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是指將壹篇文章分成意義上相對完整的單元和文章中相對獨立的單元。分段落有助於理清文章的層次結構,理解作者的思路,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也有助於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常見的段落劃分方法有:1。合並方法。先總結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然後識別自然段之間的關系,再將多個解釋相同內容的自然段合並成結構段。第二,三段式交替法。每篇課文都有開頭、中間和結尾,然後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做壹些改動。三、重點突破法。先用壹句話概括全文的重點內容,然後找出這個重點事件或重點問題的起止點,確定重點段落,最後看重點段落前後說了什麽,再考慮如何對全文進行分段。第四,標誌識別法。在縱向結構的文章中,表示時間流逝、地點變化、人物縈繞的詞句往往是切分的標誌,而在橫向結構的文章中,這種標誌往往表現為開頭的總句或某些段落結尾的總結句。抓住這些標誌就能順利分段。如何分割壹篇作文?寫壹段?
剛開始的時候,我學會了劃分課文段落,在理解課文內容(也就是理解語言)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訓練。首先,說明課文的段落意思。根據這些段落意思,把自己和課文對比壹下,看看哪個段落或者哪幾個段落是這個意思,然後畫出來。全文有幾個自然段,哪壹個或幾個自然段關系密切,都是圍繞哪壹個自然段進行描寫或描述的。這樣,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經過老師的教導和引導,即使學生開始對課文段落進行劃分,也能自然地進行劃分,初步理解了按事物的順序進行劃分的方法。1.?按照事物的順序。2.?按照位置(空間、場所)變換順序。3.?按時間順序。4.?根據事物的性質進行分類和細分。5.?根據總分關系。
有些文本分割方法大家都比較陌生,壹下子分辨出來真的很難,也不可能。我們可以先分段,先把結果告訴學生,然後大家再講分段的原因(也就是分段的依據),知道為什麽。比如,重讀課文,深入思考,就不難知道,第壹自然段總是寫出頤和園的印象,可以獨立成段;第二自然段全是長廊的風景,應該是自己的壹段;第三段和第四段說要把萬壽山下的風景合並成壹段。第五自然段說昆明湖上的各種景色也要獨立成段;第六自然段與第壹自然段相呼應。頤和園是壹個美麗的地方,應該是壹個獨立的部分。然後告訴我整篇課文是按照什麽順序組織安排的。不難理解,全文是根據作者遊覽的順序,按照地點(位置)變化:長廊→萬壽山→昆明湖,來組織材料,安排段落的。壹步步解釋切分的原因,搞清楚切分的來龍去脈,做到既知道是什麽,又知道為什麽,通過處所(位置)變換掌握這種切分方法。
文章分段壹般有五種方法:按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原因、過程、結果)、按時間的變化(找時間詞)、按地點的轉移(找改變地點的詞)、按事物的類別、按文章的結構(總分、空行、副標題)。這個比較詳細,可操作性比較強。明白了這壹點,以後就可以關註這些特點了。時間長了,語感就出來了。
二、如何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如何正確使用問號
問號是壹個問題問完之後的停頓符號,多表示疑問語氣。考試中經常涉及到以下幾點:
(壹)含有地址的問句,不論前後地址,句末都用問號。
比如:
小劉,妳去過上海嗎?
小劉,妳去過上海嗎?
(2)“啊”、“壹”等感嘆詞與疑問語氣連用時,也是疑問句,後面加問號。
比如:
啊?為什麽我的鋼筆不見了?
啊?怎麽可能是他?
(3)表示選擇的問題壹般只有壹個問號,放在全句末,項與項之間用逗號隔開。
比如:
明天的旅行,妳去不去?
(4)是否應該使用問號?要看整個句子,看問題是不是真的問了,有沒有疑問語氣,有沒有“誰”、“什麽”、“怎麽樣”等疑問詞。有些句子是疑問句,有些句子不是疑問句,要區分清楚。
比如:
1他是誰?
我不知道他是誰。
沒有人知道他是誰。
1句是疑問句,應該是問號,而2句和3句可以作為“他是誰?”它只在這兩個句子中作為賓語出現,或者在這兩個句子中不再是獨立的句子,而只是句子成分,所以整個句子不是問句,所以不能用問號。另壹個例子是:
1妳去還是他去?
