片片像癩蛤蟆壹樣落在巖石上的紅葉,被我誤認為是盛開的血壹樣的杜鵑花。原因是玉蟾山的秋色不濃,最濃的卻是山上松樹流下來的綠,綠到心底,綠到天盡頭。正因為如此,那壹片片報秋的紅葉更加珍貴,它們把她藏在深深的回憶裏。

當時靠著山主的好客和豪爽,我捧了壹場秋風,喝了幾杯玉蟾酒。壹瞬間,我天旋地轉。在我的眼裏,青松突然變成了苗條的美人,看起來像癩蛤蟆的巖石突然向我撲來,或叫或跳。那群不拘小節的羅漢突然邀請我去趕羅漢街。在羅漢街上,我對自鳴得意的羅漢們說:“雖然妳們很滿意,但是這裏的條條框框太多,還不如成都的春熙路和東大街繁華……”乍壹看,他們對我的這番話有點驚訝,好像感覺到了對錯,表情似乎似笑非笑。後來他們看到我喝醉了,點頭說好,馬上就瘋了壹樣走了。

玉蟾山位於瀘州市郊,長江之濱。雖然海拔不是很高,但是因為常年樹木茂盛,所以說這座山不高也不漂亮。因為它整體像壹只癩蛤蟆,有著來自月宮的傳說和仙氣,又因為山上有著眾多的文物和宗教遺址,在歷史和傳統文化上為這座仙山增添了不少的尊貴和深刻。壹條公路,壹條水路,把玉蟾山和交通、遊客、歡聲笑語、歌聲連接起來。去玉蟾山旅遊更輕松愉快,也沒有去黃山和泰山旅遊那麽難,那麽累。如果把它比作壹車又大又厚的書,妳壹讀就明白了。不需要查字典找筆記。迎著凜冽的寒風,閱讀這本美麗獨特、永不破損的書,陶冶歷史、現實、人文地理、藝術審美,享受生活,滿足生活。

玉蟾山的冬天,既沒有春花的美麗誘惑,也沒有夏蟬熱情的歌聲。老草荒裏藏著無邊的空虛和寒冷,冰冷的石頭和冰冷的水中潛伏著誘人的孤獨和肅穆。但對於這種難得的時空所投下的冰冷寂靜,我的內心突然變得熱鬧起來:人們對四季的感受有時過於膚淺和偏頗,壹味地贊美春天的豐富、夏天的溫暖和秋天的金黃,把冬天看得冰冷冰冷,仿佛根本無法從中得到任何好處。事實是,宇宙需要追求壹種流浪中的從容,壹種溫暖後的從容。冬天不僅帶來了寒風冷雪霜,還帶來了冰冷的孤獨和思考。只有能忍受冰冷沈默的人才能思考。冬天是思考的季節。她不僅審視春夏的繁華過往,也思考秋天碩果累累的未來。她的生活雖然荒蕪沒有花柳,卻也有壹個世界,有壹份莊嚴的愛。她不回頭看她美麗的眼睛,因為秋天的豐富。她敢於正視春田的貧瘠,與呼嘯的冷雪、呼嘯的寒風壹起進入春天的門檻。也許是玉蟾山的冬天有壹種溫暖的感覺,讓思念難以接受,讓活潑的石蟾忘寒隱居,讓羅漢們依然穿得那麽單薄,即使在寒風中,也是那麽放蕩不羈,赤膊上陣...

停車場停著嶄新的旅遊車,山路上三三兩兩走著男男女女。他們來到這裏,透過薄薄的寒霜欣賞玉蟾山的冬季風光。目前,雖然沒有白雪的漩渦,沒有白雪覆蓋的銀白色山峰,但有壹些冷風蜜造成的特殊味道,還有深藏在雜草老樹裏的冷趣,還有走在石徑上春天的靜靜孕育,還有在亭臺樓閣、山洞、石凳上留下的淡淡的印痕和模糊的笑聲...看著那些被寒風吹紅的少男少女們的笑臉,腦袋都在冒。這讓我想起了哈爾濱的冬泳和冰燈,人們告別城市和暖氣,在峨眉山徒步,在九寨溝觀察雪景,在冰川世界海螺溝爬山...想到這裏,我高興地對身邊的朋友說:“玉蟾山眼下並不怎麽熱鬧,但再過兩個冬天,這裏的遊客就會絡繹不絕,不亞於春天。”朋友聽了這話,幽默地說:“老兄,這種說法千真萬確。妳已經看到了玉蟾的未來和冬天的春天!”說完這話,他們都不約而同地笑了。在笑聲中,我會繼續欣賞玉蟾山冬天的* * *和欣賞她難得的好處。

(鄧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