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恐龍為什麽叫“恐龍”?

恐龍為什麽叫“恐龍”?

恐龍壹詞來源於希臘語,意為“嚇人的蜥蜴”(19世紀中期,英國學者以希臘的恐龍和蜥蜴命名)。正因為如此,人們才確信恐龍是壹種巨大而可怕的動物。當人們第壹次發現恐龍化石時,它是壹個巨大的恐龍化石,所以他們采取了“恐龍”這個術語。後來又陸續發現了小而馴服的物種,但名稱沒有變,仍被命名為“恐龍”。恐龍起源於數十億年前生活在海洋中的微生物。真正的動物和植物是從這些微生物進化而來的。在遠古時代(約5.7億年至2.48億年前),柔軟無骨的生物進化成體內具有骨骼結構的魚類;魚類誕生了在陸地上行走的兩棲動物,然後進化成爬行動物。其中壹種爬行動物進化成了主龍。恐龍是統治中生代(約2.48億年至6500萬年前)的主要龍。恐龍是史前版的爬行動物,體積巨大,反應遲鈍,行動遲緩。有的用兩只腳走路,有的用四只腳;它們有爪子、蹄子、長長的獠牙或者沒有牙齒,有些甚至有喙。他們組成了壹個幾乎和哺乳動物壹樣多樣化的群體,他們在大約1.65億年前比哺乳動物更成功。大約6500萬年前,所有恐龍突然滅絕,沒有人知道真正的原因。雖然科學家不斷提出許多假說來解釋,但是並沒有充分的證據,這些假說也有其不合理的地方,所以我們只有期待更新更可靠的證據出現,才能解開這個永恒的謎團。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那些說法:哺乳動物新物種的崛起增加,從而吃光了恐龍的蛋,使它們滅絕。宇宙輻射出的大量紫外線突然增多,導致恐龍死亡。陸塊在全球範圍內移動,陸塊逐漸分離,造山運動上升,海平面上升,恐龍棲息地減少並滅絕。火山爆發火山爆發使大量的煙霧和酸性物質滲入大氣,不僅使地球壹片漆黑,還產生了酸雨,破壞了臭氧層,殺死了恐龍。隕石與巨大隕石相撞,撞擊地球,揚起漫天風沙,覆蓋整個地球。不久之後,氣溫下降,無法保護自己的恐龍開始大量死亡。原本溫暖的氣溫開始下降,四季逐漸清晰。巨大的恐龍無法及時調節體溫,凍死了。恐龍是1.3億年前地球上爬行動物的總稱。它們的種類很多,體型大小、形狀、生活習慣都不壹樣。陸地、海洋和天空都是恐龍和爬行動物的地盤。像在中國四川省合川縣發現的馬門溪龍壹樣大,長22米,高3.5米,重40-50噸。通常生活在水深5 ~ 10米的湖泊中,利用水的浮力使笨重的身體漂浮起來,以水中的藻類為食。小鸚鵡龍的整個身體只有小狗那麽大。有些可以在空中飛行,像長尾喙龍,有鋒利的牙齒和長長的尾巴。尾部末端有壹個形似蒼蠅拍的膜,飛行工具就是翼膜。有些是海中霸主,比如喜馬拉雅魚龍,是食肉性的,擅長遊泳,嘴裏長著長長的下顎和牙齒,看起來很像今天的海豚。有些陸地上的勇士,比如劍龍,身長6米,頭很小,背上有高拱。有兩排直立的三角形骨板,尾尖有骨刺,是禦敵的武器。到大約1.3億年前,由於強烈的地殼運動導致地形和氣候的變化,統治了壹段時間的恐龍在地球上徹底滅絕了。恐龍滅絕的原因尚無定論,但需要註意的是,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復雜的,是當時外部環境的變化和恐龍內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