我還沒決定是妳去還是他去。
1句是疑問句。毫無疑問是用了壹個問號,但在兩句話中,“妳去還是他去”是整句的主語,句子的獨立性被取消了。整個句子不是疑問語氣,所以不能再用問號,只能用逗號。
(5)當地引用的語言單位壹般不需要標點,如果是問號可以保留。
比如:
壹進門就看到壹個“妳今天浪費時間了嗎?”口號。
(6)壹些表示商家語氣的祈使句,句末也可以用問號。比如:
請妳進來好嗎?
如何正確使用感嘆號
使用感嘆號時,應註意以下幾點:
(1)兩個感嘆詞連用時,感嘆號通常用於後壹個。
諸如
啊啊!回到我的家鄉。
(2)感情強烈的祈使句也可以用感嘆號。
比如:
祥林嫂,妳可以走了!
但在這種情況下,妳要註意感嘆號的位置。
比如:
騎自行車的,停下!
停下來,騎自行車的!
以上兩句話的意思基本壹致,只是語序不同,但無論如何,感嘆號都要放在句末。
(三)強烈的反問也可以用感嘆號,
比如:
沒有人唱得這麽感人!
(4)感嘆號也用在單句或語氣強烈的非主語謂語句後。比如:
飛機!
異地戀!
(5)稱呼語、回應語、擬聲詞之後,以及口頭口號的結尾,如果有強烈的感情色彩,也要用感嘆號。比如:
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
(6)當地引用的語言單位壹般不用標點,但如果是感嘆號,可以保留,就像問號壹樣。比如:
他剛走到巷子裏,突然聽到“哎喲!”發出壹聲大叫。
(7)帶有感嘆語氣的引用單位應放在句末,成為句子的組成部分,感嘆號應放在引號內。比如:
但他最終還是松手了,只是怒目而視,啐了壹口:“呸!”
專家壹看就楞住了,忍不住脫口而出“好!”
使用逗號要註意哪些問題?
(壹)主語和謂語之間的停頓
主語和謂語之間壹般不需要停頓,但以下四種情況需要停頓,用逗號。
首先強調主體,如:
他是北京大學校長。
當第二個復雜短語用作主語時,如:
1.中國人民和衛生部藥品管理局的許多同誌立即停止其他工作,處理這壹緊急事項。
這種巨大的打擊和難以言喻的悲痛幾乎把吳其昌擊倒。
每個人都要交年度總結,這是校長明確要求的。
第三個主語後面是語氣詞,語氣詞後面要加逗號,比如:
他仍然不能改掉這個壞習慣。
當第四個謂語是主謂短語時,如:
妳的申請已經被校長批準了。
(2)用於倒裝句成分之間,常見的情況有以下四種。
第壹個謂詞前面有壹個逗號,例如:
1.起來,不想做奴隸的人!
2.妳怎麽了?
當第二個屬性後置時,它前面有壹個逗號。比如:
荷塘四周,樹木眾多,郁郁蔥蔥。
第三個狀語後置時,狀語前面加逗號,如:
他輕輕地走進教室。
第四個狀語是指主語前的句子,後面加逗號,如:
他輕輕地走進教室。
2.突然,我桌上的電話鈴聲急促地響了起來。
在那間破舊的小房子裏,父子倆生活了三十年。
(3)賓語比較長,特別是主謂短語作賓語或動詞短語作賓語時,前面常加逗號。比如:
1.我記得,他只有十五六歲。
他每天早上起床後做的第壹件事就是打半個小時太極拳。
(四)復指短語後或成分之間應使用逗號,如:
我們的班長王川昨天生病了。
這是我們學校的校長,全國勞動模範。
(5)句子中除了壹般成分外,還有獨立成分,即括號,這些獨立成分與壹般成分之間要用逗號隔開,如:
1.什麽樣的階級,更準確地說,什麽樣的階級立場,什麽樣的理想。
我們,包括領導同誌,明天要去植樹。
(6)長並列短語之間壹般用逗號,如:
政治黑暗,階級矛盾,人民疾苦,在他的作品中都有充分的體現。
(7)在重復的單詞之間使用逗號,如:
水,水,我想喝水。
(八)少數關聯詞,感嘆語氣不強烈,在感情呼喚後,要用逗號,如:
1.妳可以離開這家公司,但妳有責任對這家公司的信息保密。
唉,妳還是沒意識到主要的對焦誤差。
3.老栓,這是妳的運氣!
