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囊螢映雪——比喻家境貧寒,學習刻苦(囊螢:車胤;薛瑩:孫康)
2)老而強——形容年紀大了,更有野心(馬援)
3)東山再起——比喻失去權力後重新獲得地位,或者失敗後重新獲得力量。
4)畫窮匕首——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後關頭,真相或意圖完全顯露(荊軻)
5)拋筆從軍——描寫棄文從軍,士子從軍(班超出使西域,誌存高遠)
6)聞雞起舞——比喻有誌之士抓緊時間鍛煉身體,努力工作(祖宗)
7)數經忘祖——忘記自己的處境或者事情的起源(說說吧)
8)挖墻腳偷光——形容人勤奮好學(匡衡)
9)刮目相看——呂蒙
10)在戰場陣亡後用馬皮包裹屍體;馬援:君子戰死沙場,被馬哥裹著屍體回來是光榮的。他怎麽能躺在病床上讓孩子照顧他呢?
11)被抓——比喻陰謀暴露,將受到懲罰(秦檜)
12)指鹿為馬——比喻歪曲事實,顛倒是非(趙高)
13)紙上談兵——紙上談兵比喻不切實際的空談(趙括)
14)草木皆兵——把草木皆兵視為敵兵,形容極度懷疑和恐慌(福劍)
15)四面楚歌——比喻被敵人包圍,孤立無援,走投無路(項羽)
16)擊中流——指船到中流時擊船舷,表示其收復失地、報效祖國(祖先)的野心。
17)負荊請罪——形容主動認錯、道歉、嚴懲自己(廉頗)
18)望梅止渴——比喻從不切實際的夢想中獲得安慰(曹操)
19)臥薪嘗膽比喻不舒服,拼命勉勵自己(越王勾踐)
20)最後壹戰——比喻壹戰(韓信)
21)殺妻求救——吳起
22)圍魏救趙——借壹物救壹物(孫臏)
23)磨成針——比喻有毅力和恒心,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李白)
24)曹植,八鬥之才
25)邊巍三絕——孔子為了讀《易經》多次扯斷牛皮膠帶的故事,描寫讀書人的辛苦。
26)壹諾千金比喻說話算數,言出必行(季布)
27)由驕轉敬——先驕後敬,形容前後態度不同(蘇秦)
28)旋律高而少——曲調越優雅,跟著唱的人就越少。用來比喻知己難得,也用來比喻說話寫文章不得人心,很少人看得懂(宋玉)
29)言歸正傳——形容書法筆法之強,也形容見解之深刻、論據之準確(王羲之)
30)開卷有益——只要妳開卷有益,它總是有益的。常被用來勤學好學,多讀書會有好處(宋太宗)
31)不學無術——形容不學無術,無能(霍光)
32)屢教不改,屢教不改(孫武)
33)春風得意洋洋——比喻達到目的後得意洋洋的心態(孟郊)
34)嘔心瀝血——形容煞費苦心的思想和努力,常用來表達文學藝術創作的艱辛(李賀)
35)江東元老——項羽
36)約法三章——暫時約定三條法律,比喻用語言或文字規定* * *將遵守的幾個條款(劉邦)
37)退三家——比喻為避免沖突而退讓和回避(重耳)
38)破釜沈舟——砸鍋做飯,鑿沈船,比喻孤註壹擲的壹戰(項羽)
39)化橘為枳——晏嬰
40)洛陽紙貴——比喻作品壹時流行,流傳甚廣(左思)
41)盡力而為——諸葛亮
42)畫龍點睛——張和尚
43)穿著黃色長袍的趙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