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1895 65438+10月10-1976年3月26日),福建龍溪(今漳州)人,原名樂和,後改為玉堂,後改為玉堂,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學者、翻譯家、語言學家,新道家代表人物。
早年留學美國和德國,先後獲得哈佛大學文學碩士學位和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學位。回國後先後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廈門大學任教。1945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並任校長。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部主任、國際筆會副主席。林語堂在1940年和195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曾創辦《論語》《人間生活》《宇宙之風》等刊物,作品有長篇小說《京華煙雲》《荒唐》。散文和隨筆,生活的盛宴,生活的藝術,以及東坡和浮生六記詩選的翻譯。65438年至0966年定居臺灣省,65438年至0967年受聘於香港中文大學任研究教授,主持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的編纂工作。1976在香港去世,享年80歲。
文學特征
散文創作
林語堂的散文涉及領域很廣。他認為,理想的散文“是具有語言自然節奏的散文,如在風雨交加的傍晚圍著火爐聊天,善於拉扯,富有感情,和諧,簡單易懂,如與高僧談禪,與名人交談,連貫無痕,漫無隱行,停不下來,刪不掉,讀其言如聽其聲,聽其言如見其人”。(見《隨筆的遺產》)從他創造性地翻譯西方幽默到他晚年自稱的道家精神,林語堂始終保持著這種談話風格的藝術範式,並以休閑幽默為風格,以超越精神為立場。
林語堂的散文半雅半俗,和諧樸實,通情達理,常常以超然閑適的心態看待世界,以平淡的文字贊美優美的散文,形成了莊和諧與私宅相結合的閑適風格。他的文筆自然流暢,幽默而不荒誕,自有情趣。但有時候太容易了,還有點重。林語堂的風格與他對寫作的看法有關。他認為:“世界上有兩個詞礦:壹個是舊礦,另壹個是新礦。舊礦在書中,新礦在普通人的語言中。二等藝術家從舊礦裏挖掘材料,但高等藝術家從新礦裏挖掘材料。”
林語堂的寫作風格不同於左翼作家所提倡的戰鬥風格,而是站在現實之上,以自由主義的精神寫出“熱情而冷眼看世界”的智慧文章。他的文章雖然也談到直面人生,但並沒有用慘淡的筆墨點綴;他還談到改造國民性,但他沒有攻擊任何對象。他以壹個觀者的姿態將世界視為壹出戲,寫出其中的搞笑點,然後追求壹種精神上的開悟,以達到最佳的心境。最終,他未能聽從魯迅的勸誡,不要把雜文當作“小擺設”(見魯迅《雜文的危機》),堅持用散文的風格作為文本,從而沾沾自喜,表現了自己的精神。
縱觀五四時期的散文作品,林語堂融匯東西方智慧的幽默感悟,既缺少了對主流文學的批判,又拓展了現代散文的審美維度,另辟蹊徑,對當時尤其是當下的讀者具有重要意義。
小說創作
作為壹種跨語言、跨文化、跨時代的比較文學現象,林語堂的小說呈現出鮮明的繼承性和超越性特征,這些特征表現在“藝術家”、“世界”和“讀者”的三元框架中。通過“藝術家”把握林語堂的文化邊緣特征、自由主義知識分子人格符號和人格滋養,通過“世界”表達林語堂中西合璧的性精神和審美世界觀。
翻譯作品
林語堂的翻譯特點是通順易懂,很少使用行話,中等文化的讀者都能理解,這也是他探索的結果。在1936中,他“制作”了生活的藝術,並將其寫在260頁上。他覺得語言深奧,論點無聊,會失去讀者。於是他從頭再來,用壹套詞,用風、雲、雨、雪、月、山、水、石等細膩動人的東方情調來觀察比賽。他回避哲學概念,拋棄政治口號,化俗為雅,化雅為俗,雅俗共賞,寫出了不學無術、智慧而快樂的人生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