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的方面來看,潮汕地區的史前原始人和南方的原始人是壹樣的。春秋後期,由於勾踐滅吳、振興越國、稱霸江東,南蠻人開始被統稱為“越”。後來,越族被分為越族、東越族、閔月族、嶽洋族、南越族和洛越族。潮汕應該屬於南越。自秦朝以來,就有大規模的南方移民。由於不斷的漢化,越人的大部分部落逐漸與統壹的中華民族和諧相處。潮汕人的中堅力量是從福建遷入的所謂“福佬”,其中以莆田籍最多,潮汕的另壹支中堅力量是直接從山西、河南遷入的“河佬”。所以潮汕人是福佬和客家人混居,但福佬占大多數。潮汕地方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它非常有特色,非常豐富和多樣。潮汕文化源遠流長,它想繼承中原文化。自唐代以來,著名的學者和大臣紛紛來到潮汕,為當地的文化教育事業和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也使潮汕出現了“姓氏興盛,站鹿宴”的蓬勃景象。當時,人們聚集在壹起,名人輩出,它被稱為“海濱鄒魯”。每壹個潮人,無論是在思想、語言還是行動上,總是表現出當地文化的特點和影響。因此,隨著他們自己的遷移,潮人傳播當地文化是不可避免的和顯而易見的。潮人走出國門,首先帶出去的就是語言和文化。潮汕話是流傳最廣的。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毫無疑問就有潮汕話的存在和傳承。只要有海外潮人存在,他們就與祖籍息息相關,而潮汕話作為潮人的特征之壹就會流傳開來,這壹點毋庸置疑。潮汕文化的深層表現是潮州人的文化心態,即潮州人的思維方式、人體觀念和行為準則。這突出表現在以善經營著稱的潮商精神上。另壹方面,人口湧入的文化心態是許多外國人引起註意的高度凝聚力。海外潮人社團的成立和發展是潮人高凝聚力的集中體現。海外潮人以相同的文化心態為精神內核,以親緣、地緣、業緣、物緣為紐帶創辦的同鄉會、宗親會、行會、行會等社會組織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潮州國際年會每兩年輪流舉行壹次,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唯壹的聯誼年。來自僑居國的潮團領袖齊聚壹堂,其凝聚力可以說是潮人們傳播祖文化的壹面旗幟。看得見、聽得見的文化傳播是潮劇和潮音樂的傳播。大約100年前,潮劇隨著潮人的腳步傳播到東南亞國家。國內潮劇向海外學習,使潮劇的舞臺充滿活力。潮音樂是由海外潮人傳播的,就像潮劇壹樣,而且由於其樂器眾多,因此具有特殊的音調和旋律,演奏起來悠揚悠揚,節奏鮮明,尤其是鑼鼓、皮鼓等打擊樂器更受各方喜愛。潮州茶和工夫茶富有特色,在潮人到達的地方也很受歡迎,尤其是在南陽地區,跟隨潮人走出國門。壹杯工夫茶成就了許多海外遊子的故鄉夢,也成就了許多潮汕人的故鄉情懷。壹杯濃濃的工夫茶裏,醞釀了多少美麗動人的故事。雖然它不是酒,但它比酒更好,許多人都陶醉其中。詩人李曙光曾大聲唱到:“這是壹首古老的歌謠,淳樸的鄉親托起妳/托起妳對生活的真誠和熱愛/托起妳海外的兒子/托起妳對家鄉揮之不去的依戀/喝上壹杯功夫茶。”壹杯功夫茶體現了潮汕人謙遜禮讓的美德。壹杯功夫茶也能體現潮汕人的熱愛。每次進門,主人都會馬上沏上功夫茶,壹杯香濃的功夫茶和壹些溫暖的話語,驅走妳的疲憊,帶給妳溫暖。宋代詩人杜小山說:“寒夜客來茶當酒。”鄭板橋還說:“我喜歡涼爽的晚間招待會和壹壺泡菠蘿的新茶。”可謂茶香四溢,香遍天下,人情溫潤。喝壹杯潮汕功夫茶,享受許多溫暖的人情,令人回味無窮。此外,潮人開辦的學校、報紙、書店、劇院、音樂、體育等藝術團體引起了更廣泛的文化推廣和交流,但它們對東道國文化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出於強烈的本土觀念,許多海外潮人有意識地保持家鄉的飲食習慣,並要求孩子在家裏說潮州話。所有宗親都會修建神龕供奉祖先的英靈,有些家族還會供奉神、佛、菩薩等,這也是壹種個人文化交流。潮汕文化對潮人國家,特別是東南亞國家的影響,也可以從人們的詞匯、飲食、風俗、建築設計和藝術愛好中看出。潮汕傳統建築的類型和分布反映了潮汕人的風俗習慣、社會形態和文化素質,具有以下重要特點:壹是強化禮制。明清時期,封建禮制已經滲透到潮汕地區社會的方方面面,而在建築上首先表現為城鄉宗族宗祠的肆意修建。大量南方移民湧入後,他們為了定居和創業而生活。宗祠成為聯系民眾宗教活動的場所和衡量宗教力量的窗口。因此,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不得不花費巨額資金建造宗祠。另壹種祠堂是名聖賢祠,既祭拜家族的聖賢,也祭拜入潮的名聖賢,通過祭拜封建禮教的碘仿人物來弘揚美德、教育後代。在城市和農村建造的大量牌樓表明統治者灌輸的封建禮儀滲透到人民的各個部分,特別是在潮州市這壹地區封建統治的中心。