(9)並列短語作謂語或補語時,並列短語之間壹般用逗號,不用頓號。比如:
1.這篇文章真實感人。
這篇文章真實感人。
(10)由“把”和“被”組成的介詞短語與中心詞、兼語詞和前置動詞關系密切。因此,逗號不能用在這類介詞短語之後,如:
1.必須把黨風建設作為重中之重。
主犯被人民法院判處八年徒刑。
我們必須幫助年輕人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逗號要不要用壹定要區分清楚,用了也沒用,用了也沒用,有時會造成句子意思的混亂。所以要根據表意的需要準確使用。比如:
1.他之所以受到迫害,是因為他認真執行規定,沒有按照站主任的意圖,在自己購買的病豬肉上加蓋“合格肉”的公章。
2.妹妹找不到父母就很著急。
句子1的意思不明確,因為在“意圖”後面加了壹個逗號。兩個句子應該加壹個逗號而不是加,這樣會使句子有歧義。
如何正確使用暫停
使用停頓應註意以下幾點:
(1)如果並列短語中有“and”、“and”和“or”,則不能在連詞前使用停頓。以上連詞常用於並列短語的後兩項之間。比如:
中國的科學、文化、藝術、衛生教育、新聞出版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2)有些並列詞讀起來不停頓或停頓很少,沒有歧義,中間不需要加停頓。如“中小學生”、“中外記者”、“工農業”,其中“中小”、“中外”、“工農”不需要使用停頓。
(3)不是並列詞,中間不能用停頓。比如:
我家住在北京朝陽區和平裏。
這個例子中的停頓不能用,因為前後的停頓不是並列關系而是所有格關系。
(4)如果強調短並列短語,在這些並列短語之間用逗號代替停頓。比如:
在這次面試中,妳必須帶三樣東西:壹支筆、壹臺錄音機和壹臺照相機。
(5)兩個相鄰的數字在壹起使用時,不需要用停頓來表示壹個大概的數字,但如果這個數字是省略號,表示壹個確定的指代,就必須用停頓。比如:
1.三四裏,三五天,十五六歲,十有八九五六十種。
2.全文有六個部分,但有三四個部分是模棱兩可的。
3.全文共六部分,其中第三、四部分有歧義。
在前兩種情況下,沒有停頓,而在第三種情況下,必須有停頓。
(6)如果並列短語之間有並列短語,大並列短語之間用逗號,小並列短語之間用停頓,如:
原子彈、氫彈的爆炸,人造衛星的發射和回收,標誌著中國的科技發展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七)並列時已有問號或感嘆號,不能用頓號,如:
操場上響起了拉拉隊的大嗓門:“加油!”“加油!”
(8)如果並列成分完全由帶引號或書名的短語或文章或書籍組成,則在並列成分之間不能使用停頓。比如:
1.文中的“大房子”、“魚翅”、“鴉片”、“煙燈煙管”、“妃子”等隱喻是什麽(Takeism)?
