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 Codd在二十多年前提出OLAP的時候,也參考關系數據庫提出了12規則,但是後期沒有發展,有些已經不完全適用或者不是OLAP的特殊規則。因此,從OLAP的本質定位出發,我們重新定義了分析OLAP歷史發展的三個原則:
1.提供多維度的業務視圖(“維度”是OLAP的存在和核心概念)。
2.滿足靈活的交互式分析(面向決策的分析需要及時響應查詢需求的變化)
3.提供高速檢索性能(沒有人希望等待太長時間來查詢數據)
擴展數據OLAP的技術派別
1?傳統OLAP
尊重傳統是技術領域最缺乏的品德。傳統的OLAP仍有很多用戶,尤其是蒙德裏安和SSAS(前者是開源軟件),但選擇Cognos和MSTR的人越來越少。
2?視覺OLAP
十多年前,最受歡迎的BI產品是BO(2007年被SAP以68億美元收購)。BO中最早的核心技術叫做“動態微立方體”,就是將基於語義模型查詢的結果集數據以MOLAP的形式存儲在內存中,以加快後期交互分析的效率。
現在也有各種基於內存計算的軟件,但主要是可視化的,比如Tableau,Qlikview。
3?大數據OLAP
Hadoop的生態系統誕生於互聯網公司,從壹開始就有開放的基因。這個OLAP派最有意思的是麒麟,是中國人在Apache上的評分項目。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在線分析處理(OL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