牌坊數量之多、分布之密集,在國內實屬罕見。牌坊的有序排列,構築了壹條宣傳封建禮教的長廊。在所有的牌樓中,貞節廣場是最大的壹個。潮州女性的傳統觀念似乎特別強烈。在外人看來,潮州女子特別賢惠、細致、重視貞潔。原因是人太多地太少,男人外出經商或在非常有限的耕地上耕種以維持生計,而女人的活動僅限於家庭的小世界。為了維護宗族統治秩序,封建對女性的禁錮也十分嚴格。第二,註意風水。風水之學起源於中原,宋代以後進入嶺南並十分活躍。建築講究風水是迷信的說法,但不能否認其有適應自然環境、註重養生之學、與環境相協調的合理因素。由於嶺南氣候潮濕,人們容易生病,古越巫術盛行,商品經濟活躍,機遇多風險大,加上各種客觀因素,風水研究盛行,潮地也不例外。第三,文化積澱。在宗教文化上,潮汕地區大大小小的寺廟刻畫了佛教在潮汕地區的長期傳播。在人們的感情和習俗方面,如上所述,註重風水和重視祠堂都是潮社會和民間意識的反映。在文藝方面,建築上精美典雅的木雕、石雕、瓷嵌、泥塑等都是民間藝術創作的精品。上述潮汕建築的特色是指傳統特色。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文化交流的加速和擴大,建築的個性正在逐漸消失或改變。潮汕人在壹個重要方面與許多其他地方的人不同:他們完全放棄幻想的現實精神,完全依靠自己,而不是依靠天空或地面。如果妳想找工作,就去找市場,而不是市長。計劃經濟時代特有的“有所等待”的觀念與他們關系不大。在這樣壹個沒有多少工業和土地的地方(據說潮汕地區的人均土地長期以來只有3分,但現在恐怕更少了),在我看來,能夠支撐這麽多人度過如此漫長而嚴峻的時期已經是壹個奇跡了(潮汕地區是中國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壹,朝陽市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縣,壹個200多萬人的縣級小城市)。潮汕人頑強的生存能力所展示的是他們的靈活性和獲得機會的能力。他們發現機會、抓住機會和創造機會的能力就像是與生俱來的。幾乎在每壹個潮汕人身上,都有壹種強烈的生命意識。在開放方面,汕頭可以列為中國最早的地方之壹。早在1861年,汕頭就在西方列強的壓力下成為中國最早的四個對外貿易港口之壹。最流行的引語是恩格斯曾在壹篇文章中將汕頭列為“遠東為數不多的商業城市之壹”。從此,汕頭的大門向世界敞開,只是在海峽兩岸局勢發生巨大變化後,情況才發生了變化。當中國的國家政策再次發生巨變時,汕頭是最幸運的對外開放城市,也是中國最早的特區之壹。在開放政策方面,汕頭走在了前面。可以說,作為壹個城市,像汕頭這樣在城市建立之前就開放港口,然後沐浴在開放的陽光中,在全國範圍內是罕見的。然而,在壹直是最開放城市的中國,卻出現了壹種令人難以置信的不相稱的現象:極度封閉。這裏有壹個歷史背景。汕頭位於潮汕平原上,三面環山,壹面環海,阻斷了汕頭與內地的聯系。長期以來,這裏的交通極為不便。20世紀90年代以前,只有壹條公路與省會城市聯系,開車到廣州需要10多個小時。陸地封鎖了,但海洋暢通無阻。怒海謀生是汕頭人的壹種正常生活方式,所以海禁開放後去南洋是汕頭人的壹種正常生活方式。此外,壹些人販子還掠奪了大量潮汕人,並將其作為苦力販賣到東南亞,使潮汕人在世界各地遍地開花,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壹個不完全的說法是,海外的潮汕人和國內的潮汕人數量差不多。據說潮汕話是泰國首都曼谷非常流行的語言,這表明曼谷有很多潮汕人。在汕頭,幾乎每家每戶都有壹兩個海外親戚。特殊的地理環境使得潮汕地區長期以來與廣大內陸地區基本處於半隔絕狀態。雖然
由於交通不便,與同省其他地區的交流往往非常罕見。由於長期與世隔絕,盡管這裏既沒有少數民族,也沒有不同的種族,但他們都是漢族人,使用漢語,潮汕地區在語言、習俗甚至思維方式上都與漢族的其他地區有很大不同,這幾乎構成了壹個獨特的民族。壹些語言學和民俗學專家在研究了潮汕的人文之後,曾驚呼這是唐宋時期中原地區中國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方。這裏的潮汕方言還保留著唐宋時期中原的古音,壹些現代漢語中已不復存在的古漢語在潮汕方言中仍很常見。潮汕獨特的音樂、戲劇和風俗都體現出深厚的古代魅力。據考證,潮汕人的祖先最早來自河南、山西等地,途經江蘇、浙江、福建,定居在現在的所在地。地理造成了潮汕的封閉,使潮汕獨具特色,最終使潮汕人作為壹個獨立的族群在中國乃至世界嶄露頭角。他們有強烈的自我認同感。據說兩個潮汕人可以通過嗅覺分辨彼此。良好的自然條件和遠離戰爭的環境使潮汕人民長期過著相對舒適的生活。這從潮汕地區的人口再生產遠高於其他地區就可以看出。潮汕人勤勞的天性也造就了壹大批海外商界知名人物。這些都為潮汕人堅持自己的獨特性奠定了堅實的心理基礎。潮汕人的優越感和自豪感只有在我走過長江時才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