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好小學語文教學
眾所周知,小學是學生的起步階段,他們的知識基礎和行為習慣往往會影響學生的壹生。培養學生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和相對獨立合作的思維方式尤為重要。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但同時又容易缺乏做事的恒心,往往虎頭蛇尾。家長壹定要幫助和指導孩子的學習,才能事半功倍。第壹,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的學習習慣是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壹種本能。不同的學習習慣對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語文能力起著不同的作用。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效率,還有助於培養自學能力。因此,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小學生的壹項重要任務。那麽,小學語文學習應該培養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呢?個人認為大概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預習復習的習慣。2.勤於思考和吸收的學習習慣。3.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習慣。4、多動腦,勤動手的習慣。5.大膽發言,敢於質疑和提出疑難問題,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6.獨立完成作業和自我評價的習慣。7.課後閱讀的習慣。第二,小學生語文的學習方法。微觀的具體途徑稱為學習方法,宏觀的整體途徑稱為學習策略。語文學習有具體的方法和整體的策略。在這裏,我先說說我對學習方法的理解。語文學習方法既涉及語文的整體,也涉及語文的局部。有基本的,也有具體的。國內外的教育家、學者、作家都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從整體上探討過語文的基本學習方法。但多讀、多觀察、多練習、多思考,看似老生常談,卻是學好語文的基本功。關於小學生具體學習方法的指導,可以分為單詞學習法、句子學習法、段落學習法、文章學習法、寫作學習法。比如單詞的學習方法有分解、構詞法、造句、查字典、比較同義詞、根據語言環境理解詞義等等。句子學習方法包括:擴充和縮短句子、改變句型、用關聯詞理解簡單復合句、修飾病句等等。段落的學習方法有:找中心句、段落分層、調整段落語序等等。文章的學習方法有:分段法、概括段落意思法、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法、概括文章中心思想法等等。學習寫作文的方法有:審題法、構思法、選材法、組織材料法、修改文章法等等。三、學習策略小學生語文學習策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心理學研究的新領域,也是當前語文教學心理學研究的重要課題。所謂學習策略,主要是指在學習活動中為了達到壹定的學習目標而學習的規則、方法和技巧;是學習活動中思考問題的操作過程;這是認知策略在學生學習中的壹種表現。首先,重視學生的學習策略,就是承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強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積極能動作用。第二,學生的學習策略是學會學習的前提,學會學習涉及學生運用壹系列學習策略;學生的學習策略是造成其學習個體差異的重要原因,因材施教時應考慮到學生學習策略的差異。再次,學習策略是壹系列有目的的活動,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選擇、使用、調整和控制學習方法、途徑、技能和技巧的操作性活動。最後,實施學生學習策略的過程也是實施決策的過程。學生的學習活動主要是壹種理性的認知或認知活動,是壹種思維或信息加工的過程,這也是學習活動區別於壹般人類認知活動的特征。(1)講究策略。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外部手段控制學生的註意力,激發學生采取適當的註意策略,促進學習和記憶。當我讓學生讀課文時,我註意到“帶著問題讀課文”並不是最好的閱讀方法,而“讓學生先讀課文,再思考問題”才是更有價值的學習策略。這是因為小學生的註意力差,多任務處理能力相對較弱。(2)編碼和組織策略。最有效的策略是對人們關註的信息進行編碼和組織,以便長期保存。無論是拼音、識字還是閱讀教學,語文老師總是需要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整理、排隊,找出規律,就是這種策略的應用。例如,在學習“咨詢”這個詞時,我讓學生找出它的相似字“姿勢、資本”,對照比較他們的記憶,學生大大加深了這些詞的區別(3)精細加工策略。我經常教育學生邊聽(或看)邊記筆記,邊看書邊聽課。有時可以在文中畫出自己認為很漂亮或者寫得很好的句子,有時也可以在句子旁邊寫下自己簡單的感受。我覺得這是壹個很重要的學習策略,從小就要註意培養學生的習慣。但要真正讓筆記成為促進學習的技術,並不是壹件簡單的事情。為了培養學生做筆記的好習慣,我建議我們老師註意不要語速太快,適當重復復雜重要的內容,把講課內容的結構、層次、重點寫在黑板上。(4)復述和復習策略。例如,為了記住漢字,學生必須壹遍又壹遍地讀和寫新單詞。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註意教育學生邊讀邊背,讀與試背交替進行。這種方法有助於學生的記憶。另外,對於復雜知識的學習,復習策略包括邊講材料邊讀,邊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