2.第五卷的《亭夜》、《外宿》、《訪客》、《為古跡吟詠》(下)、《登嶽陽樓》都是杜甫後期詩歌的著名代表作。
但是,如果這種並列式作文中還有其他詞語,還是需要使用停頓,比如:
1.司湯達的《紅與黑》,巴爾紮克的《人間喜劇》,狄更斯的《雙城記》,哈代的《德伯家的苔絲》都是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品。
2.請談談古典詩詞中“木”與“樹”、“落葉”與“葉”、“落木”與“落葉”的區別。
如何使用引號
引號的作用如下:
(壹)舉例引證。
(2)強調重點,如:
這種獎勵不應該被誤解為扔東西。它被扔了。說得好聽點,可以稱之為“送”。這裏不想舉例了。
(3)消極的,如:
這種“文明的懲罰”有時會讓妳持續兩個多小時。
(4)特殊含義。比如:
在棉紡廠,如果工作做得不好,有三種處罰:打人、罰工資和“停業”。
(5)特定的標題,如:
“戊戌變法”是中國歷史上第壹次資產階級改革運動。
使用引號時,請註意以下幾點:
(1)如果引語獨立成句,意思就完整了,句末的點放在引號裏。舉個例子
(2)如果把引用的文字作為作者自己文字的壹部分,壹般把點號放在引號之外。比如:
寫文章要“平實字中見奇,俗字中見險,舊字中見新,平實字中見彩”。
(3)引用詞後的標點符號壹般不保留,但如果是問號或感嘆號,那麽即使引用詞是作者詞的壹部分,壹般也要保留。(見問號和感嘆號)
(4)如果報價內有報價,外面用雙引號,裏面用單引號,單引號內的報價用雙引號,以此類推。
使用括號需要註意什麽?
(1)括號靠近之前已經註釋或解釋過的詞或句子。
(2)括號可分為句內括號和句外括號兩種。需要註意的是,是否使用了括號中的最後壹個標點符號。壹般來說,問號和感嘆號要保留,逗號和頓號要去掉。句號不能放在句內的括號裏,但可以放在句外的括號裏。
如何正確使用破折號
解釋
括號也有解釋的作用,兩者有區別:內容重要,屬於原文,要用破折號,朗讀時壹定要念出來,不影響意思的完整表達,不破壞語言的連貫性。括號裏的內容相對不重要,屬於正文的補充部分。朗讀時最好不要讀,否則會破壞原文的連貫性,甚至影響意思的表達。
(2)提示以下內容
冒號還有提示以下內容的功能。兩者的區別在於冒號有很大的“權力”,要管理到壹句話結束,要保證前後內容的壹致性。破折號不要求其內容的壹致性。比如:
新加坡推廣普通話、儒家思想和五大家庭價值觀:愛與關懷、相互尊重與尊重、孝敬長輩、忠實承諾、和諧溝通、碩果累累。(這個冒號應該改成破折號。)
(3)如果意味著後面有跳躍或者轉折。比如:
“多麽美味的壹道菜——妳聽到風聲了嗎?”他說。
(4)破折號前面的字原來是有標點符號的。破折號用後,除了跳轉的情況,壹般不保留標點。另外,如果破折號前面有問號或感嘆號,那麽問號或感嘆號也應該保留。
使用省略號需要註意哪些問題?
(1)省略號前的詞到了需要停頓的地方,該用什麽標點就用什麽標點。但如果是停頓,就留不住了。如果是逗號,可以用也可以不用。
(2)省略號後不能用表示停頓的符號,也不能再用“等”這樣的詞。需要註意的是,現在魯迅先生文章中個別標點符號的使用並不規範,甚至不正確,我們不必苛求。畢竟當時標點符號的使用並不規範。
(3)使用省略時,要註意不要破壞句子語法的規範性、正確性和連貫性。比如:
1.在拉夫爾格的回憶錄中,他寫道:“馬克思引用的任何事實或任何數字,都是由最權威的人證實的。”
2.那壹刻,淩亂的思緒纏繞在我的腦海裏...我的長發,是屬於我的,是我的長發,是我的思想。
第二句的意思是混亂。
如果只是為了顯示引用段落或句子的開頭和結尾,引用部分的連貫性也可以忽略。比如:
背誦這段話“畢竟,回到中國...就是掐脖子”。
(4)省略號和破折號都可以表示語言的中斷。兩者的區別在於省略號表示間歇,玉笙表示未完,破折號表示戛然而止。比如:
1.她結結巴巴地說,“但是...女士...我不知道...妳壹定是弄錯了。”(項鏈)
2.魯大海:...妳告訴警察在礦井裏殺了很多工人,妳還-
逗號有時可以表示講話的中斷,例如:
妳,妳,妳是誰?
最後壹句強調的不是說話的不連續,而是壹種緊張,要用在重復的詞之間。如果替換為:
妳是誰,妳是誰?
