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 3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在發行第二套人民幣時首次正式確認了人民幣的標誌。因為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而元的漢語拼音是yuán,所以人民幣的符號采用了元漢語拼音的第壹個字母Y。
為了區分“Y”和阿拉伯數字,在單詞“Y”上加了兩行,寫成“?”,讀音仍為“元”。從那時起,人們開始使用“?”符號代表人民幣,在書寫數字金額時用作頭部的符號,如人民幣100。100”還是“人民幣?100"。
擴展數據:
人民幣比人民幣更正確:
2000年,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其中有詳細的解釋,稱人民幣的單位為元,代幣的單位為角和分,作為支付單位的代碼,它是元的拼音首字母Y加上兩個方塊,即¥元。經記者核實,本書由中國人民銀行貨幣金銀局編寫。
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第四條規定:人民幣的單位為元,人民幣硬幣的單位為角、分。1元等於10角,1角等於10點。人民幣是按面值支付的。
根據國際標準化組織的規定,人民幣的貨幣符號是CNY,日元的貨幣符號是日元,這是亞洲幾個國家之間的區別。
百度百科-人民幣符號
人民網-人民幣符號到底是什麽?錢幣博物館:Y上的兩條水平線比較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