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展:契丹,又稱契丹民族、契丹人,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少數民族之壹。早在公元前3世紀,契丹人就已經活躍在今天的內蒙古、遼寧、吉林等地區。他們的祖先是東胡人和鮮卑人。
公元907年,契丹人建立了大遼國,定都在今天的沈陽。從此,大遼逐漸成為中國北方的強國,覆蓋了中國的東北、華北、西北以及蒙古、朝鮮、日本的部分地區。在此期間,契丹人也逐漸實行了儒家文化和漢制,但他們仍然與自己的文化和傳統保持著鮮明的認同。
在遼朝的統治下,契丹人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做出了許多貢獻。他們廣泛收集、整理和翻譯了大量中外古籍,尤其是《聖紫晶》、《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範書》,對中國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契丹人還向中國傳播了許多手工藝品和樂舞,促進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遼國逐漸衰落。公元1125年,金朝攻打遼國,最終導致遼國滅亡,契丹民族走向歷史舞臺的邊緣。此後,契丹人逐漸與其他少數民族融合,其中壹部分漢化,成為今天的滿族。然而,契丹人的文化和傳統遺產壹直保留至今,成為中國歷史上不可或缺的壹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