那麽這句話的意思就會和上壹句明顯不同。後壹句強調的是說話的不連續性,可能會讓說話的人在說話的時候發昏或者思考。
如何正確使用書名
使用書名時要註意以下幾點:
(壹)仍使用書名時,外用雙內用單,雙書名與單書名書寫時不能放在壹個格子內。
(2)書名與書名並用時,先寫書名,後寫書名,中間加空格符,再加書名。
(3)寫文章的時候,不要在題目上加書名。
(四)“前言”的標題在使用書名時問題不大,比如“前言,但這樣的題目告訴我們,這篇文章只是前言,不是正文。如果文字和順序同時存在,應該怎麽寫?比如:
《琵琶行》(駢文序)《孔雀東南飛》(駢文序)都是高中課本裏才有的。
前壹句的兩個書名是對的。如果寫成(並列順序)”《<孔雀東南飛>(及順序)》或者《琵琶行》(及順序)“孔雀東南飛”(及順序)都是不正確的。
(5)使用書名時,壹定要明確句子本身是否強調要加上書名內容的名稱。如果它強調它的名字,它就用書名。如果它強調的是題目的內容,那就需要家族語錄,而不是書名。比如:
這篇題為《梅花嶺》的文章,其實是對明末反清的史可法的贊頌。
前壹句用書名代替引號是不合適的,因為從句子本身來說,原句強調的是題目的內容,意在與“實際上是歌頌明末反清的史可法”形成對比。
再看另壹句話:
大家都知道大名鼎鼎的飛虎隊,但妳知道它真正的政委是誰嗎?
前壹句中書名的用法是不正確的。從後半句可以看出,這裏的“飛虎隊”不是電影或小說的名字,而是“飛虎隊”的團隊,書名要用引號代替。
如何學好語文?
學好語文的關鍵在於積累。
語文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所以要想學好語文,就要和生活緊密結合,從生活到生活。我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壹個有心的人總能從中發現和獲得無限精彩的知識和素材,而這些才是最有生命力和當代性的。壹位著名的外國作家曾經邀請壹位朋友吃飯。當他看到菜單上有趣的名字時,他立即拿出筆記本記錄下來,卻忘記了他的朋友。事實上,許多著名作家都有隨身攜帶筆記本的習慣。記得什麽?可以記下對話中的妙語,可以記下突發的思維靈感,可以記下獨特的事件等等。我們可以不這麽做,但至少要養成善於觀察生活、勤於思考生活、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的好習慣。
第二種積累方式是上課,練習。老師的教學很重要。她給我們篩選後的精華,有很強的指導和啟發意義。練習也是必不可少的,壹定要有壹定的量。通過聽課和壹系列同步練習或專項練習,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讀寫技能。
第三種積累方式是讀書看報。只要妳願意在書的海洋中遨遊,時間久了,妳可能會發現自己壹直口吃,其實也能說出來。泛讀確實能快速有效地積累知識,潛移默化地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和語言綜合能力。總的來說,隨著閱讀量的增加,語文水平自然提高了。而且讀書也有方法。首先要選擇壹些優秀的讀物;看書的時候,要註意用老師教的方法去看;看完之後,不妨做壹些讀書筆記,摘抄精彩的文字、段落和有用的材料。
第四種積累方式是運動。有時候會讀書的人不壹定能寫出好文章。只有通過自己的實踐,才能真正獲得知識,知識積累的過程才能完成。練習形式可以是日記、周記、讀後感、命題作文、隨筆等。
以上是我學習漢語方法的簡單總結。希望大家在相互交流中共同提高。
初中語文怎麽學好?
