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漢字的歷史,根據現有的古代文獻記載和確認的考古發現,它至少有四五千年的歷史,而漢字起源的歷史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開端史,所以我們通常說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考古和文獻記載表明,漢字起源於仰韶文化時期,約在公元前4000年和公元前2000年進入文字積累階段,並在商代早期形成了可觀的文字體系【1】?。
簡體字
漢字起源於中華民族的漢族,是使用最廣泛、流傳最廣的文字。在漢字幾千年的演變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差異。新中國成立於5世紀。
20世紀90年代,組織專門機構規範漢字的形、音、義,俗稱“簡體字”(50年代以前的漢字俗稱“繁體字”),並與《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等工具書壹起推廣,簡體字與繁體字(異體字)並列。目前,中國大陸使用簡體字,港澳臺地區仍使用繁體字。漢字是非拼音文字,在書寫上與拼音文字有明顯區別。即使在中國的周邊國家,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漢字”為例:簡體字:繁體字:漢語拼音:hàn zì日語:漢字()吳語:漢字(hoe zy)韓語:(han ja。吳忠渠?c英語:中文字符德語:中文Schrift俄語:китарскии法語:中文阿拉伯語:?波蘭語:基希訥烏丹麥語:因西斯克語菲律賓語:因茨克語葡萄牙語:欽斯希臘語:κν?意大利語:中文印尼語:Cina匈牙利語:基納伊裏奧斯吉吉語芬蘭語:基納萊寧·梅爾基
特性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壹,是記錄漢語的文字符號。在形式上,它逐漸從壹個圖形變成了由筆畫組成的方形符號,因此漢字壹般也被稱為“方塊字”。它已經從象形文字(表意文字)演變為兼具語音和語義意義的語標,但整體系統仍然是表意文字。因此,漢字具有集象、音、義於壹體的特點。這壹特點在世界寫作中是獨壹無二的,因此具有獨特的魅力。漢字是中國幾千年文化的瑰寶,也是我們壹生的良師益友,是每個人的精神家園。漢字常常能引起我們奇妙而大膽的聯想,給人以美的享受。王羲之書法
1,非拼音文字在當今世界使用的文字中,漢字和水書屬於非拼音文字。在人類歷史上,比漢字更早的文字包括兩河流域的釘頭文字和埃及的聖書文字,但它們早已滅絕,因此漢字是目前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使用的文字分為兩類,即非拼音文字(漢字)和水書及拼音文字(其他文字)。有人說漢字是中國的五大發明和壹大奇跡。在現代漢字中,只有漢字是由我們的祖先直接創造的,梵文字母的傳說是由梵天神創造並賜予人類的,而其他文字則是從其他民族借來的。梵語字母用於拼寫古代梵語和許多現代印度語言和尼泊爾語。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和阿拉伯字母被稱為世界三大字母系統。英語、法語、意大利語等。使用拉丁字母,這表明它們是從拉丁字母借用的;俄語、保加利亞語、塞爾維亞語等。使用基裏爾字母(或斯拉夫字母),這是由希臘字母轉化而來的;拉丁字母也是由希臘字母轉化而來的。阿拉姆字母的鼻祖——阿拉馬字母和希臘字母的鼻祖——迦南字母並不是由他們的祖先直接創造的,而是由閃米特人的文字轉化而來。根據中國大陸語言學家周有光的研究,人類最早的字母是小型閃米特字母。不過這種信並不是他們直接創作的,而是借鑒了蘇梅的甲書並加以改造。釘頭的刻字最初是象形書的形狀,但後來由於書寫工具的限制——壹根小木棍和壹塊泥板,它演變成了釘頭的形狀。