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宋代尚意書法風格的代表人物有

宋代尚意書法風格的代表人物有

宋代重書之風的代表人物有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等人。

1,蘇軾

蘇軾是中國文化史上的傑出人物,在詩歌、詞、散文、書法、繪畫和文學批評等方面都有獨特的創作。

蘇軾對書法的學習和創作有獨到的見解:在學習上,他強調“能明白他的意思,就常說不能學”;強調“書雖笨拙,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亂”的性格;強調知識“不像山壹樣珍貴,要讀萬卷書才能明白神”。

在書法創作中,更是響亮地提出了“我不能以我的意旨創作此書,我煩於自求”,從而開啟了“尊意”之風。

蘇軾傳世的墨跡很多,主要有《赤壁賦》、《黃州寒食詩帖》等。其中《黃州寒食詩帖》是其“意向性創作”的典型代表:筆法的輕重、邊上的不拘結、散落的白布,都與詩的內容相吻合,傳達了其復雜的意境。

2.黃庭堅

黃庭堅的“尊意”表現在對書法的評價上。他在評價書法時,既註重點畫的合法性,又註重點畫所表現的感情。在他看來,點畫只要有情,病也是美的,這完全符合蘇軾的“容貌之美,何不橢圓?”

黃庭堅的“尊意”體現在他的書法創作中。宋代以前,為別人寫詩的書法家不多,但黃庭堅寫了很多古詩詞,如《範滂傳》、李白的《詠懷詩》、劉禹錫的《支竹詩》等。,這壹切都寄托了他從選材到寫作的感情。

如果將上述《書跡》與他的其他作品如《宋風閣詩》、《花兒招人帖》進行比較,可以看到其中所表達的各種不同的情感。

3.米菲

米芾在宋代創造了高水平的書法風格。米芾的篆書都是草書,尤其是行書。書法直承晉唐,力學無窮,傳統技藝深厚。米芾抄古書,流傳至今的王獻之《中秋帖》據說就是他抄的。米芾有多部傳世作品,自稱“壹生寫了十萬張麻箋”。

傳世書籍中,流傳最廣的是《舒素帖》和《苕溪詩》。

從代代相傳的行書作品中,可以看出米芾書法的基本特點:用筆迅捷,如陣中馬,從容而喜,自稱“刷字”;中鋒邊鋒,轉身受挫,揮灑自如;筆畫後傾,起伏,變化多。結的尺寸大而美觀,整體布局呼應,韻味十足。

從根本上說,米芾的書法屬於傳統法家。不像蘇軾和黃庭堅,他的書法作品沒有蘇黃的豐富多彩。蘇軾對米芾的書法評價很高,認為他“堪與鐘、王並駕齊驅”。

4.蔡祥

蔡襄師從顏、歐、俞等唐代名家,又師從晉人。他真的很會草書,歐陽修稱他的行書為第壹,小楷為第二,草書為第三。正楷端莊從容,比顏真卿更美;小壹點的古雅老實,有晉人的氣質。

行書雍容華貴,草書蒼勁嫵媚,堪比唐代,受到當時人的推崇:“自蘇子美去世後,覺得筆法獨樹壹幟。近年來,莫峻獨霸天下,但他很謙虛,拒絕提倡結盟”;“莫峻書法天賦高,學問深,心手對應,蛻變無窮,故本朝第壹。”但蔡襄的創造力並不大,所以對後世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