語文學習分為四個部分。
第壹部分:語文基礎知識。
語文基礎知識包括字、詞、句(語法、標點、修辭)、文體知識、文學常識五個方面。
知識要點
壹.文字
1.發音:
漢語拼音的規則,以及容易讀錯的單詞。
掌握有書寫規律的關鍵詞,如果這些詞的音節拼寫正確,就可以達到類比的效果。這些詞是:
(1)維度,社會,溫度,駱駝,優秀,通順的拼寫規則。
(2)英語、yay、香煙、樹葉、光環的拼寫規則。
(3)“公、榮、熊、翁、勇、窘”的拼寫規則
(4)雌、綠、掠、虐、和、機、區、需、魚的區別。
另外,註意隔音符號的拼寫。皮衣pím?o發音有音標,花huār輕聲無標記。
2.字體:
註意相似字和同音字的區別。
大部分是書下的筆記和書後練習中容易寫錯的單詞;學生作文中也有常見的錯別字。壹般就是書底下帶註音的單詞,書後關於註音的練習。
學習方法指導
1,養成查字典的好習慣。
2.妳可以把自己經常容易出錯的單詞記錄在筆記本上,每隔壹段時間重點改正。
3.也可以用相近的字和同音字練習單詞分組。
第二,單詞
知識要點
要掌握課文,語境意義,以及詞的辨析,同義詞,反義詞,辨析。
原始意義和上下文不同的單詞。
(2)同義詞辨析:結合上下文選擇合適的詞。
③結合上下文判斷詞語的褒貶,正確理解變化詞語的感情色彩。
學習方法指導
1.每次學新課,都要先把不認識的單詞畫出來,通過查字典,結合上下文來理解單詞,而不是死記硬背。
2.在具體的語境中,有些意思發生了變化,壹定要加強對這部分的理解。
3.書中的筆記和課後練習中的單詞應該是重點。
4.學單詞的時候要堅持“連續流,連續線”的原則。根據自己的情況,每天都要學習和積累壹定的單詞。過了壹定時間,自測之後,要用篩子把不熟悉的單詞挑出來,再復習壹遍,直到越來越少。
5.把自己積累的單詞記在筆記本上,最好分類,這樣不僅有利於掌握語文基礎知識。也有利於合作。
第三,句子
知識要點
語法
我們應該掌握短語、簡單句和復合句的知識。
短語:五種基本結構,即並列、偏離、動賓、補語和主謂。
簡單句:六個基本成分,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
復句:七種基本類型:並列、遞進、轉折、選擇、因果、假設、條件。
學習方法指導
近年來,由於語法知識的弱化,壹些學生認為語法是不必要的。事實上,學習語法對我們學習和使用語言很有幫助。運用這些語法知識分析理解文章內容;利用這些語法知識,我可以使我的文章更加流暢,簡潔,連貫。
1.對短語的研究不應脫離句子,而應結合短語在句子中的作用來理解句子的構成。
2.利用不同成分的基本位置和結構助詞的不同用法,可以把握單句成分的劃分。
①[狀語](定語)主語| |[狀語]謂語(定語)賓語<補語>
註:表示時間和地點的狀語通常在主語之前。表示時間和地點的詞如果跟在謂語後面,就叫補語。
②熟練使用結構助詞“的”、“的”、“的”
“的”字通常是主語或賓語的定語。
“land”這個詞通常是謂語的狀語。
“的”字壹般是謂語的補語。
3.復句的復習主要是記常用的關聯詞來區分復句的類型,記公式便於記憶。
有壹個復句相關的字韻,幾分鐘就能背下來。妳可以試試。
這也是並列表,不是但不要記錯;
要麽是,要麽不是,要麽選表;
不僅是進步的,也是;
雖然是轉折,雖然可以補充;
因為既然如此,它就是因果的;只有和平才是對的,條件無論如何;就算是求和,也是假設。
4.學習語法知識重在運用語法知識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而不是簡單的記憶語法術語、概念、理論,單句重在病句的修飾;復句重在關聯詞的使用;復合句中從句的理解。所以在掌握語法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要學會運用這些知識為語言的正確使用服務。
(2)標點
知識要點
1990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語委、尚華、國家新聞出版署修訂出版了《標點符號用法》,其中指出:“標點符號是書面語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用來表示停頓、語氣以及詞語的持續性和作用。所以壹定要註意標點符號的使用。”
《標點符號用法》中列出了16個標點符號。下面的順口溜可以幫助學生記住這些標點符號:
句子,挑逗,停頓,劃分,冒險,詢問,感嘆號;(7種)
引用、包含、保存、斷開、連接、命名、間隔和強調。(9種)
(其中“名稱”是指書名和專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