釘頭文字是蘇美爾人創造的,聖書文字是埃及人創造的,漢字是中國創造的,中國少數民族創造的水文字,這些都不是拼音文字。現在四部中只剩下漢字和水書,另外兩部已經消亡了。漢語的另壹個特點是它的超方言和超語言特征。語言學家將中國的方言分為八大方言區。有人說如果沒有漢字,中國早就分裂成幾十個國家了。歐洲的意大利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和羅馬尼亞語的差異比中國方言的差異要小得多,但他們從來不願意承認自己的語言是“浪漫”的不同方言,因為他們都是獨立的國家。漢字也可以超越國界。歷史上,越南、韓國和日本都用漢字記錄語言。日本人仍然混合使用漢字和假名。日本人使用漢字,另壹項重大發明是書寫漢字和閱讀日語單詞。只要其他國家願意,他們也可以這樣做。如果真的做到了這壹點,漢字將成為壹種通用的國際語言符號,就像數學符號壹樣,只表達意義,不表達聲音。2.優點漢字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文字。據統計,使用漢字和漢語的人數已經超過654.38+0.5億。漢字是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現在能看到和閱讀的最早的漢字是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這是壹個相當成熟和系統的漢字。漢字
世界上沒有壹種文字像漢字壹樣歷經滄桑而保持年輕。5000年前古埃及的神聖文字是人類最早的文字之壹。但它後來消亡了,有記載的古埃及文化被深深埋藏。蘇美爾楔形文字也有5000年的歷史。但在公元330年後,它也消亡了。歷史上沒落的著名人物有瑪雅、博羅米爾等。漢字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影響力越來越大。1.漢字是最美麗的文字之壹。漢字壹字壹音,每個音分為四聲。因此,它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因為它響亮而清晰的閱讀,委婉而優美的節奏。用這種語言寫的詩有壹種尖銳悠揚的美感,尤其是詩歌,講究平仄對仗。因此,詩歌可以特別整潔,有節奏和朗朗上口。由於漢字發音響亮,沒有輕輔音,漢字在“人機對話”中具有明顯的優勢。有人預測21世紀將是“漢字世紀”。漢字也是最美的文字之壹。有多美?它已經成為壹門藝術——書法藝術。漢字的書法藝術是其他任何文字都無法比擬的。以下古代書法作品已成為無價之寶。3.漢字很容易識別。人眼的視野始終是壹個面,而不是壹條線,因此線性排列很難識別;形成壹個正方形壹目了然。拼音文字=線性文字;漢字=方框字符。漢字比拼音文字的閱讀效率更高。4.漢字很容易理解和相關。請比較以下中英文單詞:漢字英文單詞ox牛牛牛牛小牛牛奶牛奶這六個英文單詞,雖然它們的含義都與奶牛有關,但在寫和讀時卻“無關緊要”。要認識它們,我們必須壹個壹個地學習它們,壹個壹個地記住它們,這是沒有規律的。至於漢字,只要妳認識“牛”字,妳就會知道所有帶“牛”的字都與牛有關。因為漢字的構詞能力很強,如果妳認識壹定數量的漢字,妳就會認識無數的字。即使產生了新詞,它們也是基於舊詞的,它們的含義很容易理解。缺點是在數學物理和其他科學學科中,表達方式非常薄弱和復雜,例如運算,只能借助阿拉伯數字和符號。在機械建築制圖中只能使用符號。70多年前,魯迅先生說:帶方塊的漢字是“中國勞動群眾身上的壹個根瘤”,是“蒙昧政策的利器”(引館隨筆/新文字問答)。因此,“中國等於沒有文字,只有當拉丁化的提議出現時,才抓住了解決問題的關鍵”、“如果妳不想讓所有人都犧牲舊文字,妳就必須犧牲舊文字”。(切街亭隨筆/中國語言的新生活)。中國近代史上的弱點導致人們對自己的傳統文化缺乏信心。連魯迅和胡適之也不能免俗。5.漢字的特點,直觀性和表現力漢字是象形文字。它的顯著特點是形義關系密切,直觀性和表意性明顯。