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圖書出版社是哪家?
中國最早的圖書出版社是商務印書館。商務印書館成立於1897年,是中國最古老的現代出版機構,與北京大學並稱為現代中國文化的雙子星。商務印書館是中國第壹家現代出版機構,創造了中國出版史乃至文化史上的多個第壹。選編如下:*出版第壹部語法學術專著——《馬史文通》(1898);*出版第壹本中英文對照的英文教科書《華英初記》(1898);*出版中國大陸第壹部英漢詞典——《華英商業圖書館詞典》(1899);*第壹個在紙上印刷書籍的人(1900);*第壹部系統介紹西方學術的著作(1902);*第壹個使用版權印章(1903);*第壹家引入外資的文化企業(1903);*第壹家聘請外國專家和技術人員的民營企業(1903);*第壹個系統編纂出版現代中小學教材的最新教材等(1904);*最早創辦《東方雜誌》等壹系列現代雜誌(1904);*第壹本在科隆印刷(1907);*出版第壹部由中國學者自己編纂的雙語詞典《英漢詞典》(1908);*第壹個用電鍍銅板印刷(1912);*第壹個使用自動鑄字機的人(1913);*第壹張使用膠印彩色印刷(1915);*出版中國第壹部大型現代漢語詞典《辭源》(1915);*出版中國第壹部專業詞典《植物學詞典》(1917);*成立了中國第壹家中資電影機構——電影與戲劇部(1918);*制造中國第壹臺中文打字機(1919);*制作中國第壹部動畫廣告——舒振東的中文打字機(1919)。商務印書館(CP)於1897+01年2月在上海成立,至今已走過了近113年的歷史。它的成立標誌著中國現代出版業的開端。100年來,商務印書館從壹個小小的印刷作坊逐漸發展成為中國近現代領先的出版和文化機構。歷經滄桑,默默耕耘,人才輩出,名家輩出,迄今已出版各類書刊近5萬種,為啟迪民智、促進教育、普及知識、傳播文化、輔助學術作出了重要貢獻,受到了幾代國家領導人的關註。正如陳雲同誌所說:“這是壹個很重要的問題。以張元濟和夏瑞芳為首的老壹輩出版商為商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早在業務成立之初,就成立了股份公司,此後又聘請了高、王等壹大批優秀人才開展以出版為中心的多元化經營,實力迅速壯大。他們編寫了大、中、小學教材,編寫了《辭源》等大型工具書,譯介了《天演論》《國富論》等西方學術名著,出版了魯迅、巴金、冰心、老舍等著作。整理四大叢書等重要古籍,編輯《世界圖書館》《大學叢書》等大型叢書,出版《東方雜誌》《小說月報》《自然》等十余種雜誌,創辦東方圖書館、上工小學,制造教育設備,甚至拍攝電影。鼎盛時期,商務有5000多名員工,國內外36家分支機構,各類辦事處超過1 000個,出版物占全國的60%以上,創造了中國現代出版業的多個第壹,成為當時亞洲最大的出版機構,將商務印書館鑄造為國內外最著名的民族出版業品牌,成為與北京大學相媲美的文化中心。這座文化之鄉湧現出了陳雲、、茅盾、陳叔同、周、、王、鄭振鐸、葉聖陶、蔣夢麟、竺可楨、黃、袁漢卿、陳翰博、陳垣等壹大批傑出人物...這些光輝的名字寫在商業史上。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侵略者侵華,國難深重,商業遭受重創,兩度被毀,難以維持。然而,在各種困難的情況下,商業堅持“為國難而犧牲,為文化而戰鬥”的精神,仍然舉起文化抗戰和民族復興的旗幟,與各界人士壹起出版書籍,不懈奮鬥。