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功能性質的不同,部首可分為兩類:壹類是基於造字原理(文字學)的部首,嚴格遵循六字體系,只有意義相同的字才能屬於同壹個部首。這個部首最早出現在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另壹種是詞檢索原理的偏旁,以相同的部分作為詞檢索的基礎,按分部排列。這個偏旁起源於五經、九經,發展於龍穴手冊、經典教科書等,成熟於辭書,進而流行於世。如“侄子”、“叔伯”,《說文解字》按六書體系屬於男科;而《康熙字典》則是以取字為原則,“甥”入衛生部,“叔伯”入臼部。
現代漢語詞典、字典采用基於字檢索原理的部首劃分法,根據漢字的字形結構,取形似者為壹。比如《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新華字典》都采用這種體例。相對於造字原理的偏旁部首,找字原理的偏旁部首更方便找字。所以二、丁、甘、禹、吳、馮、表、史等等都包含在其中。(根據《現代漢語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