漢字的表意性使其成為世界上唯壹可以跨越時空的文字。只有中國的孩子還能讀到2500年前的《詩經》,背誦“關關的白鴿,在河之洲,壹位窈窕淑女,壹位良君”;只有中國的教科書才能把唐詩宋詞作為孩子必讀的啟蒙材料。而三四百年前的英語,除了專家,其他人很難聽懂。可見,漢字更有利於讀者形成形意直接聯系。漢字的表意性使其成為世界上單位字符信息量最大的文字,因此易於識別和便於聯想,這也為加快閱讀速度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現代快速閱讀法最早產生和發展於歐美國家。他們的文字有壹個相同的特點——都是表音拼音文字,單個字母沒有意義。只有幾個字母組合成壹個單詞。這樣,在閱讀時,它符合認知心理學的組塊原理,因此有利於快速閱讀。但是我們的文字是表意文字,與拼音文字完全不同。那麽,由漢語和漢字組成的閱讀材料可以快速閱讀嗎?答案當然是非常肯定的:中文和漢字不僅適合快速閱讀,而且更適合快速閱讀。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第壹,漢字的表意性便於形意的相互理解,這為快速閱讀提供了天然優勢;其次,漢字作為語素,構詞能力強,常用詞集中,為快速閱讀提供了便利;再次,漢字作為拼讀文字,同音字差異明顯,這也是快速閱讀的有利條件;四是漢字的書寫形式便於整體認知和快速閱讀;第五,漢字作為復合腦文字,充分發揮了大腦兩個半球的功能;最後,漢語語法的意合性使其簡潔、易於掌握、易於快速閱讀和直觀。漢字不同於世界上其他語言,這是漢語語法本身的特殊性,即意合。無論是短語組合成句子還是單句組合成復合句,首先考慮的往往是語義的組合而不是語法形式的使用。只要幾個負載重要信息的關鍵詞在意義上大致匹配,就可以簡潔地達到交際目的,這些詞可以組合在壹起,這就是所謂的“意合”。漢語語法的這壹特點使它在結構上獨樹壹幟,靈活多變,具有許多含義和思想重點。它的意合性、靈活性和簡潔性是其他語言無法比擬的。漢語語法的上述特點有助於我們在閱讀中以心照不宣的手段進行感知和理解,這對加快閱讀速度有很大的方便。漢字的上述六個特點無疑使其在閱讀心理上比拼音具有相當大的優勢,使漢字的書面語言在感知和理解的各個方面都具有更高的速度和效率,並實現閱讀速度、理解速度和記憶速度的協調發展,快速閱讀。所以根據優劣,我認為漢字中會有分支1。以古漢語為基礎,適當簡化壹些字的寫法,恢復壹些簡化的不好的傳統寫法(如漢語、愛和東)。未來出現的所有文字都將是形聲字。用於表達,尤其在文學領域。這是主題。2.分支是吸收數字和字母的符號,以利於理科科目的發展,使運算表達簡潔明了,避免漢字在這方面的表達不足。當然,這些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漢字,但它們作為輔助是非常必要的。3.中文信息處理的局限性由於打字機鍵盤本身不考慮漢字輸入的問題,輸入漢字往往比輸入拼音文字更困難。漢字沒有被中文打字機普及,而是直接進入了計算機中文信息處理階段。在計算機發明的早期,它引起了漢字能否適應計算機時代的問題,支持漢字拉丁化的學者甚至以此為理由。隨著各種中文輸入法的出現,漢字的計算機輸入、存儲和輸出技術已基本解決,大大提高了中文寫作、出版和信息檢索的效率。目前,中文輸入法有數千種,主要包括拼音輸入法和表格輸入法,有些輸入法兩種都有。漢字語音輸入、手寫識別和光學字符識別(OCR)技術也得到了廣泛應用。例如,數千字的GB 2312(中國大陸)、Big5和CNS 11643(臺灣省)、HKSCS(香港)和JIS(日本),以及超過20,000字的GBK(中國大陸)、國際標準Unicode和ISO 10646。在這個過程中,由於技術和其他因素,所包含的單詞數量和所包含的字體可能會在不同程度上進行調整。為了解決郵政、戶籍等領域使用漢字的迫切需要,中國政府於2000年實施了新的漢字編碼國家標準《漢字編碼字符集-基本集擴展》GB 18030-2000,共27484個漢字。