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喜歡稱創始人為“鼻祖”。
要解釋“鼻祖”,首先要從“鼻”字說起。
“鼻子”的原詞是“自我”。當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子”字看起來像人的鼻子時,“子”和“鼻”的發音是相同的。許慎《說文解字》雲:“子,讀之如鼻。”“子”在古漢語中壹般用作第壹人稱代詞,即解釋為自己。既然“子”字成了人稱代詞,那麽寫“鼻”的“鼻”時應該用哪個字呢?於是就創造了另壹個形聲字,並在“子”字下面加了壹個音標“摩”,於是就出現了壹個新字“鼻”。從此,“子”和“鼻”有了不同的分工。"
“自我”的本義是“鼻子”,人們在談論自己時經常指著自己的鼻子。它還可以延伸到介詞“從”和“子”,然後延伸到動詞“是”。《說文》中有句話叫“頭胎現鼻”。第壹個兒子被稱為“鼻子”,這裏的“鼻子”壹詞是“第壹”、“第壹”或“開始”的意思。
因此,最早的祖先和創始人被稱為“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