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華夏
中國也叫“夏”“夏”。區分四夷(東夷、南蠻、西戎、北地)是古代生活在中原的原住民的主張。
2.中國
中間是指中原河洛地區(河、黃河;洛水,洛陽)。因為在四方,所以叫中國(古代“中國”是“中原”的代名詞)。隨著歷史的演變和融合,壹切屬於中國文化範疇的東西都屬於中國。?
漢語起源於華胥市(位於華山以西,今Xi藍田華胥鎮)。《列子黃帝》載,華胥生伏羲為男名,女媧為女名,而伏羲和女媧生育子女較少。《國語》載:“昔有小典嫁高家,生黃帝和。因此,華胥是中國人的祖先。
3.朱華
因為周朝人自稱中國,所以被周朝分封的中原很多諸侯國都叫朱華。
擴展數據
中國是壹個以中華文明為源頭,以中華文化為基礎,以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常用中文和漢字。漢族和少數民族統稱為“中華民族”,也稱自己為炎黃子孫和龍。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壹,歷史悠久。大約在5000年前,以中原為中心的聚落組織開始出現,並由此形成了壹個國家。經過多次民族交流和朝代更替,最終形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壹局面。
20世紀初辛亥革命後,帝制退出歷史舞臺,* * *和政權建立。194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大陸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先秦時期的華夏民族在中原繁衍生息。到了漢朝,漢族通過文化交融正式形成,奠定了中國主體民族的基礎。後來通過與周邊民族的交融,逐漸形成了統壹的多民族國家的局面,人口也在不斷上升。中國宋朝人口超過1億,清朝超過4億。到2005年,中國人口已超過13億。
中國的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豐富多彩。它是東亞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國,在世界文化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由於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的差異,人文和經濟也各有特色。
傳統文化藝術形式包括詩歌、戲曲、書法和中國畫,其中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和重陽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
百度百科-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