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位心理學家曾經說過這樣壹句意味深長的話:“壹個人壹生的努力,都是為了整合他從小就已經形成的性格。”這句話的意思是,壹個人成年後的性格特征,大部分可以在他的童年成長經歷中找到。
他童年的經歷為他長大後的心理發展埋下了壹顆種子,決定了他的方向。這可能就像我們中國有句老話說的:“三歲打八十。”
下面我就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和個人成長經歷做壹個簡單的分析。
我的性格特點:敏感,堅強,外向,固執,有時固執,對感情冷漠。
應該說,每個人的綜合性格特征不是簡單三言兩語就能概括的。我個人覺得我性格的形成應該是小時候父母離異影響很大。
在我出生之前,我父母的感情就不好。後來我出生不久,父母就分開了。據親戚說,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父親。當然,肯定還有其他壹些原因,使得兩人的裂痕逐漸加大,然後就壹發不可收拾了。終於,在我5歲的時候,他們走上了離婚的道路。
就這樣,我媽除了我什麽都不要了,離開了我出生的小鎮去了柳州生活。幸運的是,我媽媽是壹個樂觀堅強的人。她從來沒有向我抱怨過生活的命運,非常重視我的教育和培養。我依然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
而且,我們很快又開始了新的生活。雖然難,但母女在壹起最重要。
先說敏感。和很多離異家庭的孩子壹樣,我有壹定程度的自卑。不僅自卑,還敏感。可能不完整家庭的孩子大多比較敏感,容易煩躁。我就是幹這個的。我很看重周圍人對我的看法,擔心自己不夠好,或者得罪了別人什麽的。
如果妳不確定自己是否優秀,妳就永遠不敢突出自己。所以我壹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盡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但另壹方面又擔心自己在別人眼裏不夠好,害怕自己在別人眼裏有很多缺點和不足。
關於競爭。這個有點像上面的。記得小學畢業的時候,班主任意味深長地跟我說,妳們都是媽媽的希望,妳們是否努力決定了她以後的希望能否實現。這句話當時聽起來並不太動情,但後來回想起來才明白班主任的良苦用心。
其實我媽壹直說,我和妳媽沒錢沒關系,文化水平不高。我不能幫助妳學習。只能靠自己了。我們不能總被別人看不起。這樣的話讓我覺得不爭取第壹就對不起自己,對不起媽媽。看來我對不起很多人。
所以壹直在比賽,學習等等。即使我不是最強的,我也習慣了凡事爭最強。
關於外向,這個和我媽有很大關系。媽媽的堅強和樂觀壹直影響著我的成長。媽媽讓我知道,沒有人能靠我得到幸福的生活,這意味著我可以靠自己的雙手和努力。所以,我壹直在學習中充實自己。
我知道我是媽媽未來唯壹的依靠,所以我想繼續優秀,成為大家眼中的優秀孩子。雖然不敢大張旗鼓的展示自己,但是在壹次低調的機會中實現了自己的價值。關於固執和倔強。這也是我的性格特點之壹。只要我相信,死亡不會改變。
比如我覺得這個人不好,我不喜歡,所以這個人會壹輩子出現在我的壞人字典裏。比如我想做壹件事,哪怕在別人眼裏是不可能的,我也會努力去完成,因為我覺得只要我想,我就能做到!
對感情的冷漠。或者是因為目睹了父母的經歷,又或許是自己的壹些經歷,我現在對愛情還是比較淡泊的。總覺得沒有經歷過父母離婚的人,永遠不會明白這種陰影對孩子的影響。不要以為小孩子小的時候什麽都不懂。其實有這樣經歷的孩子容易早熟。
似乎壹瞬間,壹切都清晰了。童年的經歷和家人的冷漠,讓我極其期待壹個美好完整的家庭,期待童話般的美好。
但是,我不得不坦白的說,所謂刻骨銘心的“初戀”又壹次無情的摧毀了我對愛情的希望。現在在我眼裏,這個社會特有的感情基本上已經消失了。唯壹可靠的感情就是直系的親情,只有這樣的親情才是本能的,純粹的,沒有回報的。
這麽多年,從最初的不成熟到後來的適應再到現在的變化,雖然壹直在堅持壹些動詞,但也改變了很多對人生的看法。想想看,生活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現實社會中,總要慢慢做出壹些改變來適應這個社會。
慢慢的,我學會了在大家面前表達自己;慢慢的,我學會了努力爭取和維護自己的權益;慢慢的,學會更圓滑的與人打交道;慢慢的,學會成長,學會成熟。
心理學上有壹種觀點認為,我們成年後的人格缺陷,其實已經在童年埋下了種子。在童年時期,由於我們的心智處於不成熟的狀態,我們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我們父母的教育方式,我們親近長輩的態度,我們成長的環境都很容易影響我們。
壹個人在童年時期的可塑性最強。如果壹個人在健康、快樂、充滿關愛的環境中成長,那麽他更有可能成長為壹個充滿活力、健康、快樂的人。但如果他從小就被忽視,被冷落,被不公平對待。
然後長大後可能脾氣暴躁,性格古怪,很難與人相處。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心理學家把人的壹生比作放飛的風箏。風箏隨風而升,越來越高,但無論飛到哪裏,都會受到上面的線的束縛和操縱。壹個人的童年經歷就是那條線,會制約他壹生發展的軌跡。
幸運的是,雖然我的經歷並不是壹帆風順,但我還是感謝我的母親,感謝身邊所有陪我長大的人。我沒有成長為壹個性格怪癖和自卑的人,但我還是健康成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