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糾正不良生活習慣開始
考試粗心的孩子,往往是生活不正規,沒有良好生活習慣的孩子。家長要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註意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甚至對壹件物品的擺放、學習用品的安排、飯前洗手這樣的小事也要嚴格要求。只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養成嚴謹的學術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平時做作業,算壹個數據,每壹步都寫的很認真很有規律;整理筆記時,每個符號都要規範。寫任何不確定的字,都要查字典,甚至規範筆畫。這樣才能養成細心的習慣。
(2)增強責任感
學習中普遍存在這樣的現象,有些問題很容易,絕對不應該錯,但是粗心的人還是會犯錯。反而有些事情難度更大,按理說犯錯的可能性更大,但是粗心的人這時候不犯錯。為什麽會出現這種不正常的現象?心理學家認為,人在心理上更重視疑難問題,在大腦皮層上形成的興奮焦點比較強烈,容易被其他興奮焦點幹擾,所以不容易出錯;另壹方面,心理上對比較容易的問題不太關註,大腦皮層上形成的興奮焦點較弱,容易受到其他興奮焦點的幹擾,因此容易出錯。正因為如此,我們要加強孩子對學習重要性的認識,提高孩子的責任感。這樣做,孩子在學習上就不會粗心大意,從而有助於克服自己的粗心。
(3)考試時適度緊張也很重要。
根據心理學家湯森的研究,智力運行效率與情緒緊張度之間的關系是壹條倒“U”型曲線。當情緒過於緊張或根本不緊張時,智力運作效率最低。中等強度的情緒緊張時,智力運作的效率最高。
因此,在學習活動和考試中保持適度的緊張也是防止粗心大意的有效方法。可見,無論是學習還是考試,讓孩子保持適度緊張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