所有在中國大陸銷售的計算機產品都必須使用這壹新的官方標準。用於信息交換的漢字編碼系統,在各種漢字使用領域制定了壹系列漢字集標準。中國大陸采用國家標準代碼(“GB”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的縮寫)。GB2312包含6763個漢字,GBK包含20912個漢字,最新的GB18030包含27533個漢字。BIG5。包括13053個漢字。臺灣省和香港使用的單字節或雙字節代碼。中國政府不太接受統壹碼。中國政府要求在中國大陸銷售的軟件必須支持GB18030編碼。在國際交流和軟件設計領域,CJK編碼收集中文、日文和韓文漢字。4.傳播1。漢字對日本文字的影響雖然日本民族有著古老的文化,但它自己的文字創造得相當晚。長期以來,它的人民用漢字作為傳播思想和表達情感的載體,稱之為“實名”。五世紀初,日本出現了壹種借用漢字的拼音字母“假名”。八世紀時,用漢字標註日語發音的做法相對固定,其標誌是《葉晚集》的編纂,因此被稱為“葉晚筆名”。它是純日語語音書寫的基礎。外國朋友紋身
吉備真備和空海大師完成了日本漢字的最終創造。兩人都長期生活在中國唐代,對漢字都有很深的研究。前者根據標準表音漢字的偏旁部首創造日語“片假名”,後者利用漢字創造日語“平假名”。盡管自十世紀以來假名在日本壹直很流行,但漢字的使用壹直沒有被廢除。時至今日,已經在世界上占據重要地位的日本文字仍然保留著1000多個簡體字。2.漢字對韓國文字的影響。朝鮮文字被稱為諺語。它的創造和應用是古代朝鮮文化的重要成就。事實上,中世紀的韓國和日本壹樣,沒有自己的文字,而是使用漢字。新羅統壹後,情況有所改變。當時,薛聰曾經創造了“官讀”,即用漢字代表韓語助詞和動詞來輔助閱讀中文書籍。最後因為語言不同,無法普及。李朝初年,世宗在宮中設立俗語局,令鄭林之、程三文等人制定俗語。根據中國的音韻學,他們研究了朝鮮語音,創造了11個元音和17個輔音,並於公元1443年出版和使用了《訓民尹正》。自那以後,朝鮮有了自己的文字。3.漢字對越南文字的影響10世紀以前,越南曾是中國的壹個縣。秦、漢、隋和唐都是由這裏的官員統治的,因此它們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越南獨立後,漢字壹直被用作上層人士交流、學校教育和文學作品的工具。直到13世紀,越南才有了自己的文字“南”。紫南語是以漢字為基礎的新詞,以形聲字、借字、識字等方式表達越南語發音。十五世紀時,“南”字遍布全國,完全取代了漢字。
字數
漢字數量不準確,大概在10萬個左右(北京國安咨詢設備公司漢字庫有91251),每天使用的漢字只有幾千個。據統計,1,000個常用詞可以覆蓋約92%的書面材料,2000個詞可以覆蓋98%以上,3000個詞已經達到99%。簡化統計和傳統統計幾乎沒有區別。歷史上有8萬多個漢字(也有6萬多個說法),其中大部分是異體字和生僻字。絕大多數異體字和生僻字已經自然消亡或被規範化,除古漢語外,壹般只是偶爾出現在人名和地名中。此外,在第壹批簡體字之後,仍有壹批“二簡字”,它們已被廢除,但仍有少數數字在社會上流行。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首次統計了漢字的數量,* * *包括9353個漢字。後來,南朝顧撰寫的玉片被記載為16917字,在此基礎上修訂的《大廣益會》玉片據說有22726字。之後,由宋代官方編輯的《類篇》收字31319。另壹部由宋代官方編輯的《紀昀》收字53525字,壹度是收字最多的書。此外,有些字典的字數更多,如清代的《康熙字典》有47035個字。日本的《大漢和詞典》有48,902個單詞,還有65,438+0062個附錄。臺灣省的《漢語大詞典》有49905個字;《漢語詞典》有54678個單詞。20世紀,《漢字之海》發表的字數最多,有8.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